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珠 李斌(通訊作者)
(1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腫瘤內科 江蘇 淮安 223300)
(2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培訓處 江蘇 淮安 223300)
隨著醫學事業的不斷推進,經濟帶動下不僅產品行業得到快速擴充,醫學行業與教育事業的聯合,使得社會上具有技術性醫務人才越來越多。而且加之近些年疾病的多種多樣變化和社會環境改變,醫學理念也在逐漸變化更佳貼合現代醫學環境,繼而臨床工作模式中融入教學環節便是新型醫學理念滲透良好的最佳證明為提升實習人員職業技能和理論實踐能力,近些年多種教學方式也在不斷開創并深入實踐,逐漸取得較好成效,對腫瘤內科臨床規培醫生的專業水平與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國目前的腫瘤內科臨床帶教方式在實踐與理論的結合上缺乏一定的實時性,導致臨床規培醫生無法實現理論向實踐的轉化[1]。而基于病例討論教學模式的發展則在一定程度上添補這一教育缺陷,通過基于病例討論教學模式的應用將帶教活動完整、直接的展示給腫瘤內科規培醫生,有效的幫助其提高了臨床學習效果[2]?;诖耍疚膶Ρ群头治隽嘶诓±懻摻虒W模式在腫瘤內科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6 月—2019 年9 月腫瘤內科規培醫生60 名,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每組30 名,對比帶教效果。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男規培醫生4 名,女規培醫生26 名,本科學歷15 名,碩士學歷15 名;對照組男規培醫生5 名,女規培醫生25 名,本科學歷18 名,碩士學歷12 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用作對比。
腫瘤內科臨床帶教老師對規培醫生均予以有效帶教行為:每位帶教老師皆由腫瘤內科臨床工作經驗與課堂帶教超過三年以上臨床工作者擔任,并有一名臨床醫生協助授課,并設計考核機制與標準。(1)確定帶教步驟:將腫瘤內科帶教內容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為帶教老師為規培醫生布置課前預習內容提前掌握學習重點,主要包括疾病的發病因素、常見檢查途徑、檢驗相關操作,發病表現、治療方式等。第二階段即為引導規培醫生做好課堂測試,幫助規培醫生在規定時間內甚至更短時間內完成帶教內容。其中主要包括確定患者發病原因、診斷患者患病類型、確定病情發展階段、得出基本治療方案與初步治療措施。第三階段即為帶教老師指導規培醫生開展討論,基于小組導向對個別患者做初步體格檢查,掌握患者既往病史、家族史、過敏史等,并結合其體征表現與具體病情逐漸完善治療方案。(2)病例問答。課程開始前,帶教老師應當設置與本課內容相關的病例問題對規培醫生進行提問,引導規培醫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情感,在完成知識點講授后對規培醫生進行分組,讓其進行小組間的討論,并讓各小組匯報他們的討論結果,讓規培醫生之間展開互動,帶著問題與思考對問題進行延伸,然后帶教老師予以點評,并引導規培醫生掌握正確的學習理論,充分發揮規培醫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3)病例操作。帶教老師應將科室的規章制度、人員信息、注意事項等對腫瘤內科規培醫生進行詳細、全面的講解,并按照教學計劃為其做相應的講解與示范。對于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予以多次鞏固復習,以提高腫瘤內科規培醫生的臨床工作熟練度。在強化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增加臨床實際操作訓練,即指導規培醫生參與患者的具體臨床工作。(4)病例講解互動。授課時,帶教老師可對腫瘤內科規培醫生講解經典案例,并分析該過程中的治療方案與要點,匯總后帶教老師對其中的錯誤進行勘正,以充分了解腫瘤內科規培醫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定期檢測規培醫生對理論與操作的掌握情況,針對缺點與不足進行及時的補充與改正。(5)情境結合。采用真實情景模擬的方式讓規培醫生深刻感受即將面臨的情況,讓規培醫生分析不同疾病患者的治療要點,并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教師予以點評。(6)測試與應用練習:測試方式選擇閉卷考模式針對個別規培醫生與團隊規培醫生進行測試,核算綜合分數錄入總成績。應用練習內容應將重心設為強化規培醫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帶教老師挑選具有綜合性代表病例交予小組討論并解決,最后帶教老師點評與總結團隊成績與不足之處,作出合理指導。
(1)對比兩組規培醫生的帶教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2)對比兩組實習規培醫生的帶教綜合評分,包括:理論知識評分、實踐操作評分、專業素養評分、綜合素質評分等,采用百分制,分數越高,代表水平越高。
對比兩組實習規培醫生的帶教滿意度,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帶教滿意度對比[n(%)]
對比兩組規培醫生接受帶教后的綜合評分,實驗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規培醫生綜合評分對比(±s)

表2 兩組規培醫生綜合評分對比(±s)
組別 人數 理論知識評分 實踐操作評分 專業素養評分 綜合素質評分實驗組 30 95.24±2.15 97.58±2.52 96.41±2.39 97.11±2.03對照組 30 90.14±2.33 91.62±2.68 92.21±2.43 92.30±2.36 t 10.3687 14.2587 10.5879 9.7856 P 0.0000 0.0000 0.000 0.0000
隨著臨床醫療事業的不斷進步,國內、國外諸多醫學院和專科學院針對腫瘤內科臨床帶教方式也在相應作出調整,進行過多次教育改革工作,為提升腫瘤內科臨床治療成效,為患者帶去更優質醫療服務[3]?;诓±懻摻虒W模式需要在傳承傳統帶教的基礎上,改善枯燥的帶教方法,擴張帶教重點,改善局限性,將講學、研究、自學、指導融為一體,將臨床問題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幫助腫瘤內科規培醫生可以在自行完成臨床工作時融會貫通,提升規培醫生職業生涯的適應力[4]。基于病例討論教學模式可傳遞給規培醫生積極的職業認知態度,提升規培醫生的職業認同感、歸屬感,能夠提高規培醫生對職業的信心,具備較高的生涯適應力?;诓±懻摻虒W模式能夠培養規培醫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臨床教學質量、與規培醫生對腫瘤內科科室的滿意度,從而更好的投身于臨床學習與工作當中[5]。因此,在臨床帶教中,應注重腫瘤內科規培醫生個性化與分層帶教的需求,帶教老師做好自身的言傳身教,提升規培醫生對臨床實踐的積極性。在基于病例討論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規培醫生可以及時有效的發現學習過程中的缺點與問題,進而改進與完善,可有效端正實習規培醫生的學習態度,在定期的自我總結與反思中,可讓規培醫生逐漸掌握臨床工作的理論與操作,從根本上提高實習規培醫生的生涯適應力與臨床工作質量[6-8]。通過本文論述可知,對比兩組教學綜合評分與教學滿意度,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腫瘤內科規培醫生應用基于病例討論教學模式效果優于傳統帶教,培養了腫瘤內科規培醫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能夠為醫療行業發展培養出具備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值得臨床帶教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