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妍
在開展初中作文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層遞式教學法,循序漸進地推進教學訓練,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增加學生對各類基本寫作方法和技巧的積累,讓學生的寫作能力穩步提升。為了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制定初中階段整體的寫作訓練計劃,完善教學思路。此外,還要針對各個不同階段制定的教學目標,明確各個時期寫作訓練的要點,然后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的教學推進方式才真正符合層遞式作文教學的特點,能夠讓初中作文教學收到更好的實踐效果。
一、在閱讀中豐富語言積累
進入初中階段,學生對寫作訓練已經十分熟悉,但大部分學生的語言積累仍然貧乏,語言能力弱已經成為學生寫作最主要的障礙。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想解決語言積累的問題,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出發,這是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方法。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只有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并且從閱讀中有所收獲,學生的語言積累和知識積累才能豐富起來。為了讓更多學生參與到課外閱讀中,教師可以先推薦他們閱讀相對簡單并且輕松有趣的讀物,降低閱讀難度,讓他們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從而愛上閱讀。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前留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分享近期讀到的有趣的課外書,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這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很有幫助。
還可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并在閱讀過程中豐富語言積累。比如,在一節課快結束時,教師可向學生推薦一些有價值的課外書籍,如《名人傳》《朝花夕拾》等,鼓勵學生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果學生的閱讀興趣不足,閱讀能力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教師就可以從推薦簡單的書目開始。從課本內容出發,鼓勵學生進行延伸閱讀。學生在課內已經學過相關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在課下閱讀類似文章時理解起來會比較輕松,不會有畏難情緒。因此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建立閱讀自信,有助于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訓練學生的選材能力
在寫作訓練中,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選材能力,因為選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作文的質量。很多學生在選材時存在認知上的偏差,不是選擇的材料不符合作文要求,就是不知道如何選材,東拼西湊。這些問題在學生的作文中十分普遍,由此可見,選材能力是大部分學生都欠缺的,強化學生的選材能力非常重要。教師可以專門開辟一節課,講解選材的方法和技巧,告訴學生從哪里取材,怎么選材,怎么積累素材,培養學生的選材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寫作訓練主題,擬定作文題目,然后讓學生就選材方向展開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潛移默化地滲透選材的思路,并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這樣的訓練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升學生的選材能力,有利于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在教學“怎樣選材”這個寫作訓練主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我最喜愛的人”為題寫作,訓練學生的選材能力。可引導學生從生活小事切入,飽含深情地記敘生活中長輩、老師、父母等給予自己的關愛,選擇那些能夠彰顯主題的素材,在寫作的過程中表達真情實感。還可以讓學生在行文過程中插入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現象,如初中生不尊重教師,辱罵父母,甚至與父母拳腳相見的社會現象,對此進行反思,展開理性的探究與分析,從而多角度地表現寫作主題。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選材能力定能得到提升,可以結合特定的主題,選出最合適的寫作素材。多開展這種有針對性的寫作訓練,學生的選材能力會更強,作文內容也會更加詳實具體。
三、從模仿入手學習寫作技巧
很多學生的作文語言干癟,沒有可讀性,這和他們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寫作技巧掌握不牢固有直接關系。隨著寫作訓練的深入,教師可以將注意力放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上,開展各種具體的訓練,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作文的可讀性。寫作技巧的教學要循序漸進,可以先從研讀與模仿課文開始,讓學生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分析其中有代表性句子的表達方式,總結寫作技巧,開展仿寫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運用了“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的句式,有層次地描寫了百草園內的景物,使這些美景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讀者眼前。對于這句話,學生不僅需要研究句式,還要分析其中包含的寫景狀物的方法和技巧。教師可以這句話為范例,和學生一起分析和解讀,然后讓學生運用這一句式描寫某處景物。經過分析,學生很快就能完成仿寫任務,如一位學生寫道:“不必說浮動的白云,翠綠的青山,也不必說可愛的蜜蜂在花叢中飛舞,麻雀在喳喳叫著嬉戲,單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就足以令人心曠神怡,它是那么嫩綠,那么堅強,在炎炎盛夏直面驕陽。”從學生的仿寫成果看,大家已經充分了解了這一句式的特點,相信在以后寫景時,定能自如運用。以這樣的方式開展寫作技巧的教學,針對性強,學生的學習印象也更深刻,值得推廣。
四、利用仿寫訓練,提高寫作能力
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課文中優質的句子展開模仿,在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一定提升后,還可以鼓勵他們就整篇文章展開仿寫訓練。相比獨立的寫作訓練,仿寫更簡單,因為有明確的參照,寫作難度會相應降低。前期進行大量仿寫,可以鍛煉學生的語感,加深學生的閱讀理解,并且讓學生掌握各種寫作方法和技巧。教師可以從課文出發,在完成閱讀教學后,指導學生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組織有針對性的仿寫。這樣的教學,能充分發揮讀寫結合的作用,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很有幫助。
比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一文時,教師可講解文中比喻及對比等手法在景物烘托中的作用,讓學生透過文字感受濟南冬天的美,從而更好地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待學生對文章的主題表達、情感傳遞等方面有了深入了解和認識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仿寫。如以“家鄉的冬天”“家鄉的夏天”等為主題,讓學生結合課文寫作。學生可以參考課文的行文思路,學習文章的結構特點,借鑒其中情感表達的方式,來豐富自己的文章內容。在作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巧擬題目,拓展思路,敢于創新,這樣才能讓他們在學習借鑒范文的基礎上,寫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