張健
【摘要】中職烹飪專業相對于其他專業來說是理論大于實際的,將技能大賽加入到日常教學中可以有效的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本文通過一個學期學生在校期間每天一小時連續不間斷的訓練,組織有效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不間斷的訓練;組織教學
本人在校擔任烹飪專業--食品雕刻技能大賽的集訓也有一些年頭,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發現,參加大賽的學生比同班的同學在技能方面要高出一大截,可以說鶴立雞群,我想能否將集訓的方法運用在日常的教學進行一些嘗試。
例如:我同時擔任了18級兩個班的食品雕刻課程,1班24人,2班23人,1班采用新的模式教學與2班進行比較。
由于參加技能大賽的學生都是從不同班級里挑選的最好的學生,自我學習能力較強,在加上長時間不間斷強化訓練,才取得現在的成績。對于普通的學生應如何才能讓取得較好的成績,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剛開始學習的熱情都很高,但是學習一段時間,學生普遍學習興趣下降,仔細觀察學生發現學生學習興趣下降的原因是不會而且欠賬太多。
學校每班每周1次只有四節的食品雕刻課,學生剛找到一點感覺就下課,等到下一周又得從頭開始,學習效果不是很好。
我要求1班班里的學生每天放學后到烹飪雕刻實訓間補一小時的課,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寧缺毋濫,小步走的方法,即一個品種學不會做不好就不教第二個品種,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1)上課前翻看當天要學內容的小視頻,每堂課都要隨機抽查。制作的要領、注意的事項。(2)動手前要將作品制作過程在腦子里過一下(要隨機抽查口述過程)。(3)每天交一份學習總結。(4)注重作品制作細節的處理。兩周后1班的學生普遍比2班的學生,上手的速度快,運刀手法流暢成品的效果好,但一個月后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是好的好差的差,參差不齊,為了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將學生好壞搭配分成六組每組四人進行比賽,一段時間以后學生里出現有得學生小組不想要,認為他老拖小組的后腿,我采用了一對一結對的方法,規定差的同學沒有進步就扣他的分,進步了就加他的分,并對好的學生提出要求,(1)不準對差的學生不耐煩。(2)不準對差的學生使用不當的侮辱性語言。(3)發現亮點學習中多用鼓勵的話,并且要私下里要成為好朋友。(4)每天課后十分鐘相互交流總結,我用課余時間與差生交流了解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結對子差生有一點進步全班表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顯著提高。但是與參加大賽的學生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參加大賽的學生老師都是一對一的專門輔導,全班24人想一對一的輔導顯然不可能,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我采用了從每個小組中選每組最好的一人我先教會他們,他們在教本組的同學,學習效率有所提高,但是班里還是有跟不上進度的學生,我采取差的學生在留三十分鐘由我在來加訓。在日常的訓練中多關注差生,點滴的進步都給予充分的肯定。
通過這一學期的實踐我認為技能的訓練,必須連續不斷,同時也感受到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通過一個學期的比較1班的平均成績78.4分,2班的平均成績52.1分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