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秀
(吉林省安圖縣人民醫院,吉林 安圖)
在現代的醫療服務體系當中,需要以患者為中心,有效滿足患者的需求[1]。隨著各種護理模式在臨床上的不斷應用,以及醫療服務模式的改變,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不斷增加[2]。手術室護理工作主要是術前、術中和術后的護理,對患者手術的順利進行以及治療效果和術后的恢復有重要的意義[3]。人性化的護理是近年來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的護理方式,就是要以患者為中心,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從患者出發提供服務。該護理方式在臨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術前的緊張情緒,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本研究主要探討在手術室護理當中采用人性化護理的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本研究400例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進行手術的患者,200例進行常規護理的患者為常規組,另200例進行人性化護理的患者為研究組。常規組男性和女性的例數分別為109例和91例;年齡21~79歲,平均(53.67±4.27)歲。研究組男性和女性的例數分別為107例和93例;年齡 21~80歲,平均(53.71±4.35)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對手術護理方式的不同了解,簽字愿意加入本研究;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本研究。排除標準:患者患有惡性腫瘤;患者的凝血功能有障礙;患者患有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精神狀態有問題。比較年齡和性別,具有可比性(P>0.05)。
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術前宣講,告知進行手術治療的作用,保證病房干凈清潔,定期消毒,做好手術準備,術后做好并發癥預防,監測生命體征,進行飲食指導等。
研究組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1)術前護理:在手術之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疾病類型進行了解,記錄術前和各種癥狀以及相關的信息。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了解患者的疑問和顧慮,多和患者進行交流,態度要真誠,語氣要和藹。和患者保持密切的聯系,及其對患者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進行了解,然后進行針對性的護理。進行術前評估,在手術前1天要協助患者沐浴,保證皮膚清潔。如果在手術前患者的心理狀態差,護理人員要給予安慰和鼓勵,可以介紹手術成功的病例以及主刀醫生的資歷,有效降低患者的恐懼和緊張心理。簡單告知手術的操作流程,讓患者有心理準備。囑咐患者在手術前禁食禁飲,保證良好的休息,維持健康的生理狀態。(2)術中護理:在手術前,護理人員要對手術室進行消毒和滅菌,準備好各種器械和設備,調整溫度和濕度。協助患者選取合適的體位,通過握手以及肢體接觸等方式給予患者安慰和鼓勵,安撫患者的情緒。注意對患者的隱私部位進行保護,維護患者的尊嚴。做好麻醉不良的預防工作,檢查相關的以及是否連接有效,注意觀察患者的面容神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保證手術順利進行。(3)術后護理:患者在手術后要繼續進行生命體征監測,保證病房干凈整潔,定期進行消毒,通風良好,溫度和濕度合適。注意預防各種并發癥,觀察切口狀況,如果出現滲血以及出現分泌物,護理人員要及時對切口部位進行消毒,然后更換無菌敷料,保證切口安全愈合。注意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癥狀,如果有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然后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告知患者手術順利完成,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進行飲食指導和用藥指導,注意患者的飲食要清淡,容易消化,避免出現便秘,有需要的患者可以進行流食或者半流食,然后逐漸正常飲食;囑咐患者定時定量用藥,如果出現不良反應要及時告知,避免影響疾病的治療。另外,護理人員還要鼓勵患者多交流,這樣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和身體變化,耐心對患者解答。制定術后康復計劃,指導患者進行,鼓勵患者在身體條件允許的狀態下多進行肢體鍛煉和室外活動,加快康復。
(1)護理質量[4]:采用護理質量評估表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價。主要包括基礎護理質量、日常交流形象、護理需要滿足以及護理內容及時,一共四個方面,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好。
(2)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護理滿意度評價。該量表滿分為100分,分數為80~100分為滿意,分數為60~79為一般,分數<60分為不滿意,記錄患者的例數,計算總滿意度,總滿意度=滿意度+一般度。
統計數據采用SPSS 20.0展開整理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表示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表示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從表1的結果可以看出,研究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從表2的結果可以看出,研究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評價分析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 , 分)

表1 評價分析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 , 分)
?

表2 評價分析護理滿意度[n(%)]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手術室護理當中護理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常規的護理方式難以滿足患者的要求,因此需要采用更加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5]。人性化的護理方式能夠保證優質的護理,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滿足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的心理狀態。本研究主要探究在手術室護理中采用人性化護理的效果[6]。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常規組,研究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和護理總滿意度更高,說明人性化護理可以幫助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原因可能如下。人性化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的護理需求為中心,尊重患者的生活狀態,采用各種護理技能有效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7]。術前護理讓患者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手術的治療作用,對整個治療過程有簡單的了解,減少陌生感。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的疏導,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減少手術中的應激反應。術中進行肢體安慰,保護隱私等人性化護理,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配合度,讓患者感受到關切,相信護理人員和醫生。術后進行飲食指導、并發癥護理、用藥指導以及康復指導等,有效改善心理狀態。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高,護理效果好,護理滿意度自然提高[8]。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護理當中采用人性化護理可以幫助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