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明 王 振
寫作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無論是在理論研究還是在教學實踐中,都受到教學專家和一線教師的高度重視。然而,在寫作教學或寫作任務后,如何對學生的寫作成果進行評價,對教師來說是巨大的挑戰。首先,評閱作文費時費力。以每位教師教授2 個班、每班50 余人計,每堂寫作課后就有百余篇作文需要評改。另外,大多數學校英語課時數大大超過大綱安排數,大多數英語教師還擔任班主任,有大量的教學管理工作要做,可以支配的時間有限。其次,即使教師精細批改,每篇作文都圈點勾畫,學生也可能不會根據教師的評改意見精心修改,最終評改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再次,不少教師批改作文只是簡單地評定等級,使作文評改失去了對學生糾錯、鼓勵和引導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教師評改作文的效率都是值得討論的(轉引自劉德華,2013:122)。
作文是書面作業的一種,它和一般的書面作業有不同之處。厘清它的本質屬性,精準定位其在教學中的地位十分必要。
曹亞民(2010:283)認為,基于過程的寫作模式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1)pre-writing;(2)composing and drafting;(3)revising and editing。對學生作文的評改主要是通過revise 和edit 等手段實現的。作文評改主要發生在寫后階段,是寫后階段的主要活動內容,教師有必要設計和組織好這一教學活動。
教學評價主要有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作文評改屬于形成性評價,它發生在教學中,是對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發展英語能力、形成思維品質的測評和反饋,目的在于改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這個意義上說,作文評改是教學評價的一種,教師要精心組織評改,使評改發揮出應有的反饋和激勵功能。
對于單詞聽寫、習題冊、測試卷等作業,教師更多采用量化的方法進行評改,這樣的評改方式簡單易行、直觀明了,但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作文評改除了指出錯誤之外,往往還附有評語,有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正如張鈺恩指出,能鼓勵學生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教師評語能對學生起到積極的作用(轉引自何亞男,2017:28)。
作文批改一般要指出學生的錯誤。滕家慶(2016:77)發現,越是責任心強的教師,批改學生作業時越仔細,頻率也越高。但是,是不是指出錯誤越多就越好呢?是不是要指出所有錯誤呢?作文批改只是為了糾錯嗎?越來越多的教師發現,雖然作文評改的首要任務是糾錯,但并不是糾正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要指正所有錯誤。糾錯要以目前教學階段學生的知識盲點和心理特征為依據,脫離學情的糾錯是起不到作用的。以七年級學生為例,他們容易在以下幾個方面出錯:主格和賓格代詞誤用,主格和所屬格誤用,如往往將his father 寫成he father,這主要是受漢語負遷移的影響。可數名詞誤用,任何情況下學生都使用可數名詞的原形,如很多學生會寫這樣的句子:He likes reading book。be 動詞在系表結構中脫落或被置于實意動詞前,如He is likes playing football;The map on the wall。將There be 句型寫成Therehave 形式等。
把作文課上成語法改錯課,既降低了學生對寫作課的心理期待,又降低了寫作教學的質量,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在改錯的基礎上,學生應著眼于從正確走向提高,即達到詞語表達的地道、句型運用的合理、篇章結構的完善和價值觀念的正確等目標。如以下這篇作文語法正確,要點齊全,但對于九年級學生來說不是一篇出彩的文章(開頭和結尾試卷已給出)。
First,students should use fire and electricity carefully. When we go out,we should close the windows and the door. Second,we mustn’t go swimming alone.We shouldn’t swim in the rivers or lakes.Third,we should be careful when we go across the streets. We mustn’t play on the roads. It’s very dangerous.
教師在詞匯、句型、語義、語篇知識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學生修改后寫出以下較為出彩的文章:
First,students should use fire and electricity with great care and close the windows and the door before going out. Second,they are advised to go swimming together with parents or friends instead of alone and try to avoid swimming in the rivers or lakes.If they meet any trouble,ask for help as soon as possible. Third,be careful to cross the streets and don’t play on the roads since the traffic is so heavy.Anyway,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do anything carefully and keep safety in mind any time.
課程標準是對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應該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反映了國家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期望,通常包括幾種具有內在關聯的標準,主要有內容標準和表現標準。學生的習作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生的語言技能在“寫”方面的表現形式(教育部2012)。教師應在《課程標準》總體要求下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評改,且判斷尺度不能低于這個標準,也不能高于這個標準;同時,要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著力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完善評價形式,豐富評價手段。
這里的教學目標主要指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寫作是檢驗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達成與否的評價手段之一。以外研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Module 3 為例, 本單元主題為“plan and arrangement”,語言結構(語法)為“be going to +verb;wh-questions and answer”,語言任務是“talking about your weekend plan”。那么,教師在評改作文時,就要重點查看學生能否正確運用“begoingto+verb”結構,能否合理運用“wh-questions”句型,能否及時運用本單元學習的have a picnic,collect litter,go sightseeing 等語言點等。在情感和價值觀念方面,要引導學生制訂有益于個人、他人和社會的活動計劃。
考試綱要和作文評分細則是教師應關注的對象,尤其是復習備考階段,要以考試綱要和評分細則要求評價學生的習作。以《2019 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綱要·英語》為例,規定了寫作要達到《課程標準》5 級寫作能力的要求,附上書面表達的參考范文并規定了書面表達的考查要點和總體要求。在評改學生作文時,教師要注意學生作文達到的等級,及與參考范文的差距,是否達到了書面表達考查的總體要求等。以考試綱要和評分細則為標尺,教師評改應有依據,學生改進應有方向。
同伴評價(peer review)是在學生相互交換閱讀作文,通過口頭和書面方式對文章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建議的寫作評價活動(轉引自李璐,2018)。隨著過程寫作法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作為過程寫作法環節之一的同伴評價被廣泛應用。李璐(2018)認為,同伴評價具有以下優勢: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保障,反饋信息及時、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對參與互評的雙方都有利。但是,謝攀發現,同伴互評也存在很多不足:(1)部分學生自身水平有限,對評分標準不熟悉,只能依靠主觀印象確定等級;(2)成績一般的學生只能發現常見的詞匯和語法錯誤,難以解決內容和邏輯上的問題;(3)一些學生態度不端正,敷衍了事;(4)因為個人關系徇私情打高分或因嫉妒打低分等(轉引自賴蓉莎,2016)。滕家慶(2016:78)也認為,大多數同伴之間筆頭表達能力相差不大,很難與對方協同。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同伴評價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只要教師作好引導,就可以切實提高同伴評價的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內和課外開展同伴評價,采用表格提醒的方式進行點撥、引導。
課內同伴評價。在進行同伴評價時,切忌把作文發給學生完全放手讓他們評價,這樣既浪費時間,又很難收到應有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在發給學生作文之前,教師應在PPT 上呈現一個表格,表格中指出應注意的字、詞、句方面的問題。這樣,學生評價就有了參考依據,進一步厘清了知識和能力方面的盲點。以外研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Module 3 為例,本單元的寫作課要求學生寫出周末計劃,教師可以發放糾錯提醒表(見表1),讓學生根據寫作主題、單元知識要點、易錯點進行評價。
在表1 的指導下,學生可以評改同伴的作文。除糾錯式評價外,還可以提供評價反饋表,讓學生指出同伴作文存在的問題及優點,讓同伴在反饋表的指導下自行修改。以外研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Module 3 為例,以weekend plan 為主題,設計一份評價反饋表(見表2),讓學生發現同伴的問題和優點,并給予等級評價。

表2:評價反饋表

(續表)
糾錯提醒表和評價反饋表可以使評價有的放矢,發揮實效,避免評價的無序和低效,一定程度上使同伴評價更有效果。
除了在課堂內寫后階段進行寫作評價外,教師還可以把同伴評價延伸到課外,布置書面作業,即挑選某名學生的作文讓所有學生修改。但是,這樣布置評價任務,可能會引起被評價者心理不適,尤其是作文寫得不好的學生會因把錯誤暴露在全班同學面前而產生抵觸心理。鑒于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教師可以讓不同班級的學生相互調換修改,也就是A 班的學生改B 班某名學生的作文,B 班的學生改A 班某名學生的作文;(2)教師可以把某名學生的作文錄入word 后發放,這樣學生就不知道作文的作者;(3)教師挑選修改作文時要注意,不能挑選詞不成句、錯誤過多的作文,也不能挑選過于優秀的作文,這樣的作文都沒有修改價值;(4)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修改觀;(5)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提供幫助。
同伴評價不能完全取代教師評價。一方面,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性決定的;另一方面,雖然《課程標準》規定,“修改”是學生必備的寫作技能之一,但是改錯往往是學生畏懼的任務,僅憑個人是難以解決作文評改問題的,教師應是作文評改的主體。教師評價主要有以下幾種做法:
(1)分數評價或等級評價。分數評價和等級評價雖然直觀明了,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作文的水平,但是難以提供有效信息幫助他們修改。評價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修改技巧,最終修改完成一篇出彩的作文,僅憑分數評價或等級評價則難以達到這一目的。
(2)全批全改,即所有的評價由教師進行。丁往道發明了一套批改符號(見表3),可以幫助教師評改作文(轉引自鄭志戀,2015:166)。

表3:批改符號
但是,這套符號比較煩瑣,部分學生在辨認單詞都很吃力的情況下掌握這套符號,是十分困難的。如果學生在學習程度和學習努力狀況都不夠理想的情況下,采用畫線或畫圈的方式可能更容易明白。如前所述,這樣的評改方式雖然詳細,但給教師帶來了較大的工作負擔,降低了工作效率,也難以引起學生訂正的興趣,不利于培養他們的主動探究能力。
(3)師生共評。在寫后階段,教師可以挑選一篇錯誤適量、有一定代表性的作文進行師生共評。在評改之前,讓學生有一定的時間瀏覽和思考;也可以以小組合作或兩人合作的方式先行修改,然后進行師生共評。評價一方面是糾錯,指出正確表達即語法、詞匯合乎規則;另一方面,要著眼于改進,即從正確向“好”前進,“好”至少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詞匯的豐富性。詞匯單一是學生書面表達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如在表達“高興”時,大多數學生用happy 表示,教師可以提醒他們還可以用enjoyable,exciting 等;表達“喜歡”,除like 外,還可用enjoy a lot,prefer,favourite 等。②短語的重要性。學生較多使用單詞,不善于使用短語。教師要引導他們多使用短語,如可以用go shopping for 代替buy,begin the tour of 代替visit 等。③句型的多樣性。句型單一是學生寫作中常見的不足,如果一篇作文都是主謂賓結構將會十分單調,表達“我學習三個小時的英語”,大多數學生可能會寫成“I learned English for 3 hours”,教師還可以提醒學生使用以下句子表達:I spent 3 hours learning English.It took me 3 hours to learn English.Learning English took up my time of 3 hours.What I did from 6 o’clock to 9 was to learn English.Three hours has passed since I started to learn English.④價值觀念的正確性。教師要注重發現作文蘊含的價值觀念,對于正確的觀念要肯定,對于有偏誤的觀念要糾正和引導。以外研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Module 3 的寫作任務“weekend plan”為例,如果學生上午計劃get up late,下午計劃play football,晚上計劃watch TV 或play games,教師要及時提問予以引導“When are you going over your lessons?”或直接給予建議“You are wanted to spend more timeon homework.”“Why not do some housework for your parents?”如果學生的計劃是“collect litter in the park”,教師要及時點贊“It’s very kind of you”“Thank you for your kindness”。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生會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智慧課堂逐漸走進學校,運用技術輔助教學成為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作文批改系統應運而生。作文批改系統即自動寫作批改系統,就是運用信息技術對作文進行評改。下面以句酷批改網為例,介紹如何使用作文批改系統。
打開網址后,教師注冊,輸入手機號和學校名稱,其中大學校名可以查找輸入,中小學校名需要手工輸入。注冊成功后可以創建班級,輸入學生姓名,導出學生賬號和初始密碼。學生拿到賬號和密碼后即可登錄,點擊“自測作文”,可以把文本粘貼到對話框,也可以上傳附件,點擊“提交作文”后,系統很快顯示評閱結果,并會按句點評,分析每一個句子出現的問題,十分方便和智能。
夏春來(2018)把具體操作步驟總結為:學生閱讀作文題,從體裁、內容要點、篇章結構、人稱等方面審題,構建寫作框架,并實時輸入寫作文本。文本輸入完成后,系統對學生作文進行第一次評價。教師選擇一個文本讓學生共評,包括打分、畫詞、潤色等,完成第二次評價。學分環節是學生作文的第三次評價,包括寫作整體評價和學生個人報告。最后,學生結合寫作和評價體驗修改自己的作文。自動批改系統有以下優勢:(1)智能批改,實時反饋,寫作評價由單一走向多元;(2)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寫作教學由關注結果轉向關注過程;(3)以傳統寫作教學之長補信息技術之短,實現二者深度融合;(4)大數據為寫作講評添彩,語料庫助力語言習得。
但是,自動批改系統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1)學生需要在電腦上操作,現在大多數學校有班班通,但是人手一臺電腦還做不到,因此在教室完成不了,把自動評價系統引入寫作課教學還不太現實;(2)學生在家使用電腦完成作業,可能會在無意中花費較多的時間用電腦做其他事情,反而會降低學習效率;(3)智能手機可以上網的情況下,家庭對電腦的需求下降;(4)讓學生用電腦寫作業會引起家長對孩子過度使用電腦的憂慮。
評價方式是多元互補的,無論哪一種方式都不能取代其他方式。因此,教師要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做到課內評價和課外評價相結合,系統評價和人工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相結合。評價既要幫助學生發現問題、改正問題,又要肯定學生的進步和成績;既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又要培養學生的語篇建構能力、思維品質和價值觀念,從而充分發揮學科育人的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