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程改革以來,語文學科教學面臨著全新的教育要求,改變的不單是教育標準,還需要教師根據全新的要求,運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對于學生語文素養加以培養。下文結合新課改環境,論述語文課堂創新教學之路,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引言: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傳統教育觀念,以學生作為主體,營造豐富多彩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對于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體驗。同時,還需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關注學生思維培養,探索出高效的教學之法,完成課改目標。
一、以生為本,營造課堂氛圍
新課改環境下,運用以生為本教育理念十分重要。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個性的激發和培養,為其營造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當中,學習欲望被點燃,產生活躍的思維。同時,教師還需要適當放手,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為其搭建自主學習平臺,并且鼓勵學生敢于批判和質疑,引領其從多個角度對問題進行探索。
比如:《天凈沙秋思》講解時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于課文進行反復誦讀,根據其中內容,發揮想象力,將作者描繪的景物畫出來。通過字里行間信息,學生能夠體會作者流露的情感。在高度自由的環境當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創作出具有個性的作品。利用這一課堂小活動,將學生學習熱情順利激發。同時,為了體現語文課堂的生動性,教師還可以選擇誦讀音頻,為學生播放,讓學生邊聆聽邊繪畫,在輕松的環境之下,順利背誦這首元曲。
此外,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地位應該是平等的。所以,教師可以運用寓教于樂的方法,營造民主化課堂,成為學生的朋友,鼓勵其發表見解。需要注意,對于部分學生不切實際的想法,教師應該適當給予其鼓勵,培養其學習自信,讓語文課堂真正實現以生為本,成為學生智慧發揚的“小天地”,為學生個性成長提供平臺[1]。
二、創新教法,增強學生學習體驗
(一)情境教學法
語文課堂教學,要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來選擇教學方法,尋找教學質量的提升之路。情境教學方法能夠為學生營造和學習內容極為相似的學習環境,引領其走進所學內容情節當中,對于文本信息當中蘊含的情感有深入解讀。角色表演的教學形式學生較為感興趣,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課文情節參與表演,進入學習情境,感受人物心理。
比如:《背影》這節課內容的講解,為了讓學生理解文章中心,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分別扮演“我”、“父親”等角色,節選文章當中的“父親親自前去”場景片段,展開角色表演。要求學生抓住父親語言、表情等方面的特點,對于“再三叮囑”、“躊躇一會兒”、“他們去不好”等語言內容進行表演,從中體會父親情感發生的變化,進而深刻體會父愛的內斂與深沉。角色表演不但能夠讓學生切實參與學習情境當中,而且還能深刻體會文章內涵。
(二)合作學習法
合作學習方法的運用可以發揮個體優勢,提高課堂效率。比如:《社戲》屬于小說題材文章,課文是節選部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完整的內容向學生展示,豐富其學習體驗。之后,要求學生閱讀文章,劃分學習小組,討論為何說“豆是好豆,戲也是好戲?”小組成員可以各抒己見,完善補充表達內容。在合作學習環境下,所有學生都能運用自身智慧思考問題,有的認為“這是作者計劃的。”還有的認為“作者在獲得豆過程當中也獲得了友誼”。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各抒己見,收集觀點,給出全面的答案。最后由教師給予總結,“雖然豆不好吃,戲也不好看,但是對比作者成成年生活,童年的生活更能為其帶來思想方面的滿足”。運用合作學習,輔以教師引導,幫助學生高效學習。
三、拓展延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核心素養之下,語文課堂教學,教師應該關注課內知識的講解,同樣還需要做好課外拓展教學,突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課文學習以后,可以運用讀寫結合方式,讓學生思考故事情節的后續發展,發揮聯想思維展開創作,表達自身觀點,續寫文章。與此同時,課文當中故事情節描述也有留白之處,教師也可適當提出,為學生想象力發揮提供引導,讓學生根據故事發展,對于后續情節展開猜測,指引其回顧前文,還能鍛煉其想象思維,提高創作能力。
比如:《白楊禮贊》課文講解以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展開創作,思考故事發展方向。文章內容主要描述作者被西北高原白楊震撼的場面,受到白楊精神的鼓舞。然而,文章創作過程,作者并非選擇一處取材點,而是在走訪多地以后,經過創作完成。所以,教師可以將此作為切入點,要求學生發揮想象力,思考“作者走到西北高原的時候看到了哪些事物?”“西北高原的人們讓作者感受如何?”“深受白楊精神之洗禮,作者生活可能發生哪些變化?”這些內容都可以為學生想象力發展提供契機,通過假設情境,讓學生思維能夠得到鍛煉,能力能夠不斷提升[2]。
結束語:總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圍繞新課標要求,以生為本,營造課堂氛圍,適當運用角色扮演、小組合作等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為了培養學生拓展思維,還需要適當對課內知識拓展延伸,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與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忠.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改的創新策略[J].新課程,2021(39):84.
[2]陳瑩.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探析[J].當代教研論叢,2020(10):36.
作者簡介:
江海霞,1968.02.17,女,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專科,中學一級,初中語文58737881-A03F-4216-BA43-F33FD6930F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