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平
【摘要】隨著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在整體的教育體系當中職業教育所占據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中職院校主要是以培養專業型、實踐型的人才為主要的發展方向,在開展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積極開展學生的實踐教育。隨著學生素質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應該加快對于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繼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這些是能夠培養技術型、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前提。因此,在開展職業教育的過程當中,應該以學生的職業就業為導向,針對教育模式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創新,促使學生能夠針對自己的工作崗位更加的熟悉了解行業行情,進而能夠為日后更好的參與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礎。
【關鍵詞】中職院校;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踐探索
一、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驗機會
學生去到企業當中參與實踐學習,對于學生本身來講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是當前中職院校開展實踐教學的形式之一,能夠更好的促使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深刻接觸企業的實際環境,在企業中針對實際的工作流程進行了解,針對可能遇到的一些難點、問題以及常見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同時,職院校還應該加強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多為學生提供一些能夠參與實踐的場所和機會,構建一種長期的、穩定的合作關系。另外,在開展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還應該加強對于企業需求和市場需求等方面的了解,并且以社會對于人才需求的重要要求作為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導向,針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的優化和創新,進而能夠有效促使中職院校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良好的提升與發展。
二、開展多元化培訓模式,促進學生能力提升
在產教融合背景下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過程當中,可以運用多元化的培訓模式,在相應的教學當中,職業院校應該緊密融合學生實際的情況,針對不同的培訓方式進行不同的選擇。
第一,資源共享式教學模式。這是非常常見的教學模式之一,實際上就是指充分的運用職業院校自身所具備的教學資源,在企業以及行業之間創設一個學生進行實踐的平臺,創建相應的實訓基地,并且開展相應的培訓教育機構。以此,能夠將理論與實踐加以有效的融合,進而能夠更好的縮短學生與企業之間的距離,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提升和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第二,雙元式培訓模式。這是非常常見的教學模式之一,實際上就是指在教學中,不僅要開展相應的學校教育,還應該在企業中加強對于學生的而教育。企業在這過程中負責對于學生的實踐技能進行培訓,學校負責對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培訓和有效掌握。在校學習前兩年,主要針對文化課和理論科進行學習。第三年時學生就可以到企業進行實習,由企業的技術人員和教師直接帶領學生對學生進行技術方面的教育。
第三,訂單式的培養。訂單式培養實際上就是指學校與企業之間簽訂的人才。使用協議,學校針對人才進行培養,并且將技術人才輸送到企業當中,能夠有效的促進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共贏,雙方共同針對人才進行培養,充分運用學校和企業雙方的教育教學資源去培養學生具有高技能、高素養。企業還應該根據相應的要求和協議,將學生就業方面問題真正的落到實處,保證學生能夠在畢業之后選擇對口的崗位進行就業,有效解決了學生的就業難題。
三、產教結合,針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改進
想要有效的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就應該針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創新。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具有比較完善的知識體系,就應該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所以,可以在教育教學中,滲透產教結合理念,依照行業以及企業發展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針對內容進行優化,創新教學模式。比如在工科類的課程教學當中,對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并且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升自己在工作方面的水平。所以,在教學當中,學校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可以在校內設置相應的時間操作場所,為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實踐當中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
四、構建新的質量考核評估體系
在開展職業教育改革過程當中,應該構建一個完整的考核與評估體系,針對傳統的評價模式進行優化和創新。緊密融合當前職業院校開展教育的目標以及行業、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針對考核與評估標準以及相關體系進行重新制定,通過這樣的方式促使職業院校的課程設置更加的合理,也能夠針對產教結合背景下,更好開展校企合作工作的效果進行有效的評估。同時,應該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加強日常表現的評價與觀察,促進考核評價本身所具有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而能夠有效的促進學校的考核過程更加的有效、合理、科學,真正實現對于學生的全面考核和評價。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實踐性、高素質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技術人才不僅僅要掌握技術還應該具備較強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培養具有綜合性人才是當前職業院校教育教學開展的重要目標。但是,由于很多職業院校的學生應用能力相對比較差,一些教師依然被困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這樣就會影響學生對于相關技術以及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當前產教融合理念的背景下,教師應該重視校企合作模式的開展和應用,緊密融合當前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開展多層次的合作。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模式,培養學生真正能夠成為一個全能型、綜合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洪曼曼.“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機電專業校企合作探究[J].科技風,2021(0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