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雁
摘要:我國的不動產登記制度自從頒布實施以來,進一步明確了不動產登記范圍、流程和機構等內容,同時相配套的法律法規也在進一步完善,權責 明晰,對于不動產交易規范化、標準化起到了重要意義。基于不動產登記制度內容,明確了當事人法律責任,也為相關事務開展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規 避不動產登記不嚴謹性,對于房地產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意義深遠。本文就不動產登記制度內容現存問題著手分析,結合實際嘗試著提出合理的制度完善 措施,為后續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不動產登記;制度完善;房地產;法律效應
不動產登記制度本質上屬于物權制度,由權利人申請,國家相關專職 部門對不動產物權和變動事項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的事實。2016 年 1 月 21 日,《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頒布,隨著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的頒 布實施,為宅基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等不動產權 利登記做出了相較于明確、細致的規定。隨后在相關部門的要求,進一步 壓縮不動產登記時間實施方案,確保各地區的不動產登記資料第一時間移 交到位,人員劃轉到位,優化精簡不動產登記流程,以此來提升整體工作 效率,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可靠的服務。
1 不動產登記制度的意義
不動產登記制度最初的提出是在 2013 年,伴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的迅 猛發展,經濟增速較快,導致不動產登記問題變得愈加嚴峻,如何有效解 決此類問題,積極推動不動產登記制度頒布實施十分必要。因此,頒布實 施不動產登記制度,一方面是為了推動基礎性制度建設,促使物權法各項 規定全面落實,不動產教育規范、標準、安全,切實維護不動產權利人的 合法權益[1]。另一方面,增強行政制度合法性,對現有的依法行政制度積極 優化完善,提高制度有效性。完善民主依法決策機制、評估與糾錯制度,落實職責到實處,確保各個環節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升不動產登記工 作有效性。總的說來,不動產登記制度關乎到我國經濟發展,可以保證不 動產交易活動安全、順利進行,規避由于交易制度不完善誘發很多后期矛 盾沖突。
2 不動產登記制度現存問題分析
2.1 缺少統一合理的不動產登記管理體制
即便我國目前已經頒布實施了不動產登記制度制度,但是缺少完全統 一的不動產登記制度,部分地區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區域,人員的法律知識 儲備不足,很多人認為祖輩所建造的房屋就是自己的,但是在出現產權糾 紛時卻沒有具體的證據可以證明,因此出現了很多不必要的糾紛沖突。即 便配套法律中做出了相應的規定,但依法辦事和道德之間則出現了隔閡沖 突,很多群眾開始對法律的權威性產生質疑,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政府的公 信力。現代社會的飛快發展,應積極推動相關制度健全和完善,契合國情 來動態優化調整,以便于支持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和發展[2]。
2.2 不動產登記法律效應不強
目前我國的不動產登記工作中,配套法律法規效應不強,僅僅是規定?了單一的法律效應,登記了和沒有登記的效應表現卻模糊不清,細節考慮?不全面。這就導致在出現問題時缺少可參考的法律和制度依據,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糾紛解決有效性,制約后續工作開展。還有很多地區由于法律教?育宣傳力度不足,制度執行不嚴謹、不規范,影響到不動產登記工作成效[3]。
2.3 不動產登記基礎信息整合難度較大
不動產登記涉及到大量的資料信息,工作量大,原有的林業、房產和 土地等登記資料規模大、類型多樣,格式標準不統一,還有部分農村宅基 地數據并不完善,存在數據丟失的情況,在統一登記后,短期內按照新標 準進行檔案資料整合與存儲,是一項十分嚴峻的任務[4]。加之各部門之間的 數據信息共享程度不足,可能出現部門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不愿意共享資料 的情況,或是資料移交不及時,大大降低了不動產登記工作效率。部分數 據缺失,無法追溯來源,制約后續不動產登記工作有序展開。另外,伴隨 著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逐步展開,以往歷史遺留問題開始逐漸凸顯,房地不 符,有房無地等情況十分嚴峻,致使不動產登記工作無法順利進行。由于 群眾訴求無法得到滿足,甚至出現利益受損的情況,導致信訪案件數量也 隨之增加[5]。還有很多存量土地房產,缺少測繪數據來源,登記申請需要以 往的土地資料提供支持,但是查找難度較大,不可避免的增加不動產登記工作壓力。
3 不動產登記制度完善措施
3.1 持續推行和完善實質主義登機體制
在物權法中對不動產物權登記制度做出了相應的規定,配合單行的不 動產登記法,致使后續的不動產登記工作開展有了一定的法律基礎。現有 不動產登記無法為交易主體提供相較于準確的無權信息,人為交易成本較 大,不可避免的市場經濟穩定發展。因此,建立統一的法律依據,力求從 根本上解決以往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弊端和不足。所以,應繼續推行和完善 實質主義登記體制,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3.2 建立土地基礎的不動產物權登記制度
摒棄以往的房、地分立登記方法,汲取發達國家的不動產物權登記制 度經驗教訓,立足于我國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土地為基礎的不動產物權 登記制度。土地作為不動產物權核心內容,其他不動產物權均應該立足于 土地權基礎上實現。房屋所有權是在土地使用權上,現有的不動產登記制 度中其他不動產脫離土地權登記情況不符合法理,需要針對性優化改進,助力不動產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6]。
3.3 擴大不動產登記范圍
立足于現行的不動產登記實體權利登記基礎上,進一步拓寬登記范圍,涵蓋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承包經營權、采礦權、地上權和房地產租賃權等,均屬于不動產物權登記制度范疇。建立不動產物權順位等級制度,對于存 在多個性質的物權需要依據先后順序,進行不動產登記。完善預告登記制?度,規避重復買賣情況出現,全方位保障不動產登記安全。這樣才能更好 的滿足新時期不斷增長的不動產物權保護要求,實現不動產價值最大程度 上發揮。
3.4 建立責任賠償制度
不動產登記屬于行政行為,需要強化相關部門職能,如果是登記機關 操作失誤帶來的損失,應該堅持權責統一原則,建立登記機關責任賠償制 度。在制度支持下,實現等級機關責任明晰,從登記收費中劃撥一定比例 的資金用于賠償用戶受損利益。與此同時,還要加強農村房屋產權登記管 理,實現不動產物權城鄉統一管理,遵循統一標準來整理地籍資料,實現 土地使用權的宏觀管理。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不斷健全和完善,伴隨著不動產登記 工作的新要求,配套法規完善要充分契合實際情況,充分契合市場經濟發 展需求,在保障不動產交易安全的同時,全方位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基 于此種方式,有助于推動法制化國家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郝龍飛.“不動產預告登記效力”的模式選擇與路徑重塑[J].廣東開放 大學學報,2021,30(01):38-44.
[2]盧衛玲.基于不動產登記制度下的房產經濟發展策略[J].老字號品牌 營銷,2021(05):57-58.
[3]袁博.不動產登記制度對房地產經濟的影響與策略分析探討[J].商訊,2021(12) :165-166.
[4]趙付欽,李延山.搭起便民“連心橋”——桐柏縣不動產登記工作紀 實[J].資源導刊,2021(04):28.
[5]商桂華.基于與房地產經濟互動視閾的不動產登記制度完善策略[J]. 商訊,2021(09):165-166.
[6]李磊,于明明.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制度的構建——兼與不動產 登記制度的對比[J].征信,2021,39(03):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