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枚
關鍵詞:小學語文;1+X;閱讀;探究
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部分,特別是在學生小學階段,正處于語文學習的銜接階段,更應該重視語文閱讀的學習。語言最終是為了表達,閱讀就是學生對于作者的聆聽,是相關事物和人物的語言描述,這些都是立足于生活,同時表現作者意志的文字,文章本質上是回歸生活的,閱讀也是如此。所以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要進行適當的改變,應用1+X模式,從而提高閱讀質量和效果。
一、豐富學生閱讀材料
1+X模式就是教師精講一篇課文,隨后拓展其他閱讀材料讓學生自己閱讀。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生還不具備尋找和判斷合適的閱讀材料。對于學生家長來說,也難以判斷市面上賣的小學讀物是否對學生的學習有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好的閱讀材料,為學生進行多文閱讀做好準備工作。尋找合適的閱讀材料以供學生參考和閱讀。好的閱讀材料作用很大,豐富學生的知識。語文閱讀是對于現實生活的書面表達,是對于現實生活的藝術化加工,只有從生活實際出發,才能更好地保障學生閱讀水平提高。同時,良好的閱讀材料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課本中的課文僅能滿足基礎性的閱讀,閱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營養劑。學生需要好的閱讀材料,打好學習和今后道路的基礎。對于教師來說,要善于在生活中挖掘好的閱讀材料,把握生活中的熱點,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要貼近學生生活。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能力稍弱,通過貼近生活的閱讀材料更能便于學生閱讀理解。在小學語文中的寓言二則,講了亡羊補牢和拔苗助長的故事,教師要鼓勵學生立足于生活去理解這篇文章。對生活進行深入的觀察,把所學的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感悟課文,進而從課文中得到日常中的道理。從生活中挖掘閱讀材料,便于學生理解,堅持多文閱讀,應用1+X模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引導學生培養閱讀方法
在1+X模式下,學生需要自己閱讀很多材料,這時一個好的閱讀方法會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推動學生發展。好的閱讀方法可以提升閱讀能力,事半功倍,還能更好的理解閱讀材料。在閱讀中,鼓勵學生記錄閱讀中的感悟,根據書中的道理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提倡學生每天選擇固定的時間,找一個安靜的環境用來讀書。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思考,要求學生用心感受閱讀中的文字,切忌不能走馬觀花,看過之后就忘記了,沒有任何的思考。同時,鼓勵學生定期做閱讀報告,在班級上分享自己的閱讀經歷,向班級上其他同學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此外,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讀書分享會,鼓勵學生向其他學生介紹自己閱讀過的好的閱讀材料,鼓勵全班一同進步。鼓勵學生泛讀,大體通讀文章,然后再具體分析文章的深層內涵,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培養良好的閱讀方法,再鼓勵學生認真閱讀。
例如:在精講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并示范如何閱讀才更高效更有益。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寫下自己某些瞬間的感悟和思考,從中學會了什么道理。給學生獨立思考和總結閱讀成果的時間。鼓勵學生們在課上展示匯報自己的閱讀成果,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方法以及閱讀策略。向學生提供其他閱讀小故事,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去挖掘其他故事,加強語文閱讀教育中的多文閱讀。
三、鼓勵學生養成閱讀習慣
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會一直持續在今后的學習道路和日常生活中。低年級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有利時期,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養成每天的閱讀習慣對于他們來說較為困難。這個時候,教師不能嚴格要求學生,而是要給予學生關心和關懷,鼓勵學生閱讀,引導學生喜歡上閱讀,增強學生閱讀的自主性。鼓勵并引導學生閱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方法,采用合理有效的閱讀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剛開始的閱讀確實會有些難度,教師應鼓勵引導學生閱讀。同時,教師要每天固定時間要求學生閱讀,監督學生的閱讀情況,養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教師要適當增加閱讀課的頻率,教學生閱讀的方法和策略,鼓勵學生在閱讀課上閱讀有益書目,養成閱讀習慣。
例如:教師可以每天堅持學生的閱讀狀況。鼓勵學生堅持閱讀,高效應用1+X模式,在學生已基本養成習慣之后教師也不能松懈,仍要定期檢查和監督學生閱讀成果,從而能夠讓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此外,教師不能過于著急,對于小學生來說要細心的指導學生閱讀,鼓勵學生養成閱讀習慣。
四、結語
語文閱讀對于學生的語文整體水平以及學生今后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的語文閱讀教學還遠沒有達到教學的預期,對小學的閱讀教學要進行有效的指導。堅持閱讀中的1+X模式,要立足于日常生活選取閱讀材料,豐富閱讀素材,同時加強閱讀訓練,在練習中提高閱讀能力,還要注重感悟生活,有自己的認識和感悟,引發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 施笑妹.論“1+X”課程體系對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教學的作用[J].課外語文(上),2020(4):135-136.
[2] 李麗麗.小學語文“1+X”模式下群文閱讀教學的行動分析[J].科學咨詢,2020(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