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群
語言學習的目的是在實踐活動中能夠無障礙地溝通和交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的過程,從而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并提高其跨文化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教育部 2012)。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微型移動學習技術為學生多方面提供英語學習的機會,特別是視聽說學習機會,讓學生從“啞巴英語”中解脫出來,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拓展其語言學習能力。
隨著微型移動學習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和在家庭的迅速普及,利用微型移動學習技術輔助初中生進行聽說學習在當今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受歡迎的。
微型移動學習是一種利用移動信息技術和移動終端設備實現雙向交流的學習方式,可以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網絡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相對短小的、松散連接的、自包含的知識內容或模塊,常以多種移動終端來承載微型課程,并以移動通信工具實現微型學習的互動。
從技術設備角度分析移動學習有三大特點:(1)基于便攜式移動設備的數字化學習的移動性;(2)依賴于移動通信技術實現教育內容和服務傳輸,具有靈活性和情景相關性;(3)基于移動計算技術實現的教學活動的交互性。
它的優點還包括高效性、靈活性、個體性和廣泛性。不足是注意力的控制和技術限制(葉成林、徐福蔭2004)。移動性既是優點又是不足,會使學習很難深入。不確定性、知識的碎片化、不系統性等容易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出現焦慮情緒。
隨著移動信息技術和移動終端設備的不斷發展,應用于英語學習的移動英語軟件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英語移動學習研究也正在開展。
以“英語移動學習”為關鍵詞,檢索知網近十幾年(2004—2018 年)的文獻共發現781 篇論文。英語移動學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而且熱度在上升。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詞匯部分。在基礎教育部分,小學多于中學,初中多于高中,但數量上整體還是太少,研究力度遠不及高校英語。
再看初中英語移動學習研究狀況:初中共18篇,其中13 篇屬于會議紀要和碩士論文,5 篇是期刊論文,可以看出研究質量是比較高的。其中,聚焦于詞匯學習的有6 篇,聚焦于語法學習的有1 篇,專注于課堂學習活動的有1 篇,針對教師培訓的有1 篇,研究英語聽說的有2 篇,關注移動學習平臺和資源開發、建設的有7 篇。
本研究探究基于微型移動學習技術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旨在改善學生的“啞巴英語”狀況,提高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研究首先對學生基于微型移動學習技術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然后設計基于微型移動學習技術的初中英語聽說學習的原則和模式并進行初步實踐,以實證的方法探究基于微型移動學習技術的初中英語聽說學習的訴求和模式。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研究方式回答三個問題:初中生英語聽說學習的現狀是什么?初中生使用微型移動設備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是什么?學生是否喜歡、愿意使用微型移動學習技術進行英語聽說自主學習?
考慮到實證研究對樣本量的要求和具體操作的難度和可行性,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樣的方式,選取課題組成員所帶班級學生作為被試。研究者于2018 年3 月10 日至20 日對部分學生進行了“初中生英語聽說移動學習狀況”問卷調查(問卷見附錄)。截止到2018 年3 月20 日,共有272 個學生(七年級47 人,八年級212 人,九年級13 人;男生143 人,女生129 人)參與調查,且全部有效。
根據要研究的問題,問卷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初中生英語聽說學習現狀的調查;第二部分是初中生使用微型移動設備現狀的調查;第三部分是初中生對微型移動學習教學聽說活動和自主學習方式的認可及需求的調查。
1.初中生英語聽說學習現狀的調查
基于本研究的需要,問卷第一部分主要調查了初中生英語聽說學習現狀。
問卷中調查了初中生平常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學習的。調查顯示(見圖1),33.46%的學生“基本采用傳統學習方式”,43.01%的學生“以傳統學習為主,移動學習為輔”,20.59%的學生“兩種學習方式勢均力敵”,2.94%的學生“移動學習為主,傳統學習為輔”。總的來說,傳統學習方式居多,但移動學習也成了一種初中生學習英語的方式。從圖2 可以看出,94.85%的學生能夠接受移動學習方式。

圖1:學生以何種方式進行學習
2.初中生使用微型移動設備的現狀調查
問卷第二部分是對初中生使用微型移動設備的現狀進行調查,情況如下。
研究者對初中生接觸或使用哪些移動電子設備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99.52%的初中生能夠接觸和使用移動電子設備,具體如下頁圖3 所示。從下頁圖4 可以看出,95.59%的初中生家里有WIFI 或網絡,15.81%的初中生可以隨時隨地連接WIFI,35.29%的初中生可以利用手機流量,只有1.47%的初中生連不上網絡。這說明目前大部分初中生擁有使用微型移動學習的硬性條件。

圖2:學生接受移動學習的程度如何

圖3:學生能夠接觸或使用的移動電子設備情況

圖4:學生的移動設備聯網狀態情況
手機作為一種重要又便于攜帶的微型移動智能終端,大部分學生能接觸到和使用智能手機。從圖5 可以看出,只有5.51%的學生一周都不能玩手機。調查還發現在周一至周五,學生一般是在做完作業后不久使用智能手機(見下頁圖6),且44.86%的學生可以使用智能手機半個小時以上(見下頁圖7);而在周末,84.56%的學生可以使用智能手機半個小時以上(見下頁圖8),大部分學生在晚飯后、起床后和睡覺前使用智能手機(見下頁圖9)。

圖5:學生一周使用智能手機的頻率統計

圖6:學生周一至周五使用智能手機的時段統計

圖7:學生周一至周五花在智能手機上的時間統計

圖8:學生周末花在智能手機上的時間統計

圖9:學生周末使用智能手機的時段統計
同時,研究者還對家長對初中生使用智能手機的監督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95.58%的家長會限制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和頻率(見圖10),且60.29%的學生表示希望家長監督自己使用智能手機,但是不要太嚴格(見圖11)。

圖10:家長對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監督情況

圖11:學生對家長監督的接受程度
3.基于微型移動學習技術聽說需求調查
問卷的第三部分是初中生對微型移動學習教學聽說活動和自主學習方式的認可及需求調查,結果如下。
研究者首先對學生是否希望將移動設備應用到英語聽說學習中進行了調查。從圖12 可以看出,30.51%的學生選擇了“非常希望”,31.62%的學生選擇了“比較希望”,24.26%的學生選擇了“一般”,10.29%的學生選擇了“無所謂”,只有3.31%的學生“不希望”。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希望將移動設備應用到英語聽說學習中。

圖12:學生對移動設備應用到英語聽說學習的接受程度
在移動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初中生希望有哪些學習行為?從圖13 可以看出,73.16%的學生希望獲取與課堂相關的視聽說資料,63.24%的學生希望獲得課外輔助學習資料,52.21%的學生希望下載并觀看微課視頻,47.06%的學生希望能夠向教師提問并取得答復,50.00%的學生希望與其他同學互動、交流學習心得體會,19.12%的學生選擇其他。研究者還對學生如何使用移動設備進行了調查,發現學生使用移動設備主要是下載相應的軟件或APP,等待教師布置任務,利用微信、微博、QQ 等網絡社交平臺的資料(見圖14)。

圖13:學生在移動學習英語過程中希望的學習行為統計

圖14:學生如何使用移動設備統計
在進行英語移動學習的過程中,初中生有哪些方面的困難呢?調查顯示(見圖15),54.78%的學生有“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方面的困難,31.62%的學生有“學習資源不夠豐富”方面的困難,45.96%的學生有“移動學習時間太短、內容太零散”方面的困難,31.99%的學生有“學習資源質量不高”方面的困難,12.13%的學生有“移動學習配置太低”方面的困難,25.37%的學生有“沒有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方面的困難,33.09%的學生有“沒有人可以及時溝通交流”方面的困難,15.81%選擇其他。

圖15:學生在進行英語移動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統計
4.初中生對于利用微型移動技術進行英語聽說教學的看法與建議
調查顯示(見圖16),91.91%的學生認為移動學習方式有利于提高英語聽說能力。
研究者還調查了初中生英語移動學習的最大優缺點,具體結果見下頁圖17、圖18。在英語移動學習的最大缺點的調查中,46.32%的學生認為是分散學習的注意力,26.10%的學生認為是完全自主的學習環境,44.85%的學生認為是情感交流的缺失,26.84%的學生認為是資源不夠充足,43.38%的學生認為是學習結果不能得到及時反饋。而學生認為英語移動學習最大的優點是可以隨時隨地地學習,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次之,第三是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還可以補充課堂所學知識,增加知識的獲取方式,消除心理負擔,提供國外學習資源等。

圖16:學生對移動學習方式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看法

圖17:學生對移動學習的最大缺點的認識統計

圖18:學生對移動學習的最大優點的認識統計
好的英語移動學習,學生最需要哪些條件?79.78%的學生認為需要豐富并完善學習資源、學習平臺等,68.75%的學生認為需要創建積極、良好的移動學習環境,47.43%的學生認為需要改進移動設備的配置和功能,51.84%的學生認為需要盡可能減少移動學習資源的費用,使移動學習大眾化,47.79%的學生認為需要增強與同學、老師的及時交流和反饋。
課題研究小組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和移動學習能力為目標,為提高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針對不同的聽說活動目的,對一些常用的APP 進行分類,挑選出適合初中生的有關英語聽說學習的APP,主要包括詞匯、聽力、口語三個方面。
1.側重詞匯類:扇貝英語、百詞斬、墨墨背單詞等
詞匯是學好語言的基礎。背單詞軟件種類繁多,各有特點。扇貝英語、百詞斬、墨墨背單詞都有不錯的幫助記憶單詞的方法,進行小組及打卡機制,有利于監督自我,堅持學習。
2.側重聽力類:每日英語聽力、被窩英語、聽書學英語、聽歌學英語等
每日英語聽力、被窩英語、聽書學英語、聽歌學英語等聽力軟件都提供了豐富、免費的聽力素材,各有不同。在播放界面,可以長按可查詢單詞,可以自由選擇句子并點擊播放,還可以切換聽寫和測驗模式。聽歌學英語不僅推薦了一些非常經典、好聽的英文歌曲,而且對歌曲中的一些單詞、句型有很詳細的講解,讓人在聽歌娛樂之余還能學習英語。
3.側重口語:英語趣配音、英語流利說、天天練口語、英語魔方秀、有道口語大師、口語發音教練等
英語趣配音、英語流利說、天天練口語、英語魔方秀、有道口語大師、口語發音教練等提供了各種題材的配音素材,可配音可字幕查詞,有智能打分即時反饋,可以互加好友交流、切磋。英語流利說、有道口語大師采用闖關式設計。英語流利說還有“口語力”的積分制,每一次練習闖關都會增加口語力(黃茜 2019)。
4.側重聽說二合一:翼課網、一起中學
廣東省中山市初中英語考試分為“聽說考試”和“筆試”兩個部分,“聽說考試”采用計算機輔助考試(“人機對話”)方式進行,包括對話理解、短文理解、朗讀短文、情景對話、口頭作文五部分。翼課網、一起中學為學生提供大量形式多樣的、有針對性的聽說學習任務和成套的聽說試題,學生可以在完成后上傳;軟件會進行評分,并整理出錯題,學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語聽說能力。
在基于微型移動學習技術的初中英語聽說學習中,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英語聽說學習,提高他們的英語能力,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1.及時了解,及時跟進,及時反饋
在學生進行微型移動英語聽說學習時,教師需要及時了解其學習情況,及時跟進,及時對他們的學習情況作出相應的評價,以激勵其持之以恒地進行主動學習。在課題研究實踐中,要求學生每周完成2 個英語配音,并分享到班級微信群中。在學生分享到微信群后,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配音進行一些激勵性評價,表揚優點,委婉地指出不足。一年多時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得到了增強,配音效果也越來越好。
2.學習內容要有漸進性,盡量貼近生活,教學情境化
初中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較弱,雖然他們渴望進行聽力和口語訓練,但對英語聽說有較強的畏懼心理,所以,教師要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逐漸打消學生對英語聽說練習的畏難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要盡量選擇貼近生活的學習內容,使教學情境化,使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更好地習得語言。
隨著微型移動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廣泛應用,教師在初中視聽說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基于微型移動學習技術的聽說學習活動,以滿足當前初中生利用微型移動終端設備進行英語學習并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訴求。
基于微型移動學習技術的初中英語聽說學習模式如下:教師通過微型移動學習軟件首先建立班級群,讓學生迅速進入班級群,便于了解情況和管理。建好班級群后,教師通過APP 推送英語聽說圖文、視音頻學習材料,并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和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完成英語聽說學習任務后上傳至APP;APP 會自動進行評分,并指出錯誤,將錯題放入錯題本,便于學生查漏補缺。同時,教師可以接收APP 發送的班級和學生個人的聽說情況反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問題,從而及時調整課堂教學及下一次網上作業的要求。學生之間可以互加好友交流、切磋。教師還可以通過個人微信、QQ 群與學生進行一對一交流和多對多的群交流,了解學生學習水平和存在的問題,并參與學生群的活動。學生可以在微信群、QQ 群或課堂上分享英語聽說作品,并認真地完成英語聽說任務。在學生完成聽說任務的同時,也可使用學生自評表和家長監督評價表(見下表),培養學生的自查能力和自覺學習能力。

學生自評表 家長監督評價表日期 內容 時長 收獲 自評效果 是否朗讀 是否聽錄音 守時情況 行為效果 家長簽名注意:1.內容:請從趣配音、課本配套光盤、謝孟媛英語音標發音、一起中學等選擇學習內容。2.收獲:可以是知識點,也可以是能力,要具體。3.自評、守時、行為效果,按優、良、中、差四等評價。4.家長簽名務必是家長本人簽名。
通過不斷努力,學生感受到微型移動學習技能可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取得了非常積極的效果。
微型移動技術輔助英語學習,特別是輔助英語聽說學習,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英語習得,提高他們的英語聽說能力。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效果,還需切實整合教學活動。本研究已取得積極的效果,但還需要更大規模和更深入的實踐,如人機對話能替代教師授課嗎?如何培養和訓練學生的使用微型移動終端設備的自控能力?如何建立科學、有效的微型移動學習技術輔助英語聽說學習的評估和測試體系?如何設計更有效的學習活動及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監督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