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連,唐楨,肖偉
(新鋼中心醫院婦產科,江西 新余 338001)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由于妊娠期婦女糖代謝紊亂而引發的疾病[1]。近年來GDM的發病率逐漸升高,此病屬于高危妊娠的一種,若未及時進行治療,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2]。目前,對GDM患者采取的主要治療措施是注射胰島素[3]。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有效藥物,不同的注射方式、用量、時間與效果的差異性較大,需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治療[4]。常規分次皮下注射胰島素療效顯著,但有學者認為分次注射能增加低血糖發生的風險[5]。胰島素持續泵入治療能避免以上問題,但其治療GDM患者能否取得更好的療效尚未明確定論。本研究將GDM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給予分次皮下注射和胰島素持續泵入治療,比較分析兩種療法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60例,隨機分為分次組和持續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美國糖尿病協會制訂的有關GDM的診斷標準[6];②單胎;③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患者及家屬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①免疫系統疾病者;②心、肝、腎功能不全者;③胎兒發育異常者;④妊娠前罹患糖尿病者。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1.3 方法 分次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給予門冬胰島素注射液(Novo Nordisk A/S,國藥準字J20100124,規格:3 mL∶300 U),初始劑量為0.5 U/(kg·d),根據血糖水平調整劑量,5/6于三餐前進行皮下注射,1/6于睡前進行皮下注射。
持續組門冬胰島素用量為0.5 U/kg。全天用量的1/2作為基礎量,基礎量采用胰島素泵24 h內持續注入患者的皮下,剩余用量于三餐前給藥。根據血糖隨時調整胰島素用量。兩組治療時間均為1個月。
1.4 觀察指標 ①統計分析血糖達標時間、胰島素用量。血糖達標標準: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5.3 mmol/L,餐后2 h 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6.7 mmol/L[7]。胰島素用量以治療7 d 的量計算;②采用德國羅氏血糖儀檢測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的FPG和2 h PG,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③記錄母嬰并發癥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胰島素用量、血糖達標時間比較 持續組患者胰島素用量少于分次組,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分次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胰島素用量和血糖達標時間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n insulin dosage and compliance time of blood gluco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胰島素用量和血糖達標時間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n insulin dosage and compliance time of blood gluco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治療1 個月后,兩組患者HbA1c、2 h PG、FPG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持續組HbA1c、2 h PG、FPG低于分次組(P<0.05),見表3。
2.3 兩組母體并發癥比較 產后,持續組母體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分次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比較 持續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分次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3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

表4 兩組母體并發癥比較[n(%)]Table 4 Comparison of maternal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表5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比較[n(%)]Table 5 Comparison of neonatal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妊娠期間,孕婦的胰島細胞分泌異常,從而引起血糖升高,導致胎兒發育異常的幾率會增大[8-9]。臨床對GDM多進行胰島素注射治療,以改善血糖水平。胰島素注射主要包括分次皮下注射和胰島素泵皮下注射。
有研究表明,血糖水平與注射的方法、劑量等有關。胰島素泵是由輸液管和小注射器組合而成,其特點是微量且持續。胰島素泵注射能減少注射的次數,減輕GDM患者的生理疼痛,提升患者舒適度,避免患者因情緒波動引起血糖水平變化[10]。本研究結果顯示,持續組胰島素用量少于分次組,血糖達標時間短于分次組,說明胰島素泵控制血糖更具優勢,其原因是胰島素泵能根據機體對胰島素的需求,持續釋放胰島素,促進血糖達標,減少胰島素用量。持續泵注射能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模式,24 h 穩定血糖水平,餐前追加用量能控制餐后血糖水平,從而能更快控制血糖。本研究中,持續組血糖水平指標低于分次組,說明持續泵注射能更好控制血糖水平,促進血糖達標,促進患者的身體恢復。
GDM患者的血糖升高,會刺激胎兒胰島B 細胞增生,引發高胰島素血癥;同時會影響胎兒的脂肪、肝臟等,造成胎兒過快生長,產生巨大兒。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會在下一餐前出現低血糖,長期多次皮下注射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并發癥發生率。持續皮下泵注射胰島素,確保患者的血糖水平處于良好的狀態,能降低胰島素蓄積導致的不良反應。本研究中,持續組母體和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均少于分次組,表明胰島素泵注射能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因其效果是持續性的,能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狀態,從而降低因胰島素蓄積產生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胰島素泵持續注射治療GDM患者的療效優于分次皮下注射,能減少胰島素用量,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減少母嬰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