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近年來,隨著二胎三胎的開放,學前教育崗位出現了“井噴”,二胎三胎區別于單胎最大的區別是從“剛需”走向了“奢侈”,這類家長隨之對二胎或者三胎的期望和培養勢必帶來更高的要求,而傳統學前教育的托管內容顯然不足以滿足當今的家長。美育和幼兒心理學可以說是當今育兒的新手段。學前兒童美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審美觀念、概念訓練表現美的技能、技巧培養對內在美的創造力培養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關鍵詞】高職高專;學前教育;美育;幼兒心理學
一、新時代高職高專的結構
3?2五年一貫制是高職高專招收應該初中畢業生通過5年時間成為大專生的一種培養模式。用五年時間來培養一個零起步的的學前教育學生是一個比較全面的學習過程,相比學前教育大專生,可以做到更加細致完善。
在學前教育學科中無論是五年一貫制還是大專,美育比重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新時代高職高專在美育的同時又增添了幼兒心理學,心理學用美育的手段植到學前教育課程是一種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美育的范疇
狹義的美育,極端的定義是認為美育專指“藝術教育”;幼兒的美術班、鋼琴班等等這些課堂充其量是藝術教育的一種手段,而美育是指“美感教育”“審美教育”“審美觀和美學素養教育”等。也有人認為:“真正的美育是將美學原則滲透于各科教學后形成的教育。”
美育定義由狹義而廣義的過程中夾雜的另一個維度的變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實質美育。所謂“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養對象的審美素養為目標的教育活動。而“實質美育”則以上述目標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實質:人生的美學趣味和教育的審美境界。強調美育對詩意人生的促進功能已成為現代美育的核心。這樣,美育概念就應在從狹義走向廣義的同時,也實現由形式向實質的革命。
我們在學科教育中,很大部分的程度,忽略了美育的真諦,一味地用考題解題的方式演算生活,把教育活生生地演變成了一種機械模式。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獲得知識,但我們教育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知識。未來的生活也不僅僅只有知識,學習審美的能力的是把這些方法融入到生活里,從生活里找到快樂,而讓自己愉悅。實際上,未來的生活里,真正快樂的并不是你多有才華,而是你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快樂。我們實施美育是告訴你怎么發現美,是新時代心里療法的一個途徑,是情緒干擾和轉變,可以大大降低現代人生活的焦慮。當代人很大一部分生活壓力大,工作忙,得不到緩解,得不到宣泄,這都是情緒無法做到適從的表現……如果你能嘗試發現美,不看不快樂的事,從不快樂里找快樂,身心會有很大的舒適!于是,美育可以說是一項很好的“心理治療”。
三、美育在學前教育專業基礎學科的設想方案
我們不應該把“美育”這個詞定位“藝術教育”,這個在以上注解過。學前教育分為幾大模塊:基礎教育 心理教育 技能教育
基礎教育是語文、數學、英語、;歷史、思政文化
基礎教育中的美育,語文課中的描寫大有價值,閱覽的文字,充滿著樂觀和平的。風景佳勝的的描寫不為都市紛擾的習慣這都可以喚起幼兒對美的想象。歷史思政:隋唐文學故事和民族文化都是歷史思政課中進行美育的不可多得的好素材。數學課程的美育價值主要體現在陶冶情感,引發求知,體驗樂趣,激勵創造。
所有的基礎學科都有美育的必要,我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認為:凡是學校所有的課程,都滲與美無關“各科教學均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經教師的提醒,則學生自愿有無究的興趣。”那么我們教師不僅要以美好的形象、言行垂范于學生,以高超的藝術使學生感到上課是一種意的審美享受,而且要善于發掘各門學科里蘊著的豐富的審美因素,用于熏陶、感染學生。
大量的事實也證明,人格因素往往是事業成功的決定因素。一個學校忽視了美育,學校將受到損失,在社會上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一個學生失去了接受美育的機會,會影響他的一生,對實現他的個人價值、事業成就將造成極大的損害。
時代的發展呼喚著美育,現代人才的培不開美育,基礎教育階段缺少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美育對人的影響無形的,是滲透式的,它潤物細無聲,在潛移默化中提高。
四、美育在學前教育技能學科的設計方案
技能在學前教育專業無論是中職還是高職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對于中職學生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訓練過程,但是由于中職生低齡化,理解和自控力上得不到足夠的把握,而高職學前教育的技能課時間安排上就顯得有些倉促,通常是2年學習第3年實習,而技能課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練習和實踐。同時,在訓練過程里學生要學會代入美育教育。學前教育美育的任務應該高于技能的培養,它不是來“演示”而是一種“植入”。
美術的美育部分是直觀的,色彩給與人的視覺沖擊永遠在語言之前,當你用語言來分享“美”時,一幅畫已經將美感帶給了對方。美育教育在美術課程里培養審美、學會鑒賞、提高創造。通過追求美而讓幼兒達到幸福的境界,這就是美育的目的。
音樂的美育主要是聆聽,通過體驗實現,通過音樂學音樂,這種由音樂本質的特性去決定的課堂才是成功的音樂課堂。比如用跳音來表達下雨的雨滴,用長音來表達自己的哀愁,用和弦來喚起幼兒頭腦中的情緒畫面,這一切一切用音樂來轉換的表達都是音樂美育的重要手段。
五、幼兒心理學
幼兒心理學是研究幼兒日常的一種心理學規律學科。把幼兒心理學放進美育教學中是有助于所有學科的輔助。幼兒心理學的三大變量:幼兒學習者 幼兒教育者 環境與教學
在這等等特征互助交換作用下,美育會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注重幼兒豐富的情緒表達和情感體驗,通過觀察選擇合適的學科進行美育教育。作品分析法,通過兒童作品去鋪墊進行美育教學。了解幼兒個性特征去設計最精準的美育課堂,幼兒心理學是必不可少的思考。
參考文獻:
[1]《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目標定位》王水玉 issn:1001-7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