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揚 尚麗娜
【摘要】為了能夠最大限度提升高職空中乘務專業實訓的效果,便需要構建良好的運行機制。本文通過深入分析產教融合實訓中心建設的意義和困境,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產教融合下的高職空中乘務專業實訓中心建設與運行機制,為培養更多高素質的空乘專業人員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產教融合;高職;空中乘務;運行機制
一直以來,我國對教育便極為看重,也正因認清了教育的重要性,故也出臺了一系列與之相應的規章、制度與文件。而對各大職業中專、大專院校的在校教師以及學生而言,眾多教育文件中最為關注的一項當屬教育方面的改革。當然,我國自然不乏對此方面的指引,如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文件中便從教學改革的角度對人才培養的方式方法給予了指引。至于如今的各大院校,無論本科、職業中?;蚴谴髮T盒?,其也正是基于規劃綱要所提到的教學理念在對原本的教育理念予以積極革新?;诖?,我國近年來也涌現出了一大批的新型教學模式,產教融合便是其中之一。對此,本文亦將基于產教融合于乘務實訓中心的結合予以探討。
一、產教融合的內涵
對于“產教融合”這一新型教育理念,我國教育部雖在《關于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的意見》中對此一理念予以了釋義,但并未闡釋其中內涵。而據《關于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的意見》的描述,所謂的“產教融合”即“產業”與“教育”的融合。當然,此間提到的“教”,通常是指專業與職業教育。與此同時,考慮到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實際,故該意見也提出了不同地區各大院校在針對自身的專業設置方面,除了要始終圍繞目標培養的總綱外,尚需結合當地的產業需求,以此為一句為進行課程與教學計劃的設置,才更能促進產業與教育的緊密結合,繼而切實發揮學校與企業雙方才培養人才方面的突出作用并最終確保所培養的人才能真正促進校企之間的完美融合。
二、產教融合實訓中心的意義和困境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如今的各大院校無論是在軟件或是硬件條件方面均較之早前有了明顯提升。如現今國內絕大多數的職業中專、大專等院校均有建設實訓中心,目的便是為了確保實訓課程的高效展開。雖大多數職業院校硬件條件有了明顯改善,但實訓課程的開展卻往往是以單一主體的形式展開,簡言之即實訓課程的開展往往僅是運用了學校單方面的力量為未能對企業資源予以良好統合。這便導致了實訓課程的開展往往僅能收獲一部分成效而難以促使學生實現與企業需求的契合。因此,當前的各大院校均應對產教的深度融合予以重視,繼而積極發揮校企雙方之力來促成一下效果的產生:
(一)有利于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成立產教融合實訓中心,最核心的目的自然是為了能深化院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讓真實的實訓環境以及實際的生產任務融入至學生的日常學習過程,以此不僅有助于學校辦學質量的提升,且因校企雙方融合深度的加深,也能讓學生更早熟悉校外環境并為其之后的實際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二)有利于打造高水平、專兼結合的師資力量
相較于傳統的實訓方式,產教融合中心的成立將更有助于院校兼合自身的教學資源。如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院??山柚髽I的力量,讓企業內部中擁有豐富經驗及技術能力的工作人員單人實訓課程的教師,而學校的專職教師則以講解理論部分實訓性較弱課程的講解。如此的人才培養過程無疑更為科學。且因師資力量的高度整合,也能更好地掌控教學并提升實訓的效果。
(三)有利于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對于任何院校而言,就業率的高低與穩定當是維系其發展的重要指標。而產教融合也正是致力于培養擁有過硬技術與實踐操作能力的綜合型人才。這樣的人才無疑是航空公司各崗位均需要的。因此,各大院校也更應對產教融合的推行給予高度重視,甚至可以嘗試與相關企業提前簽訂合作訂單,一來幫助學生就業,二來促進學校與企業的銜接并進一步減少人才的流失。
三、基于產教融合的乘務實訓中心建設和運行機制研究
就產教融合而言,雖對空中乘務專業培養人才能可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就現階段而言,產教融合理念于空中乘務專業的推行尚有一定的困難。就如今的困難而言,主要表現在實訓中心的建設與運行的機制之上,以下將對上述兩方面問題予以分別的研究與分析。
(一)基于產教融合的乘務實訓中心建設研究
1、簽訂合作協議
就現階段而言,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最大的困境莫過于企業所表現出的合作意愿并不強烈。且也正是基于企業表現的冷淡方使得此教育模式的推行遭受到了極大阻礙。對此,院方需讓企業認識到實訓中心的成立對空中乘務專業的諸多助益,而后在充分考慮雙方利益的基礎上,通過簽署相關協議的方式來細化格子的權利及義務,以此讓企業感受到合作對自身的諸多幫助,以此激發企業的合作興趣。
2、學校和航空公司共同出資
就實訓教學而言,最主要的開展場所仍是在學校。因此,校企雙方在簽訂合作協議時亦需將場地設置在最理想的位置并確保主體建筑內部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與運轉正常。與此同時,考慮到空乘崗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諸如許多考核需進入到大型的模擬艙內展開實訓,而大型模擬艙內的各項用具價格極為昂貴,如撤離訓練艙、服務訓練艙、安保訓練艙、消防滅火艙等。諸如此類的設備,金額將達到數千萬元。這對學校而言無疑是難以承擔之重。對此,雙方需約定各類實訓器械應由航空公司出資購買。除此之外的耗材使用,諸如學生實訓過程將會用到氧氣面罩、安全帶、滅火器一類的耗材,雖此類耗材并不昂貴,但基于我國的治安管理制度,并不容易從市面渠道購得。對此便可由學校出資,航空公司則為此類耗材的購買提供渠道。
3、多方合作建設綜合型實訓中心
在學校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還應該緊密結合空中乘務專業的發展需要,積極拓展就業途徑,以此增加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從而有效提升空中乘務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其中,可通過積極建設關于禮儀實訓室、化妝實訓室和形體訓練室,以及航空救護室、航空文化培訓室和乘務英語口語訓練室,為空中乘務專業的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訓條件,最大限度增強學生的就業水平。
4、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廠中建校模式
廠中建校的模式就是強化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將企業在不斷運行的過程中轉化為學校發展中的校外實訓基地。通過構建完善的基地建設體系,豐富校外實訓基地,并緊密依托現代企業建設的補充內容,讓校外實訓基地實訓的學生能夠真正享受到企業員工的同等待遇,促使學生在良好的生產環境中掌握較高的專業技能,全面提升員工的職業素質。
(二)基于產教融合的乘務實訓中心運行機制研究
1、共同制定實訓教學規范性文件
在空中乘務專業的發展過程中,乘務實訓中心的運行過程就是空中乘務專業實訓教學的直接實施過程,其這個過程的進展情況直接關系到空中乘務專業學生的實踐水平的高低。因此,學校可緊密結合當前各個航空公司對乘務人員的實踐操作水平方面的要求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制定共同的實訓教學規范性文件,積極建立起完善的實訓教學體系,統籌革新實訓教學方法,為產教融合背景下的乘務實訓中心運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2、航空公司派兼職教師投入到實訓教學
在當前空中乘務專業學生的實訓過程中,航空公司可積極選派一些具有較強水平的乘務人員和乘務長到學校開展實訓教育工作,邀請其承擔起一部分的實訓課程。例如,讓其承擔起“客艙服務與管理”、“客艙應急事件處置”“客艙服務禮儀”等實訓課程的教學工作,并組織學校的老師參與實踐技能培訓,全面提升空中乘務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同時,校內的老師也可以積極向航空公司兼職的老師學習相關的教學技巧,不斷豐富空乘專業課程的教學手段,切實增強空乘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
3、提高校內教師的實訓教學水平
在制定產膠融合下乘務實訓中心運行機制的時候,應該不斷提高校內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其中,通過選取部分老師進入到航空公司的乘務崗位上進行定崗進修,或者是讓其到相關的權威機構接受航空乘務教員培訓,不斷豐富學校教師的崗位實踐經驗,這樣才能夠真正達到增強教師實訓水平的目標。
4、立足長遠發展、獲得行業認可
基于產教融合下的乘務實訓中心運行機制應該緊密結合乘務實訓中心的發展情況和實訓教學的開展情況,向民航局提出合理的申請之后,待相關方經過審核之后,再由航空公司來組織客艙乘務員積極參與初始化的培訓前置,并讓其加入到乘務實訓中心開展。這樣能夠有效降低航空公司的培訓成本,最大限度提升航空公司的經濟收益。此外,學校還能夠通過這個途徑來提升自己在行業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航空公司與學校開展良好的實訓教學,積極承擔起航空公司的客艙乘務員的初始培訓任務。
四、結語
總之,通過強化產教融合下乘務實訓中心的建設,最大限度提升航空公司的乘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有利于為民航業的發展培養更多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掌握較高理論水平的空中乘務人員。同時,通過為空乘專業學生營造良好的環境,學校和航空公司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始終肩負起為行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的使命,以精誠合作來共同解決乘務實訓中心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這樣則能夠為提高民航業的空中乘務人員綜合素養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劉軍凱.基于產教融合的空中乘務專業實訓中心建設與運行機制研究[J].現代鹽化工,2020, v.47;No.195(05):180-181.
[2]馬麗.產教融合視角下高職空乘專業學生應用能力提升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20, No.425(10):73-74.
[3]王敏.高職院??罩谐藙諏I校企協同實踐育人機制探究[J].2021(2019-7):145-146.
[4]王敏.高職院校空中乘務專業校企協同實踐育人機制探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9,010(007):145-146.
[5]冀曉燕.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客艙服務技能》課程教學的改進方法[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9,287(01):211.
基金項目:2020年度院級課題資助項目(JATC200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