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內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應用型人才需求量也明顯提升,中職學校作為應用型人才、技術型人才培養的專業院校,因此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與廣泛關注。電子電工專業則是中職學校的核心專業,與多元實踐教學模式有著極高的契合程度。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在中職學校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環節引入多元實踐教學模式的實踐策略,供廣大教育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中職教育;實踐教學;電子電工專業
引言:傳統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滿足中職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這一目標,尤其在電子電工一類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教學環節,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更是展露無遺。而多元實踐教學模式與中職學校電子電工專業有著密切的關聯,可以顯著提升教學任務與教學項目針對性,與電子電工基礎教育內容建立聯系,培養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優勢,為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效率提供保障,助力中職學校電子電工專業學生早日成為行業發展、社會發展所需的創造性人才。
一、多元實踐教學模式概述
眾所周知,電子電工專業是中職學校電類專業的基礎類課程之一,與日常生活有著極高的契合程度,是中職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模式創新環節,可以引入多元化實踐訓練項目,以某個實際項目為教育主線,將市場所需的焊接技能、組裝技能、故障排查、技能繪圖、分析技能融入到理論教學環節,并且結合具體項目來對學生展開針對性引導[1]。使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展開技能學習與理論知識學習,并且將自身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有機融合,完成理論知識內化與知識遷移,做到學以致用。多元化實踐教學模式注重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實踐項目與教學案例的作用與優勢,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與學習動力、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課前學習環節、課中學習環節、課后學習環節都可以發揮主體優勢,從而保證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2]。
二、在中職學校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環節引入多元實踐教學模式的實踐策略
(一)設置多元化實踐教育內容
為保證多元實踐教學模式,可以在中職學校電子電工專業教學環節發揮作用,教育人員需要結合學生發展需求來展開內容創新與內容整合。而教學材料是學生獲取知識與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依據,教學材料當中的實際案例與文字內容配合中職教師的精準講解,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程度。使理論知識可以作為實踐活動開展的主要依據,但傳統電子電工專業教學內容過于單一、更新速度較慢,難以滿足學生發展需求,更加無法與市場發展相吻合。因此教育人員應當結合電子電工行業發展來展開教學內容創新,引進合作企業的先進理念以及先進技術,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科學素養與實踐能力都可以得到穩固提升。
(二)設置多元化實踐教學方式
傳統中職學校電子電工專業實踐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除了電工基礎實踐與金工實習活動等基礎性實踐活動,中職學校實踐教學方式缺少必要的創新,因此廣大中職學校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及時更新實踐教學設施與實踐教學場地,使學生可以通過實踐學習,掌握最新型的電子電工技術。在實踐學習環節,教育人員應當增設自主探索實驗,使學生結合現有器材來展開自主探索,并且結合學生的驗證結果展開分析,對學生展開針對性指導,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與探索能力。除此之外,為保證實踐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中職學校還應當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力度,為學生預留充足的實踐學習空間,使電子電工企業可以參與到技能型人才培養環節,由中職學校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力資源,而企業則為中職學校提供實踐教學所需的教學設施與教學資源、為中職學生提供寶貴的實習機會,在為電子電工企業帶來廣闊發展空間的同時,也為中職學校學生贏得廣闊的職業發展前景,使學生可以將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應用于實踐崗位當中,做到學以致用[3]。
(三)設置多元化實踐教學場地
首先,在中職學校電工電子專業課程教學環節可以引入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師在理論教學環節引入實踐教學內容,將完整的教學案例引入到教學環節,使學生同時掌握實踐操作方法與理論知識,提升中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理論知識儲備。其次,中職學校應當創設專業化教學場地,配備開放式教學實訓室,引用EDA等專業教學軟件來展開電路還原,使學生在特定的場地下展開模擬訓練。在模擬訓練場地建設環節,應當為學生預留充足的實踐操作機會。最后,中職學校應當突出中職教育特色,借助虛擬儀器對電子電路展開科學測試與有效分析,構建虛擬化實踐教學平臺,通過計算機系統來展開互聯網教學,實現數據共享與儀器設施共享。除此之外,中職學校還應當組織電子電工專業學生到相關企業展開實踐學習,與本地電子電工企業通力合作,帶領中職學校學生到企業當中開展參觀學習,并且在學生通過考核后,組織學生進入相關企業展開實習,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電子電工專業技能,并且明晰自身的未來就業前景,提升學生對電子電工行業發展情況理解程度。
結語:
總而言之,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學與多元實踐教學模式高度契合,二者之間具有諸多互通之處。中職電子電工教育人員可以通過設置多元化實踐教育內容、設置多元化實踐教學方式等開展教學模式創新,在為電子電工專業教學效率提供保障的同時,也為中職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核心素養發展奠定堅實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輝,邵鷺.產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汽車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汽車電工電子基礎”課程為例[J].福建輕紡,2021,13(5):149-153.
[2]顧碩鑫,張婷,黃小燕,等.基于SPOC+MOOC的線上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以《電工與電子技術》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21,18(9):220-222.
[3]何建華,林少玲.新工科背景下的"二元制"課程教學模式探索——以《電工電子及測量技術》課程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21):153-154,159.
作者簡介:徐亞宏,女,漢族,籍貫:漢生于:1983-09,職稱:講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電子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