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張一娜,申小航
(1 錦州醫科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2;2 錦州醫科大學 附屬第三醫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隨著醫療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公立醫院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金提高診療能力,更新設備,改善就醫環境,甚至擴大規模,獲得競爭優勢。資金緊張成為較大一部分醫院面臨的共同困難,舉債經營成為多數醫院共同的選擇。
公立醫院是事業單位,是非營利性單位,但其仍然是獨立的法人單位,需獨立承擔經營后果與風險。公立醫院的負債風險與醫院的規模、技術實力、所處的經營環境以及所在地的相關政策密切相關,應綜合去衡量,僅僅依靠以上兩個指標無法監控負債風險,因此參照企業的風險管理,提出如下風險監控指標。
1.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反映資產中借債籌資的比重,是衡量償債能力的最重要指標。比率越低,說明自有資產占比越大,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的安全程度越高。一般而言,資產負債率低于40%說明風險較低。
2.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流動資產/ 流動負債×100%。反映短期償債能力,表明醫院在某一時點用流動資產去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比值越高,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越有保障。流動比率高于200%風險較低。
3.速動比率。速動比率=速動資產/ 流動負債×100%。反映短期償債能力,表明在某一時點運用隨時可變現的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速動資產是指可以迅速轉換為現金或現金形式的資產,現行的《政府會計制度》中,速動資產=貨幣資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財政應返還額度,或者是速動資產=流動資產-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待攤費用-存貨-應收利息-應收股利-預付賬款。比值越高,說明短期償債能力越強。速動比率指標高于100%風險較低。
4.業務收支結余率。業務收支結余率=業務收支結余/(醫療收入+財政基本撥款收入+其他收入) ×100%。反映醫院收支結余水平,體現財務狀況、支出節約程度和管理水平。只有業務收支結余為正數,醫院才有償還債務的能力,否則,醫院收不抵支,何以償債?
5.資產收益率。資產收益率=業務收支結余/平均資產總額×100%。反映利用資產獲得收益的能力。該指標越高說明資產利用的效果越好,償債能力越強。資產收益率至少要高于銀行貸款利息率,才能發揮財務杠桿作用,獲得收益。
6.診療人次增長率、出院人數增長率。診療人次增長率=(當期診療人次-基期診療人次)/基期診療人次×100%
出院人數增長率=(當期出院人數-基期出院人數)/基期出院人數×100%
診療人次增長率、出院人數增長率反映了醫院接診能力、診療能力的增強程度。該指標越高,說明醫院的診療能力相應增加,說明負債運營是有效果的。
根據以上指標,運用2016~2018 年財務年報數據,對遼寧省104 家三級以上公立醫院債務風險進行評價。
1.資產負債率。縱觀2016~2018 年遼寧省三級以上公立醫院的資產負債率,情況不容樂觀,資產負債率低于40%的醫院逐年減少,而且比率最低的均為精神衛生、傳染病、婦幼等國家扶持力度較大的專科醫院,而綜合性醫院的資產負債率基本都超過40%,平均每年有10 家醫院資產負債率超過100%,已經資不抵債。(見表1)
2.流動比率。可以看出遼寧省三級以上公立醫院的流動比率情況和資產負債率情況基本一致。(見表2)
3.速動比率。相對于資產負債率和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指標情況相對好一些。(見表3)
4.業務收支結余率。2016 年遼寧省三級以上公立醫院業務收支結余率為正數的為49 家,占比48%。2017 年業務收支結余率為正數的醫院增加至63 家,占比61%。2018 年業務收支結余率為正數的醫院有52 家,占50%。(見表4)
5.資產收益率。目前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4.35%。醫院的借入資金中期限最短的為一年,財務狀況稍差一些的醫院,貸款利率會上浮一定比例,因此,4.35%是目前公立醫院借入資金中最低利率,本文以此作為衡量資產收益率的標準。(見表5)
從上表可以看出,資產收益率能高于一年期貸款利率的醫院占比在20%左右。

表1 2016~2018 年遼寧省三級以上公立醫院資產負債率情況

表2 2016~2018 年遼寧省三級以上公立醫院流動比率情況

表3 2016~2018 年遼寧省三級以上公立醫院流動比率情況

表4 2016~2018 年遼寧省三級以上公立醫院業務收支結余率情況

表5 2016-2018 年遼寧省三級以上公立醫院資產收益率情況
6.診療人次增長率、出院人數增長率。2016~2018 年遼寧省三級以上公立醫院診療人次出現負增長的有8 個城市,出院人數出現負增長的城市有6 個。但是三年間醫療收入出現負增長的城市僅有2 個,醫療收入的增長幅度大部分在10%以下。
通過對2016~2018 年遼寧省三級以上公立醫院的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業務收支結余率和資產收益率五個指標進行分析,結果具有一致性。除業務收支結余率以外,其他四個指標能達到標準,即債務風險較低的公立醫院均不足50%,遼寧省三級以上公立醫院的債務風險還是較高的,公立醫院自身的償債能力不足。精神衛生、傳染病、婦幼等專科醫院的情況要好于綜合醫院,座落于經濟發展狀況好一些地區的醫院情況也要好于經濟發展差一些地區的醫院。
負債是一把“雙刃劍”,解決了醫院資金緊缺的困難同時,也給醫院帶來了巨大的償債風險。國家相繼出臺系列文件,規范、限制公立醫院新增債務,直至明令禁止公立醫院借入資金購置設備、發展基本建設。因此,公立醫院負債風險的防范與控制至關重要。
1.政府層面。首先,明確政府責任,落實投入責任。對于國家政策明確應由政府投入的項目,其形成的債務由政府化解,將項目納入財政資金項目庫,按輕重緩急排序,有計劃、有步驟地納入年度公共支出預算,逐年化解。其次,科學進行區域衛生規劃,避免重復建設和投入。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是公立醫院非流動負債的主要因素。近年來新建院區、建設分院比比皆是,尤其是大型公立醫院,形成的債務規模也高,但是從分級診療和區域衛生規劃的角度去分析,未必真有必要性和迫切性。鼓勵資源共享,建立臨床檢驗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影像會診中心等,專業的事情專業機構做,其他醫院購買服務,達到優化配置資源,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再次,深化醫改,改善公立醫院收入結構。以深化醫改為推手,調整醫療收入結構,增加現金流入。逐步破解醫保支付難題,營造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降低或取消醫保保證金制度,減輕醫院的資金壓力。
2.醫院層面。首先,強化全面預算管理,嚴控醫院負債規模。全部收入和支出納入預算管理,還債資金納入預算管理,保障預算的嚴肅性,不隨意調整預算,確保還債穩定、充足的資金來源,逐步化解債務。其次,拓寬融資渠道,實行穩健的融資政策。公立醫院原則上不得借入非流動負債,主要的融資渠道有短期借款、短期商業信用。公立醫院應不斷拓寬融資渠道,力爭申請貼息貸款、國際項目援助資金、政府債券等,降低財務成本,減少資金壓力。再次,強化內部管理。化解公立醫院債務,防范風險發生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作,需要政府資金的支持,更需要完善內部管理。提高財務人員風險識別和評價的能力,實現從傳統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變,實現高品質的財務管理。提高醫院管理層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完善制度建設,完善內部控制建設,強化風險意識,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念,立足醫院實際,走差異化發展的集約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