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貞
【摘 要】科技型中小企業擁有專利技術,但大多處于規模小、缺乏流動資金、可供抵押的物質性資產不足的困境。專利權質押融資方式的出現,無疑是解決這一困境的一劑良藥。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在我國開展較晚,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規體系,同時存在專利權質押融資標的范圍不明確、專利權價值評估難、專利權交易難和缺乏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等風險。鑒于此,文章研究提出如何通過法律控制我國專利權質押融資的風險。
【關鍵詞】專利權;質押融資;風險;法律控制
【中圖分類號】D92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1)12-0091-03
1 專利權質押融資理論綜述
專利權質押融資是指用專利權作為擔保債權實現的融資途徑,它出現的初衷在于以一種新型的知識觀念作為擔保標的物進行資本借貸??萍夹椭行⌒推髽I作為極具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經濟體,專利權是其資本的主要形式,以專利權為擔保標的物的融資方式就是應然之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條第五項明確規定了專利權質權是權利質權的一種,屬于擔保物權。作為一種擔保方式,專利權質權的設立可以實現專利權作為質物的交換價值,擔保債權的實現,促進了資金的流通和經濟的發展[1]。因此,本文探討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是債務人或第三人將其依法擁有的專利權中作為債權的擔保,以此促進債務人盡快履行還款義務、保障債權人權利實現的擔保方式。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就依法以該專利權變現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出質人為擁有專利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質權人為銀行等有資質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
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性質在學界一直存有爭議?!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將專利權質權規定在權利質權中,肯定了專利權質押融資屬于質押;有的學者認為“專利權質押”有誤,應當正名為“專利權抵押”[2];史尚寬認為權利質權,尤其以債權、股份或無體財產權為標的之權利,其擔保的作用反近于抵押權,謂之介于一般質權與抵押權之中間區域,亦無不可[3]。筆者認為專利權質押融資應當屬于質押。按照通常理解,質權與抵押權的區別之一為是否需要移轉物的占有。質權的設立需要移轉物的占有,抵押權的設立不需要移轉物的占有,而專利權質權的設立不需移轉物的占有。在權利質權中,專利權是一種智力成果,無須交付占有。為此,民法理論上發明了“準占有”的觀念,“準占有”是指對物之外的其他財產權利在事實上實施占有,法律予以與占有同等保護的占有。因此,在專利權質權的設立中,無須移轉專利權的占有,對專利權質權中質權人利益的保護參照動產質權中質權人的相關規定。專利權質押融資作為一種擔保債權實現的融資方式,具有擔保物權的屬性,需遵循物權的基本原則,但由于專利權質押融資具有專利權的特性,區別于動產和其他權利的質押融資方式,因此理論上的沖突會給專利權質押融資的實踐帶來許多風險。
2 我國專利權質押融資的現狀
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專利權質押融資,但在法律上缺少對專利權質押融資的相關規定,制度的運行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即使國家大力提倡并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進行試點探索,此方式仍然運行困難。
2.1 我國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法律現狀
在我國,專利權質押融資制度發展緩慢。2021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物權篇中有關于專利權質押的相關條文僅停留在肯定專利權上可以設立質權,對于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標的及如何操作并未作具體的規定。國家知識產權局出臺的《專利權質押登記辦法》主要規定了專利權質押登記的相關事項,也未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如何通過質押專利權獲得融資作規定。一些地方政府制定的規章和銀行內部決定等效力較低的文件對專利權質押有相應規定,如2009年北京市海淀區修訂的《海淀區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貼息管理辦法》等。因此,專利權質押融資制度在具體運作上缺少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撐,使這種新型融資方式的推行受到阻礙。
法律應該是規則與原則的統一,如果法律的制定過于原則化,那么必然缺乏法的明確性、可執行性。因此,專利權質押融資制度在具體運作上缺少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撐。國家知識產權局為了探索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方式、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出臺了許多配套的規章和條款,各省市也相繼制定出配套的管理辦法支持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的開展。但總體來說,目前我國的專利權質押融資的相關法律規定難以應對實踐中復雜的情況,使這種新型融資方式的推行受到阻礙。
2.2 我國專利權質押融資的實踐現狀
在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的運作方面,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探索,但在不同的地方,專利權質押融資方式大不相同,沒有形成通用的操作方式。本文主要介紹以下幾種專利權質押融資方式。
2.2.1 “銀行+專利權”擔保方式
“銀行+專利權”擔保方式為政府大力推薦,其運作特點是銀行參考專利局等相關部門的評估結果后,決定是否對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貸款。在此方式中,專利局等相關部門需考察企業的資質,例如企業所持資產、還款能力、企業信譽和企業專利權的價值。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對企業進行事前審查,通過專利局等有關部門的推薦,降低與中小企業簽訂合同時的風險,但專利局等有關部門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推薦有資質的中小企業僅是建議性質,一旦資金無法回流也不會承擔任何責任。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并不熱衷于開展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4]。
2.2.2 “銀行+中介機構+專利權”擔保方式
“銀行+中介機構+專利權”擔保方式是市場導向型,它在傳統模式的基礎上引入中介機構(主要為有資質的擔保公司等機構)、律師事務所、專利權評估機構降低中小企業融資的風險,政府為中小企業的每一筆貸款提供貼息,但是政府對中小企業每一筆貸款的貼息都做了上限規定,政府和銀行只需承擔一小部分責任,大部分責任由中介機構承擔,因此擔保公司等中介機構需要對中小企業進行層層把關,確定一些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這就使處于創業初期的企業得到扶持的機會大大降低,違背了大力發展科技型企業的初衷[5]。
2.2.3 “銀行+政府擔保+專利權”反擔保方式
“銀行+政府擔保+專利權”反擔保該方式為政府主導型,由政府設立一個負責中小企業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的部門,通過篩選確定有資格的中小企業并為其向銀行出質專利權提供擔保,中小企業再將其專利權向該部門出質作為反擔保獲取銀行的貸款。在這種方式下,政府承擔大部分責任,銀行則承擔少許責任。由于過度依賴于政府,缺乏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因此政府承擔的風險過大,政府會因承擔風險較大而過于保守地選擇扶持企業,使得該方式難以得到真正的貫徹實行[6]。
盡管國家大力提倡專利權質押融資,但是在實踐中仍阻礙重重。由于專利權的自身特性導致它在運行過程中產生許多風險,而銀行、政府、企業、擔保機構卻無法很好地分擔風險,因此加強措施控制專利權質押融資風險十分必要。
3 我國專利權質押融資風險的法律控制建議
3.1 明確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標的范圍
作為專利權質權的客體,必須具有讓與性和財產性,然而專利權是一個權力集合,包括獨占實施權、轉讓權、實施許可權、放棄權和標記權5種權能,法律中并未明確細化專利權質權的客體范圍。
筆者認為獨占實施權、專利申請權不能單獨成為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標的。獨占實施權是指專利權人對其專利發明創造享有的壟斷使用的權利。若認為獨占實施權可以作為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標的,則專利權人將不能繼續使用該專利權,無法通過實施專利權獲取經濟利益,不利于質權人債權的實現。專利申請權是指發明創造人享有的請求專利行政部門賦予其專利權的權利,在其變成專利權之前不能帶來任何收益,尚不具有財產性[7]?!秾@麢噘|押登記辦法》也明確把尚未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排除在允許專利質押登記范圍之外[8]。若專利申請權可以作為專利質押融資的標的,將會大大增加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的風險。
3.2 完善專利權價值評估制度
決定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否獲得融資、獲得融資數額的多少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是專利權價值的評估和確定。我國尚未有完善的專利權評估制度,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構建專利權評估制度。第一,建立專業且權威的專利權價值評估機構。嚴格專利評估機構的設立條件,使其與專利融資的發展相適應,這樣做出的專利評估結果更具有可行性[9]。第二,規范專利評估人員的任職資格。對評估人員的資質、能力進行嚴格考核,增強專利評估結果的專業性。例如:可以通過相關職業資格考試選拔評估人員、定期組織專利評估人員培訓等方法[10]。第三,明確專利評估機構和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沒有責任與義務,行為就不會得到規范。因此,應當明確專利權評估行為的法律性質。筆者認為專業的專利評估機構在主體上屬于社會團體,其法律行為應當都屬于民事法律行為,故應當對評估結果承擔合同責任甚至侵權責任。
3.3 健全專利權交易制度
專利權難變現使銀行對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持觀望態度。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構建專利權交易制度。第一,制定統一的專利權交易法規。從法律層面明確規定專利權交易,各省市可根據確定的上位法律并結合各地情況制定配套政策,使專利權交易市場得以規范。例如:可以根據意思自治原則,由出質人與質權人共同協商專利權的交易方式,不拘泥于法條規定,從而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放寬對專利權人處分專利權的限制。專利權人在沒有損害質權人的利益時處分已出質的專利權應將所得價款向質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若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質權人的利益受到損害,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第二,建立專利權質權數據庫,實現交易信息透明化。依托國家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聯合專利權質權登記部門建立專利權質權數據庫,將已出質的專利權信息上傳到專利權質權數據庫,使專利技術信息得到共享,避免因信息不透明而增加變現的時間與成本。第三,建立網上交易平臺。利用網絡形成覆蓋全國的信息發布、交流網絡。仿照“淘寶”建立用于交易專利技術的網站,將該網站與專利權質權數據庫相關聯,在該網站上標明需要進行專利權質押的企業的基本經營狀況、所擁有專利技術的評估情況、該企業有形資產狀況及是否有過不良貸款,這樣一來,不僅便于買家及時、全方位地了解該企業的經營狀況,對銀行、擔保機構來說,也能及時了解出質人的信息,決定是否為該企業進行融資或是擔保。
3.4 建立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
專利權質押融資方式不同,風險承擔主體和風險承擔程度也有所不同。由政府設立一個專門部門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提供信用擔保,科技型中小企向該擔保部門出質專利權作為反擔保。當科技型中小企業不能按時還款時,由該部門清償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債務而獲得代位求償權。有了政府的信用擔保,可以增強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心,從而提高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的積極性。同時,引入律師事務所、專利權價值評估機構,將一部分專利權價值較小的中小企業排除在外,對尚不能準確判斷的專利權價值,可以允許用專利權擔保一部分債權,另一部分只能用中小企業的有形資產擔保,以此將銀行等金融機構面臨風險控制在最低[11]。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產業轉型和提高市場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小型企業本身資本薄弱,抗風險能力不突出,所以在融資方面屢屢受挫。專利權作為中小型企業的核心資本,成為其融資的重要擔保來源。因此,筆者力求在盡可能的范圍內控制專利權質押融資的風險,進而也對專利權的證券化、信托等融資方式及其他權利的質押融資起到一定借鑒意義。
參 考 文 獻
[1]胡瀾.我國專利權質押融資法律問題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9:3.
[2]楊延超.為知識產權擔保正名——質押還是抵押[J].電子知識產權,2008(4):14-17,21.
[3]史尚寬.物權法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388.
[4]王晶.我國專利質押融資風險與防范機制研究[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3:10.
[5]楊舒.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的政府角色分析[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16-17.
[6]姚金燕.專利質押融資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15:27-30.
[7]劉璐,高圣平.專利權質權設定制度若干問題研究[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9(4):11-18.
[8]楊晨,陶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的政府政策配置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13):105-107.
[9]胡忠華.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法律問題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4(35):13-15.
[10]郭鈺楠.我國專利權質押融資的法律制度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2(22):28-32.
[11]趙亮,張辰.我國知識產權質押論析[J].科學管理研究,2015(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