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2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主辦的“2021國際美食之都發展論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邢穎,淮安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張冬來,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秘書長尚哈玲,青海省餐飲行業協會會長馬占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商務局局長趙軍,四川省雅安市貿促會專職副會長趙兵,陜西省寶雞市餐飲飯店行業協會會長劉柯利,四川旅游學院教授杜莉,昆明學院旅游學院院長田芙蓉,陜西旅游烹飪職業學院副院長楊文利,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小吃產業發展管理委員會主任游祖榮,以及來自全國10個省市的代表與會。
邢穎常務副會長在講話中指出,發展特色產業是地方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的一大實招,“十四五”規劃綱要多次提及特色產業,要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推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富民產業,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餐飲業發展特色產業具有明顯優勢,主要表現為以地域食材為主要原料生產加工的食品、烹調的菜品,以企業品牌為主要標志的預包裝食品等。城市在對外交往中扮演著獨特的角色,城市是由人構建的空間,人是城市空間的主體,而非附屬物,人的偏好、信仰、創造和流動等動態性特征重新定義了城市的空間,城市的空間不斷擴大,城市的對外交往的活力與城市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城市通過凝心聚力的“五線運行”舉措,包括政府制定政策導向、行業協會活動助力、院校專家智力支持、新聞媒體傳播造勢、重點企業積極實踐,發展餐飲特色產業,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助力鄉村振興。
杜莉教授作“做強城市美食文化品牌,促進國際美食之都發展”主旨演講。她說,城市美食文化品牌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城市不可替代的自然環境中所形成的、在美食產品特色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城市標識和美食產品標識的復合體。它是由一個城市具有相當規模和較強生產能力、較高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的美食產業(產品)形成的城市文化品牌。當前,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城市美食文化品牌建設,積極促進城市品牌形象和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推動城市文化與品牌發展,增強區域競爭力;促進城市就業創業率和生活與投資環境的改善,推動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助力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她認為,做強城市美食文化品牌的路徑主要有:一是對標對表,精心優選并凝練美食品牌特色和核心要素;二是有效行動,精心建設與強化品牌;三是多方協調,精心營銷與推廣品牌。
張冬來巡視員在發言中指出,作為淮揚菜主要發源地,淮安為淮揚美食文化的挖掘、傳承、弘揚、推廣作出了重要貢獻。淮安美食:一是美在深厚的文化底蘊;二是美在豐富的經典傳承;三是美在優良的食材資源;四是美在賡續的創新精神;五是美在濃厚的發展氛圍。入選“世界美食之都”,為淮安增添了新的奔跑目標和動力。未來,淮安將按照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積極落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宗旨,系統謀劃推進“美食之都”建設,讓“人民美食、人民共享”的理念在淮安落地生根。接下來,淮安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拓展四個渠道,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二是聚焦四項重點,加快產業振興發展;三是實施“四名”工程,擴大美食之都品牌影響;四是啟動四大計劃,踐行美食惠民理念;五是探索四種路徑,推動跨界融合發展;六是采取四項保障措施,保障美食之都建設持久推進。
趙軍局長在發言中指出,近年來,齊齊哈爾抓機遇、鑄品牌、推產業,烤肉已成為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當前,齊齊哈爾正舉全市之力推動烤肉產業由三十億級向百億級邁進,正朝著“標準化、連鎖化、數字化、品牌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以烤肉特色產業為抓手,助力中國餐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趙兵副會長在發言中指出,雅安在地理位置、歷史文化、生態旅游、紅色文化等方面有獨特優勢,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的交融,又為區域帶來了各種飲食習俗和風味的大交流、大融合。雅安菜品以鮮字當頭,烹調中更注重食材的原汁原味,擅長砂鍋菜、石烹菜、茶香菜、河鮮菜、棒棒雞、燒烤菜等。2022年“第五屆世界川菜大會”將在雅安舉辦,以此為契機,雅安將深挖“五雅”食材和雅安特色餐飲歷史文化的底蘊,搭建“五雅”食材、文旅資源、城市發展與世界特色餐飲文化集聚交融平臺;推出雅安城市發展機會清單,講好“雅安味道”故事,主動融入“雙循環”和“成渝經濟圈”,打響“雅安味道”品牌。
劉柯利會長在發言中指出,近年來寶雞市以陜菜·寶雞菜品牌研究體系、菜品標準體系、宣傳推廣體系、市場服務體系和美食街區體系“五位一體”建設為抓手,著力將寶雞美食培育成對外開放的靚麗名片、特色優勢支柱產業及絲路沿線交流與合作的嶄新平臺。2019年,寶雞市創建“國際(絲路)美食之都”以來,政府部門做政策引導、支持和規范;行業組織加強行業服務、行業自律與協調;企業加強產品、技術創新,培育、塑造品牌,不斷開拓市場,絲路美食的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
游祖榮主任在發言中指出,沙縣小吃可以說是最幸福的小吃、最百姓的小吃。在各級各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沙縣小吃已發展成為門店超8.8萬家,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營業額超500億元,帶動30萬人就業的特色富民產業。下階段,沙縣將做好以下工作,推動沙縣小吃產業的發展:一是推動門店加盟;二是做強沙縣小吃產業發展平臺;三是深化沙縣小吃市場化轉型;四是全面宣傳樹立品牌新形象;五是深度挖掘沙縣小吃文化核心;六是打響“沙縣小吃第一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