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 徐娟 孫彪



關鍵詞:CMF 熱點主題 演進趨勢 CiteSpace 文獻計量
引言
CMF是英文 Colour,Material,Finish 的縮寫,主要致力于設計和定義色彩、材料及表面處理工藝以此來支持產品的功能及情感屬性,是一門屬于設計領域的新興學科[1] 。CMF作為專業術語出現的時間較短,相關論文中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仇媛發表的碩士論文[2] 。近年來,國內高校學者為CMF的發展做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左恒峰[3] 提出從技術、文化和風格三個方面展開CMF創意設計。傅炯等[4] 將汽車CMF設計劃分為CMF設計、樣板開發、標準建立和品質控制四個階段。王毅等[5] 在研究視覺重量感知的基礎上,提出基于視覺重量感知的大型裝備CMF設計方法。王金廣等[6] 結合嬰幼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提出“CMF創新設計模型”,進一步提高兒童玩具產品的高情感設計。
研究相關論文發現,CMF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大多數研究主要集中在CMF探索、理論及應用等方面,分析CMF研究現狀的論文比較匱乏。為了更深入地了解CMF研究現狀、熱點主題及演進趨勢,需要對CMF現有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性地分析。文章采用CiteSpace文獻計量法進行定量分析的同時,結合文獻研究法進行定性分析,通過對CNKI數據庫中CMF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明確CMF發文趨勢、期刊分布、機構分布、熱點主題及演進趨勢,為進行CMF理論研究與CMF實踐應用提供借鑒和指導。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
文章內容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1.我國CMF發文趨勢是什么?
2.我國CMF研究的期刊分布和研究機構分布現狀如何?
3.我國CMF研究熱點主題是什么?
4.我國CMF研究的演進趨勢是怎樣的?
(二)數據來源
文章以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獻檢索數據庫(CNKI)為文獻檢索平臺,以SU=CMF為文獻數據的檢索式,以2005-2020年為時間跨度,對截止到2020年11月5日以內的國內期刊論文和博碩論文進行檢索。檢索文獻共計1078篇,包括期刊論文822篇,博碩論文256篇,通過閱讀標題和摘要進行人工識別,刪除征稿通知、期刊聲明、會議聲明及不相關文獻后,得到有效文獻160篇,包括期刊論文95篇,博士論文3篇,碩士論文62篇。
(三)研究方法
陳超美教授開發的CiteSpace是進行文獻計量分析的有效工具。學術界將基于CiteSpace分析的數據結果視為科學知識圖譜,用來探索相關領域的研究熱點和演進趨勢。文章將160篇有效文獻以Refworks格式從CNK I導出,并導入CiteSpa ce(5 .7 R 2)中進行分析。采用CiteSpace文獻計量法進行定量分析的同時,同時結合文獻研究法進行定性分析。
二、我國CMF領域研究分布狀況
(一)我國CMF研究領域的發文量分析
發表論文的數量是顯示相關領域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標,可以反映相關研究是否是學術界的關注的熱點[7] 。文章通過文獻統計得到CMF文獻的年度發文量,如圖1。從時間分布來看,2009-2012年是我國CMF領域的探索階段,這一階段的發文量共計6篇,占據總文獻量的3.75%,年度文獻發表呈現出波動現象;2013-2016年是CMF領域穩步發展階段,該階段文獻量共計23篇,占總文獻量的14.38%;2017-2020年是CMF領域快速發展階段,年平均發文量高達32.75篇的較高水平,截止到2020年11月5日,2020年度發文量高達39篇。從圖中可知,我國CMF研究受到學者越來越多的重視,發文量呈現出持續上漲的趨勢。
(二)我國CMF研究領域的期刊分布及機構分布
從期刊分布來看,如表1,我國收錄CMF文獻排名前三的期刊分別是《設計》《工業設計》《家具》,其中收錄CMF期刊論文排名第一的《設計》,涵蓋了CMF研究的多數成果(95篇期刊論文中,設計占據21篇),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從CMF研究機構分布來看,發表CMF文獻排名靠前的機構分別是湖南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傮w來看,CMF年度發文量近年來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并已獲得國內高校一定程度的重視。
三、我國CMF研究知識圖譜繪制
(一)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
文獻的關鍵詞是對研究內容的精煉概括,能夠有效反映特定領域的研究熱點[8] 。文章使用CiteSpace,設置時間跨度為2009-2020年,時間切片為1年,閥值選擇TOP50,節點類型為Keyword,對160篇論文的關鍵詞進行數據處理,并將含義相同的進行統一,例如,將色彩-材料-表面處理工藝、色彩材質表面、CMF等相同含義的關鍵詞,合并為CMF,獲取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
運行軟件后得到由220個關鍵詞節點和377條連線組成的CMF研究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如圖2。關鍵詞共現圖譜中的節點(圓圈)大小代表關鍵詞出現頻次的大小,節點越大說明該關鍵詞與其他關鍵詞共現次數的總和越大。節點之間連線的粗細代表兩者關聯性的大小,連線越粗,關聯性越大。線條的顏色顯示關鍵詞首次建立連接的時間[9] 。從圖2可以看出,CMF領域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以“CMF”和“CMF設計”關鍵詞為核心,呈放射型發散狀,研究分支較多。進一步分析發現,CMF關鍵詞共現圖譜中節點關鍵詞之間的關聯度較低。從圖2 所呈現的信息來看,CMF研究的重要節點有CMF、CMF設計、產品設計、工業設計、色彩、材料、感性工學、感性意象等。CMF研究涉及等諸多領域,并以此不斷擴展CMF研究的外延。
(二)CMF研究關鍵詞分布
通過頻次與中心度的分析,明確CMF研究熱點。從量化的角度分析,CMF領域關鍵詞共計218個。這些關鍵詞揭示了眾多研究者在研究CMF過程中涉及到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相關理論。由于篇幅所限,文章僅列出頻次≥3的關鍵詞,并將其按出現頻次的高低進行排列,如表2。排名前五的分別為CMF設計>CMF>產品設計>工業設計>色彩。
中心度能夠反映熱點的重要性,中心度越大,其重要性也越大。一般認為中心度超過0.1的節點為關鍵節點[10] 。從中心度來看,CMF研究超過0.1的關鍵詞有7個,從高到低分別是,CMF>CMF設計>產品設計>工業設計>感性工學>感性意象=材料。需要注意的是,關鍵詞的頻次與中心度并不完全一致,如CMF的頻次為51,中心度為0.63,高于CMF設計的0.62。
有些關鍵詞的頻次和中心度都很高,如CMF設計、CMF、產品設計、工業設計以及材料等是CMF領域的研究重點與研究熱點。感性工學、創新設計、感性意象盡管頻次不是很高,但對CMF研究的框架與思路也有很大的影響,也是CMF領域的研究熱點。
(三)關鍵詞時區視圖
關鍵詞時區視圖,將關鍵詞與時間聯系起來,用來展示CMF研究領域的關鍵詞隨時間的演進情況,以此發現關鍵詞出現時間及關鍵詞之間的相互關系[8] 。文章設置時間跨度2009-2020年,時間切片為1年,選擇時區視圖(Timezone View),繪制關鍵詞時區視圖,用來解釋CMF領域的演進趨勢,如圖3。
四、我國CMF熱點主題與演化趨勢分析
(一)我國CMF熱點主題辨識
參考何厚建等[11] 將關鍵詞進行分類研究,文章結合定量分析得到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關鍵詞分布表,在CMF語境下,進行相關文獻定性分析,以此將我國CMF研究熱點主題歸納為三個不同的層面:(1)CMF設計方法研究,主要包括感性工學、感性意象、趨勢研究以及用戶研究等關鍵詞;(2)CMF基礎研究,主要包括色彩、材料以及表面處理工藝等關鍵詞;(3)CMF應用研究,主要包括創新設計、用戶體驗、工業設計以及產品設計等關鍵詞,如表3。
1.CMF設計方法研究
把CMF作為研究的對象,結合不同的理論或者方法,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提出CMF的設計流程與方法。CMF設計研究方法在理想的情形下應該是定性與定量結合的、主觀與客觀結合的,除了常用到的問卷調查法、焦點訪談、專家評估法、競品分析法等,目前較為熱門的研究方法包括四個方面:(1)感性意象。感性意象能充分傳達消費者的情感需求,通過感性意象研究進行符合用戶感覺期望的產品設計。韓飛鴻[12] 在研究感性意象的基礎上,將其應用到白色家電CMF設計中,并且提出了白色家電CMF的設計方法;(2)感性工學。感性工學是一種探討“人”與“物”的關系的理論和方法,將感性工學理論應用到CMF設計中,滿足用戶感性需求。孫新竹[13] 通過分析色彩、材質與感性之間的對應關系,在感性工學研究的基礎上,創新地構建消費電子產品CMF設計研究方法與流程;(3)趨勢研究。趨勢研究立足于當下從而對未來進行預測,對設計領域有重要意義。程婉琳[14] 從用戶情感、市場、上游、流行等角度出發,展開對設計趨勢的研究,并以此輸出趨勢主題,進行漸變色智能手機CMF提案;(4)用戶研究。近年來,以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為目標人群的CMF設計研究逐漸增加,體現出對弱勢群體的關注。楊文博等[15]以學齡前兒童為目標用戶,通過生理、心理、行為特征分析,以益智桌為載體,闡述學齡前兒童益智桌的CMF設計方法,并將其應用到實踐中。
2.CMF基礎研究
CMF作為設計學的一個新興學科,對CMF概念的研究有利于把握CMF的本質和內涵。CMF包括色彩、材料、表面處理工藝三個元素,每一個部分若分開來單獨講,其理論體系都是很龐大的,對于CMF各個元素的深入分析,有利于深擴展CMF知識體系的深度和廣度。國內有很多學者分別圍繞著CMF的不同層面進行研究:(1)概念研究。色彩、材料、工藝涉及多個學科的知識領域如材料學、設計學、心理學等。左恒峰[1] 明確了設計領域CMF的研究內容,并提出設計學領域的CMF概念,對于CMF理論體系的構建起到積極推進作用;(2)色彩研究。色彩研究通常指色彩的情感,色彩的創意設計,色彩的語義等的研究。宋文雯[16]從色彩理論入手,對色彩情感及象征意義進行分析,展開對室內空間的色彩設計的研究;(3)材料研究。材料研究主要指材料質感的研究。陳橙等[17] 采用用戶實證研究方法,以質感感性語義詞為實驗語義詞,以市場調研而來的材料為具體實驗測量對象,對實驗材料樣本進行感官語義詞測量,并用SD法分析實驗數據,提出品質感提升的搭配設計方案;(4)表面處理工藝研究。表面處理工藝相對材料而言更易于創新設計,能夠為色彩和材料質感帶來明顯的變化效果,但是表面處理工藝需要以材料為載體,難以脫離材料單獨進行研究。
3.CMF應用研究
CMF以相對較低的成本,賦予產品功能屬性和情感屬性,受到學者的廣泛關注。目前,已有不少學者通過CMF理論研究,將其應用到不同行業中,進行相應的工業設計和產品設計研究,從而實現創新設計提升用戶體驗。我國有很多學者圍繞著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創新設計、用戶體驗等不同層面,展開CMF應用研究的探索:(1)工業設計和產品設計研究。不同行業的設計在功能、美學、人機交互等方面會有差別,使用的CMF設計元素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對不同行業的CMF設計進行研究。仇媛,通過探索色彩、材料、工藝在手機設計開發中的作用,闡述CMF在手機行業開發流程中的應用[2] ;(2)創新設計研究。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通過CMF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實現產品創新性表達是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有效方式。王佳麗等[18] 提出通過運用相同或相似邏輯的色彩設計、材質設計、圖案紋理、處理工藝等,形成系列化產品的創新性表達;(3)用戶體驗研究。CMF作為用戶直接感知的部分,是提升用戶體驗的重要方式。魯曉濤等[19] 明確用戶對CMF的感知途徑,將其應用到設計實踐中,以此提升用戶體驗,并提出色彩、材料和表面處理工藝是提升感官體驗的有效方式,用戶乘坐體驗的升級離不開CMF在交通工具領域的研究和應用。
(二)CMF研究演進趨勢
參考李細珍等[20] 采用關鍵詞演進趨勢圖進行研究主題的演化路徑分析,文章結合定量分析得到的關鍵詞演進趨勢圖、關鍵詞分布表,對CMF相關文獻進行定性分析,進一步梳理出我國CMF研究的演變路徑。
1.探索階段(2009-2012年):在此階段中,CMF、色彩、材料、工業設計是CMF研究重點。仇媛,通過探索色彩、材料、工藝在手機設計開發中的作用,闡述CMF在產品開發流程中所起到的作用[2] 。高校關于CMF的教學剛剛起步,少量學術文獻開始對CMF有所涉略,主要涉及CMF理論及基礎應用。
2.穩步發展階段(2013-2016年):此階段中,產品設計、CMF設計、感性意象、感性工學是CMF研究重點。韓飛鴻[12] 在研究感性意象的基礎上,將其應用到白色家電CMF設計中,并且提出了白色家電CMF的設計方法,輔助白色家電CMF的規范性設計,借助感性意象進行設計方案測評,探究方案是否滿足用戶需求。由于清華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高校的加入,CMF研究穩步發展,主要涉及是CMF設計方法及設計實踐。
3.快速發展階段(2017-2020年):在此階段中,趨勢研究、兒童家具是CMF研究的重點。楊文博等[15] 以學齡前兒童為目標用戶,通過生理、心理、行為特征分析,以益智桌為載體,闡述學齡前兒童益智桌的CMF設計方法,并將其應用到實踐中。由于江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加大了對于CMF的研究和CMF設計的教學,以及企業為高校人員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提供良好的平臺,CMF研究快速發展且研究內容不斷深入。由關鍵詞演進趨勢圖可知,該階段雖沒有較大的節點,但研究內容涉及更加廣泛,研究視角更加細化,眾多學者從應用行業、研究方法、用戶群體等不同層面展開對CMF的深入研究。
自2009年以來,我國學者對CMF的文獻研究逐漸從理論層面轉向設計實踐層面。CMF、工業設計、材料、色彩、產品設計、CMF設計、感性意象、創新設計、感性工學、趨勢研究、兒童家具陸續成為我國CMF研究學者關注的熱點,形成CMF領域的演進趨勢。
結論與啟示
(一)結論:文章采用CiteSpace文獻計量法進行定量分析的同時,結合文獻研究法進行定性分析,對2009-2020年CNKI數據庫中以SU=CMF為檢索式獲取的160篇有關CMF的期刊論文和博碩論文進行統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通過我國CMF研究年度發文量分析可知,CMF研究受到學者越來越多的重視,發文量呈現出持續上漲的趨勢。
2.關于我國CMF研究,期刊收錄文獻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設計》《工業設計》《家具》,研究機構發表論文數量排名靠前的分別是湖南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清華大學,CMF研究并已獲得國內高校一定程度的重視。
3.我國CMF研究熱點主題主要分為三個層面:(1)CMF設計方法研究,主要包括感性工學、感性意象、趨勢研究以及用戶研究等關鍵詞;(2)CMF基礎研究,主要包括色彩、材料以及表面處理工藝等關鍵詞;(3)CMF應用研究,主要包括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創新設計及用戶體驗等關鍵詞。
4.自2009年以來,我國CMF演變路徑分為三個階段:(1)探索階段(2009-2012年);(2)穩步發展階段(2013-2016年);(3)快速發展階段(2017-2020年)。在此過程中,CMF、工業設計、材料、色彩、產品設計、CMF設計、感性意象、創新設計、感性工學、趨勢研究、兒童家具陸續成為我國CMF研究學者關注的熱點,形成CMF領域的演進趨勢。
(二)啟示:通過對CMF文獻計量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我國的CMF研究工作起步較晚,對CMF的理論和方法的研究仍需要進一步完善。在CMF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向上,相關研究者在結合研究熱點、研究主題、演進趨勢的基礎上,要勇于探索,不斷擴展研究領域,形成跨學科、多分支的研究體系,要在完善CMF理論研究的同時,將理論轉化為具體的設計實踐,從而推動我國CMF研究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