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
根據我國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每年患上胃病例數呈顯著走高趨勢,且因胃潰瘍疾病惡化導致胃癌發生幾率正在逐漸提升,進而嚴重拉低了我國居民平均健康水平。胃潰瘍在臨床消化道疾病中占比高達13%,若是放任疾病發展、惡化,則可能導致胃癌,且胃癌的致死率在消化道癌癥類別疾病中占據首位。在以往的醫學研究中認為,胃潰瘍患者在發病后80%不會有很嚴重的后果,只是胃會經常疼痛,口服用藥就能控制病情[1,2]。但是當病情嚴重后,確診為胃潰瘍甚至穿孔,便需要借助手術治療,但是往往修補術的介入需要配合對應用藥手段,否則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在修補術圍術期適當使用奧美拉唑,能夠有效抑制胃酸過多導致的潰瘍加重,減少患者在接受腹腔鏡手術后的并發癥發生幾率。奧美拉唑作為臨床一線藥品,在臨床中使用范圍甚廣,且使用劑量的偏差會直接影響用藥效果[3,4]。故而,臨床醫師必須學會針對癥狀調整合適的用藥劑量,來增加臨床治療價值。基于此,本次實驗便以此為分析重點探究奧美拉唑的合理劑量,已取得較好效果,詳情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8 年6 月~2019 年7 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老年胃潰瘍穿孔修補術患者80 例,所有患者在參與實驗前皆簽署相關知情書,實驗過程中患者均保持穩定體征。將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各40 例。常規組中男:女為22∶18;年齡65~75 歲,平均年齡(67.6±5.0)歲;平均胃潰瘍穿孔時間(13.7±2.8)h;穿孔位置:胃體10 例,胃竇20 例,胃底10 例;學歷:高中以上23 例、高中及以下17 例。實驗組中男:女為23∶17;年齡65~76 歲,平均年齡(68.2±5.3)歲;平均胃潰瘍穿孔時間(13.9±3.1)h;穿孔位置:胃體12 例,胃竇17 例,胃底11 例;學歷:高中以上24 例、高中及以下16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臨床檢查確有胃潰瘍穿孔指征;②并無嚴重免疫系統合并癥與腫瘤疾病。排除標準:①對實驗中使用常規藥物過敏者;②妊娠女性與產婦,心肺腎臟器有嚴重性功能障礙表現;③患有精神障礙、意識表達不清者;④<50 歲且臨床資料不全者。
1.3 方法 常規組患者圍術期使用常規劑量奧美拉唑治療,此為常規劑量,術前3 d 靜脈注射法奧美拉唑40 mg/次,2 次/d;3 d 后改為奧美拉唑口服攝入,1 次/d,20 mg/次。實驗組患者圍術期使用大劑量奧美拉唑治療,此為較大劑量,術前3 d 靜脈注射奧美拉唑80 mg/次,2 次/d;3 d 后改為奧美拉唑口服攝入,1 次/d,40 mg/次。兩組均連續治療15~30 d,此過程中醫師需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發展,并視情況為其調整劑量。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手術指標、并發癥發生情況、生活質量評分。①臨床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長、進食時長、拔管時長、住院時間及術中出血量。②并發癥包括手術切口感染、二次穿孔、腸梗阻、腹腔內感染。③生活質量評價使用生活質量量表(QOL),內容包括日常行為、疼痛、睡眠、精神食欲、副作用共計5 項,除疼痛外,分值越高表示效果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手術指標對比 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長、進食時長、拔管時長、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手術指標對比()

表1 兩組臨床手術指標對比()
注:與常規組對比,aP<0.05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常規組發生手術切口感染3 例、二次穿孔7 例、腸梗阻6 例、腹腔內感染7 例,并發癥發生率為57.5%(23/40);實驗組發生手術切口感染0 例、二次穿孔2 例、腸梗阻1 例、腹腔內感染2 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2.5%(5/40)。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7.802,P<0.05)。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日常行為、疼痛、睡眠、精神食欲、副作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0 d,實驗組患者日常行為、疼痛、睡眠、精神食欲、副作用評分均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注:與常規組對比,aP<0.05
胃潰瘍最容易發生的并發癥為胃穿孔,也是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隸屬于消化系統疾病,通常需要手術治療緩解患者胃潰瘍后穿孔危機。在現有臨床研究結果中,隨著居民生活水平與經濟狀況不斷提升,人們的飲食結構習慣也在發生改變,生活壓力過大加上飲食不規律,導致單純性胃部炎癥發生幾率相對較高,會造成病患胃部明顯疼痛感,進而降低食欲[5-7],再加上生活作息不規律,導致胃潰瘍的發生,甚至會惡化穿孔,因此,需要及時執行修補術方式。老年人腸胃功能本就很差,且對胃潰瘍感受能力較弱,穿孔體征不典型,所以需要融合藥物干預保障患者生命健康。胃潰瘍是由于胃酸分泌過多和胃部黏膜屏障功能顯著下降而產生的,使用奧美拉唑的關鍵在于能控制胃酸生成,降低其對胃內已經穿孔的位置造成刺激性侵襲,協助穿孔修補手術的臨床療效。奧美拉唑作為質子泵抑制劑(PPI)藥品,抑制胃酸效果顯著,但是部分研究表示,若不能精細化藥物劑量,則有些合并嚴重并發癥的患者并不能得到良好效果,所以需通過實驗驗證合適劑量[8-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長、進食時長、拔管時長、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7.802,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日常行為、疼痛、睡眠、精神食欲、副作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0 d,實驗組患者日常行為、疼痛、睡眠、精神食欲、副作用評分均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老年胃潰瘍穿孔修補術中介入大劑量(80 mg/次)奧美拉唑治療,能改善患者體征,并加強手術療效,具有醫學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