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雪
(山東工商學院經濟學院,山東煙臺264005)
自2001 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由于我國科技、通訊和交通的飛速發展以及世界各國降低貿易壁壘政策的實施,貿易開放的程度有了顯著的提高。期間,中國貿易開放度從2001 年的38.47%增加至2019 年的71.16%。依據要素稟賦理論,我國的對外貿易對我國的要素勞動力就業水平產生非常顯著的推動作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物產豐饒的人口和地理大國,對外貿易帶來的結果也有諸多爭議。對外貿易對中國就業水平有什么影響?擴大對外貿易是否是中國增加就業的一種途徑?這成為值得諸多學者探討的問題。
21 世紀以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逐漸提升。2001 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和進一步交流奠定了基礎。圖1 描述了近二十年來中國對外經濟貿易貨物進出口總額的發展狀況,可以看出進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出口總額及差額均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并且2001 年、2016 年有了迅猛的發展。

圖1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貨物進出口總額發展描述
從圖中可以看出,中國近二十年來進口總額與出口總額都呈現出增長態勢,近幾年來進出口差額趨于平穩,進出口總額呈現穩定增長態勢,說明我國對外貿易水平穩定上升。
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幾十年來中國在貿易自由化和經濟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2001年12 月11 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為其第143 個成員。加入WTO 后,中國出口商品享受進口國優惠關稅政策,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出口商品的他國競爭能力和出口貿易的發展,改善了中國的貿易條件。同時,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對于我國大量勞動力供給是一個新的契機。

圖2 我國近19 年勞動就業情況
通過圖2 可以看出,中國在2000—2018 年間,勞動力人口隨著年份增長而增長,雖然中國人口基數較大,但是近幾十年中國致力于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人口未出現爆發式增長,不過還是增長的較快,2016 年之后人口出現平穩或略微減少,就業人數在近20 年來也是保持平穩增長,從圖中可以看出,2016—2018 年間勞動力人口趨于穩定,但是就業人口仍在小幅增加,說明我國就業水平逐步增加。進出口總額增加的同時就業水平也在增加,這表明對外貿易對我國就業具有促進作用。

表1 2000-2019 年進出口總額和就業情況數據

圖3 就業人數與進出口總額相關散點圖
圖3 表明:2000—2019 年間就業人數隨著進出口總額的增加而增長,進出口總額與就業人數兩個變量之間存在相關關系。下面借助回歸分析深入研究對外貿易對中國就業影響效應。
從理論角度分析,對外貿易額越大,擁有的國外市場份額就越大,從而對產品生產和供給的需求就越大,進而帶動更多就業機會。除此之外,貿易收益的增加會提高就業人員的工資水平進而增加就業人數。通過前面的相關分析發現,進出口總額與就業人員數之間高度相關,由此建立以就業人員數為因變量,以進出口總額為自變量的模型。

另外,為了避免異方差的存在,將就業人員數和進出口總額兩個變量取自然對數。建立模型如下:

其中,u 為誤差項,lnL 表示就業人員數的對數,表示進出口總額的對數,α1、α2分別為回歸系數。

表2 回歸結果
從表2 可以看出,判定系數和修正后的判定系數都在98%以上,模型擬合優度較高。進出口總額lnTMX 變量的t 值伴隨概率小于1%顯著性水平。由此可知,進出口總額變量對就業水平有顯著影響。由此可以得到就業人員數與進出口總額的協整關系方程:

最后,基于變量平穩的基礎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分析。

表3 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表3 顯示,中國就業水平并不是影響其對外貿易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并不是由就業水平的提高引致的,而是由其他因素決定的。而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卻是就業水平變動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中國進出口總額的變化會產生一定的就業效應。
綜合來看,二者的線性關系顯著,中國進出口總額是影響就業水平的關鍵因素。從實證結果可以看出,中國進出口總額是就業水平提高的同向變量,也就是說進出口總額的增加將會提高當地的就業水平,反之則反。這與理論分析結論一致。同時,通過式(3)中的回歸系數可以看出,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對就業水平的提高起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即對外貿易增加對解決就業問題具有重大作用。
本研究基于2000—2019 年間相關數據對對外貿易的就業效應進行實證分析表明,對外貿易對就業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其中,進出口總額對就業水平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為了推動對外貿易的合理發展和穩定我國就業水平,進而提出以下建議。
鑒于進出口總額對就業水平有明顯促進作用,因此政府應當采取各種措施來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增加進出口總額從而提升就業水平。首先,政府可以提供優惠的財稅政策和信貸政策,使市場進一步開放,為我國企業進出口發展增添一份力量。其次,我國企業應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饒的自然資源,最大力度開發優勢產品增強國際競爭力。在中國與世界各國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背景下,我國應該抓住有利時機增加與各國的貿易往來,并以此作為契機進一步擴大我國與東亞各國之間的貿易聯系。
為了使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的運行,我國應優化進口結構,增加技術密集型產品的進口。政府可以實施優惠的財稅政策優化產業結構來促進當地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政府應對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領域進一步加大研發與創新資金投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
由于我國大多是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所以短期內其對于就業水平的拉動作用不可小覷。長遠來看,相對單一的傳統加工貿易發展不會為我國就業人數的提升和我國經濟的增長做出很大貢獻。近年來,我國加工貿易所占比重明顯降低,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準備進行加工貿易的轉型來為我國經濟增長奠定良好基礎。政府要加大對于加工貿易中的技術投入,將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加工生產轉型為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加工生產。以此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不僅提高了我國的國民經濟,還推動了就業水平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