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美華
圖畫書是兒童早期閱讀材料的新生力量,其中的豐富創意、有趣的表現手法,以及充滿關懷的人文精神不僅能吸引孩子們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孩子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如何讓繪本圖書更好的在班級中分類投放就成為了我們探索和嘗試的方向。經過摸索以及實踐,我們從探究多元化的圖書的選擇、圖書的投放、圖書的擺放等方面談一談在班級圖書館圖書投放策略,旨在進一步提升圖書投放的效率與質量。
一、圖書的選擇
如何選擇圖畫書,讓孩子們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通過活動提升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幼兒思考、探索的良好學習品質。孩子們的興趣和需要得到關注,能力得到支持和回應。看,孩子們在一起探究如何選擇圖畫書呢。
1.繪本讀物樂趣
很多繪本讀物本身就有很強的趣味性,繪本有趣的情節和風趣的語言,很多還隱藏著孩子們喜歡的小游戲。例如繪本《藏在哪里》中動物們躲起來,繪本圖畫的設計是基于某種或多種繪本教育元素的挖掘和整合,因此繪本閱讀的趣味性不言而喻。再如洞洞書、立體書、操作書、翻翻書等孩子們通過互動的閱讀模式,像一次愉快的探索旅行一樣,打破了單一的閱讀模式,增加了閱讀興趣,讓被動閱讀,變為主動閱讀,增加了繪本閱讀的樂趣。
2.自主興趣選擇
對于孩子來說,有趣的學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學。如何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呢?最近大班的孩子們對科學類繪本比較感興趣,大家討論著可以投放哪些科學類繪本呢?大家一起討論,異常激烈。圓圓說:“我想從繪本中知道為什么每次在幼兒園的秋千上跳下來,秋千還在蕩來蕩去。(慣性的作用)”小甜甜說:“我想看了科學繪本知道,為什么我奶奶手冷的時候,摸摸裝熱水的杯子,手就變暖和了。(熱傳遞)”趙俊涵說:“我想在科學區看繪本知道,我們的小點心夾心面包為什么這么美味好吃呢!(物質的變化)”夏利:“我想知道,燈為什么會亮?(電子的作用)”小青:“我想知道鞋底下有花紋,為什么不容易摔跤。(增加摩擦力)”。原來孩子們感興趣的科學繪本,最好是生活中常見的科學事物和現象,素材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于是,班級圖書館增添了很多大家感興趣的科學類繪本,有《小仙女的理想世界》、《比一比》、《誰跑得快》、《昆蟲記》、《誰是今年的圣誕老人》、《小寶寶從哪里來》、《兒童自然探索百科》、《胡椒生長在哪里》、《大自然的四季》、《花的時鐘》、《人體》、《你為什么不開花》等。
二、圖書的投放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讓孩子主動學習,使孩子真正領悟方法,來運用學習方法,這樣的學習才是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書籍的更換是滿足兒童閱讀需求的重要工作。
閱讀區的書籍來源很多,但主要還以幼兒自帶為主,以每班45人,每人2本為例,閱讀區的書籍數量約在90冊左右,基本滿足閱讀區9-10人活動時,人均8-9冊的要求,然而書籍的定時更換和應對低齡兒童的學習特點,同種圖書數量的配備卻不盡如人意。從學期初到學期末,閱讀區的書籍除了更換位置和被教師修修補補外,并無變化,久而久之幼兒對閱讀區的書籍失去興趣。
三、圖書的擺放
如何給圖書分類,找到他們自己的家呢?圖書可以按照內容、形式、體裁和讀者用途等,運用知識分類的原理。采用邏輯方法,將圖書按照其內容分成幾大類,每一大類下分許多小類,每一小類下分子小類。
1.圖書分類擺放
孩子們帶來了這么多書籍,怎樣將這些圖書分類擺放在班級圖書館里,便于大家借閱呢?孩子們討論,有的說,我在書店里看見他們將一樣的書放在一起,還將一個系列的書放在一起。有的說,一樣的書就是一模一樣的書,放在一疊上。還有的說,可以把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書放在一起。老師們也加入了孩子們的討論中,建議也可以把繪本故事分類為:家庭分類(寶寶,爸爸,媽媽,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季節分類(春,夏,秋,冬),興趣分類(游玩,交通,運動,食物,自然,昆蟲,動物)科普類(社會,數學,時間,科學)感官類(美味的,開心的,可怕的,難過的)節日類(春節,圣誕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討論中孩子們遷移參觀書店,圖書館所獲得的經驗,將自己給圖書分類擺放的想法和建議表達出來。大家對給圖書分類這件事非常感興趣,還提議可以把帶來的圖書都擺放在地板上,進行整理。孩子們忙碌的穿梭在一排排圖書中,找尋著相同的書籍,把同樣名字的和一個系列的,有同樣作用的,疊放在一起。如果擺放不正確,大家會相互調整,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表露出了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分類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對班級圖書館里“新進”的圖書有了逐步的了解,為以后孩子們的借閱做了鋪墊。
放在地板上的書籍都找到了自己的同類朋友,接下來怎樣把這些書籍投放到我們的圖書館里呢!大家邊商量、邊擺放、邊調整。孩子們把所有的書都分類放到了書柜里。小朋友們還把書柜現在樣子畫下來和沒改造前畫下來的樣子做了對比,尋找不同,說說變化,講講改進后的好處。
2.設計擺放標志
圖書放好后,怎樣讓大家很快找到自己想看的書呢?有的孩子說,可以像書店里一樣給這一類書,畫一個大家都明白的標志。于是,大家在百寶箱和小碎件區找來了各種各樣的紙、蠟筆、剪刀、雙面膠等相關材料。孩子們討論商量后,在標識牌上畫上了相應的圖案,如家庭類的畫一個寶寶,春夏秋冬四季類的畫上各種季節的標志性樹木,興趣類的畫上動物昆蟲,科普類的畫上地球、問號、星星。感悟類的畫上愛心。禮物類的畫上禮品盒。孩子們用簡單,自己熟悉的代表性符號為不同類別的圖書制作相應的標志牌,讓想借閱的朋友們很快能選到相應的圖書。
孩子們在商量討論制作等體驗活動中。通過遷移生活經驗,將班級圖書館的圖書按照大家的興趣進行投放并分類標識擺放。使班級圖書館井然有序,方便取放借閱。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營造好的讀書氛圍,讓幼兒真正靜下來讀書。自由分享交流閱讀感受是老師們和孩子們的心愿。孩子們通過一個個繪本故事對世界進行初探,相信更多的驚喜會出現在每一天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