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鵬
(中國神華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7)
本文主要通過現代法律思維的內在含義、現代法律思維對企業管理工作的影響意義以及加強現代法律思維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策略三部分進行論述,提出筆者自己的一些想法與思考,希望能夠給予相關企業以及管理人員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現代法律思維作為現代社會興起的一種大眾思維,其主要是指以相關法律制度為基礎對人們日常的行為意識以及思維方式進行規范,使人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能夠積極運用法律解決各項問題。從更深層的角度進行分析,法律思維是維護社會法治的重要因素。簡單來說現代法律思維的內涵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①現代法律思維作為現代思維中的一部分,其主要是指與相關法律法規作為基礎進行思維的過程,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探索事物之間的真實法律意義[1]。②現代法律意識是指運用法律中的相關規定以及原理、精神等等對現實情況進行客觀思考進行決策的過程,以便人們能夠做出正確的法律判斷以及推理,是一種典型的以法律基本思維以及邏輯進行分析,從而客觀透視真實情況并受法律意識主導的一種社會認知行為。③法律思維是以既有的規定為基礎,通過不斷推理判斷,通過運用法律的方法給予爭議雙方合理的解決策略,其注重的是對相關事件進行公正處理的原則。④現代法律思維是通過專業訓練以及培訓形成的,其最基本的根源便是通過法律思維以及基本法律邏輯延伸出的個人思維意識以及觀念,其是一種典型的有法律品性通過抽象概括方法對人們基本思維產生影響的一種基本的思維定勢。
隨著現如今我國經濟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與發展,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的外界與內界環境也愈加惡劣,其所承受的外界競爭力度也愈加激烈。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企業對于法律風險依舊處于不夠重視的態度,依舊傳用以往的企業管理理念以及方法(將企業管理的全部內容歸結于對相關產品質量的規范,過于注重對產品流通以及銷售工作管理),企業后期極有可能會因為一點小小的法律風險導致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極大損失。在這時,如果企業能夠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充分融合現代法律思維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平衡企業法律風險對于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影響,以既有的法律風險為基礎通過預警、識別以及揭示企業現有的或是潛在的法律風險,從根本上維護企業的基本權益,在極大程度上降低法律風險對企業日常運行的影響[2]。
現代法律思維從根本上進行分析其是屬于企業基本文化氛圍建設的內容,其根本上是以相關的法律規范為基礎結合企業自有的制度對企業管理工作進行不斷規范的意識,是對企業內部推行制度的規范管理工作,在這以工作中注重的是對相關法律的遵循程度,注重體現權利平等以及職責分明的基本原則。眾所周知在部分大型企業或是結構相對復雜的企業中,消耗企業內部活力以及發展動力一大因素便是人情交易行為,企業中存在過多的人情交易行為能夠在極大程度上降低企業整體運行的高效性以及相關決策的科學性,從而大大降低企業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的整體優勢,從而影響企業后續的長遠發展[3]。
由于部分企業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缺乏對于企業員工的警示以及威懾力度,導致企業員工不能在日常工作中規范自身的工作態度,從根本上降低員工的工作效率。如果企業能夠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充分結合現代法律意識,合理借助現代意識對員工的經營理念進行合理的轉變,同時加強對于員工日常工作行為以及工作態度的規范力度,并以相關的法律規范作為基礎進行管理事務的處理以及判斷工作,從而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企業日常運行的規范化以及合理化,使相關工作能夠在公平工作的原則中開展運行,有效削減企業傳統的高效率驅動管理機制,大大提高企業內部凝聚力,為后續企業經營策略以及目標的順利實施提供基礎保障。
規范各項權利義務,明確職責義務。現代法律思維作為一種極為典型的基準性現代思維,其更注重的是事物的真實情況,并通過既有的評判準則以及規范對特定行為合規合法的程度進行有效評判的過程。現代法律思維的基礎在于管理人員是否能夠全面客觀掌握真實情況以及基礎標準,并將基礎的權利與義務作為解決問題的基本出發點,通過對權利以及義務的關系進行分析,尋找一個因果聯系從而進行科學的推理工作。總體來說,現如今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管理制度,不但能夠明確各職能部門的具體職責以及義務,還能在極大程度上表明相關經濟行為從制定到實行再到監督管理的各項流程,因此能夠從根本上避免各職能不能由于自身權責不明導致的互相扯皮,從而避免企業在運行管理過程中出現流程混亂的現象。在以現代法律思維為基礎的樹狀邏輯的指導中,能夠有效加強企業各主體。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從而提高企業運行的整體效率。
注重程序性思維模式的培養,加強管理秩序。現代法律思維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便是程序性思維,我們所說的法律程序是既有的程序,在相關法律程序制定完成后,相關的企業部門就必須要依照制定的法律程序進行有關管理工作,從而維護法律程序的重要性以及威嚴性,從根本上杜絕員工出現不滿心理。現代法律思維作為企業正常管理工作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企業在進行日常管理工作時必須將現代法律思維作為中心開展,幫助相關的管理程序以及工作能夠保持公平公正與全面。隨著現如今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企業所處的發展環境也愈加惡劣,為保障后續的長遠發展,企業的組織結構必須跟隨時代的發展進行適時的膨脹,在這種背景下企業要想有效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就必須形成一套具有程序性的管理模式[4]。堅持法律管理模式是企業進行高效管理的一大途徑,如若企業不能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法律程序管理模式,就會極易出現妥協現象,導致企業部分員工出現對企業管理程序產生質疑的情況,從而大大降低企業管理的權威性,導致企業后續發展的穩定性遭到破壞。
積極倡導平等管理以及理性管理。企業在日常管理運行過程中產生道德矛盾都是極為復雜多樣的,而這些矛盾的出現也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相關的企業管理人員要想有效提高企業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就必須學會如何應對、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在處理這些問題時能夠遵循公平公正原則,并維護企業以及其他員工的基本利益。旨在解決個體與群體以及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矛盾時選用現代法律思維能夠有效提高解決策略的公正公平性,能夠在極大程度上降低相關判斷結果的風險,從而大大降低管理工作的難度以及壓力。當企業內部出現矛盾后企業管理人員首先應該先從和平解決的原則出發進行解決,如果后續矛盾激化導致影響范圍不斷增大,相關企業人員就必須嘉禾相關的法律法規強制性的解決問題。員工行為的管理作為企業管理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項,如果出現問題時企業必須依照規范性管理思維進行解決,必須積極倡導平等管理以及理想管理的基本理念,以企業的整體利益作為基礎,不斷避免職權濫用情況的出現。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以及市場形勢的不斷轉變,人們的現代法律思維也在不斷地提升,在現如今新型社會以及市場形勢的背景下,相關的企業管理人員一定要合理運用現代法律思維開展有關管理工作,以此來提高企業管理工作的效率,為企業后續穩定、高效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