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一凡 徐楓 劉聰 韓晶北京中大華遠認證中心
TC4鈦合金是α+β鈦合金的代表,也是目前最常用到的鈦合金種類。TC4鈦合金具有強度大、剛度高、耐蝕性好以及高 溫機械性能優良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和其它工業領域。TC4鈦合金的釬焊件主要用于宇航結構和航空發動機葉片、動力渦環組件、液壓導管和導管配件、飛機蜂窩結構、疊層壁板、帶肋蒙皮等。在一些復雜、薄壁精密結構的鈦合金零件的制造工藝中,釬焊連接也因具有獨特的優勢而愈來愈受到重視,逐漸成為釬焊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
本文選用Ti-Zr-Cu-Ni系釬料真空釬焊TC4鈦合金,研究真空釬焊工藝。
TC4鈦合金化學成分見表1:
表1 TC4的化學成分
釬料為Ti-Zr-Cu-Ni系釬料,釬料為粉狀,其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見表2:
表2 Ti-Zr-Cu-Ni系釬料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
(1) 采用厚度為3mm的TC4板材,在真空釬焊爐內進行試樣的釬焊,其具體尺寸見圖1;
圖1 試驗件尺寸
(2) 施焊前,將TC4表面待焊處用60目砂紙研磨,去除表面雜質和氧化物,并用酒精清洗干凈烘干備用;
(3) 向釬料粉末中加入酒精混合均勻成膏狀,涂在被焊材料表面之間;
(4) 為了解決真空釬焊拉剪試樣搭接面積和焊接間隙固定的問題,降低廢件率,設計一種專用定位工裝。該定位工裝實物圖如圖2所示;
(5) 釬焊設備采用WZQH-30型多功能真空釬焊爐,真空度高于6×10-3 Pa;
(6) 將試樣進行編號,采用不同的釬焊溫度和保溫時間進行釬焊;
(7) 采用超聲波C掃描對試樣進行焊縫內部質量的探傷檢驗;采用金相顯微鏡對接頭界面進行觀察分析;接頭剪切試驗在電子萬能試驗機上進行,加載速率為0.5mm/min,每個試驗數據點測試2~3個樣品,取其平均值。
圖2 焊接定位工裝實物圖
定時試驗:固定TC4鈦合金真空釬焊的保溫時間,變化釬焊溫度。將試樣依次編號1a~6a,其相應的釬焊工藝參數見表3:
表3 TC4鈦合金真空釬焊工藝參數表
1.焊縫質量
圖3是1a~6a號焊后試樣的超聲波C掃描圖,由圖3看出,試樣在低釬焊溫度下釬焊時,焊縫中出現數量多、面積大的穿透性缺陷;隨釬焊溫度的提高,穿透性缺陷的數量和面積逐漸下降;釬焊溫度高于940℃時,穿透性缺陷基本消失。
在相對較低的釬焊溫度下,熔態釬料流動性差,不能將粉狀釬料的空隙填滿,造成多數量、大面積穿透性缺陷出現;隨釬焊溫度的提高,熔態釬料能夠較好的潤濕母材,流動性增強,粉狀釬料的空隙逐漸填滿,穿透性缺陷隨之減少。
圖3 1a~6a(從左至右)號焊后試樣超聲波C掃描圖
2.組織結構
圖4是1a~6a號試樣在300倍金相顯微鏡下的釬焊接頭典型組織形貌。由圖4可以看出,在900℃釬焊時,基體保留原有細小組織,釬縫接頭輪廓清晰,與母材界限明顯,接頭處有細小針狀結構組織出現,并往焊縫內生長;隨釬焊溫度的提高,基體中初生α相逐漸增加,釬縫寬度逐漸擴展,釬縫與基體界面逐漸模糊,針狀結構組織數量逐漸增多、體積逐漸增大;當釬焊溫度達到960℃以上時,針狀結構組織幾乎布滿整個焊縫,釬縫和基體融合在一起。
圖4 1a~6a(從左至右)號焊后試樣組織形貌
3.力學性能分析
對1a~6a號焊后試樣進行拉剪試驗,其拉剪力學平均值列于表4:
表4 1a~6a號焊后試樣拉剪力學平均值
圖5為在30min保溫時間,不同釬焊溫度條件下,接頭室溫抗剪強度的變化圖。
圖5 焊后試樣接頭室溫抗剪強度變化圖
由表4和圖5可以看出,當釬焊溫度為900℃時,接頭抗剪強度較低;提高釬焊溫度至920℃,接頭抗剪強度提高幅度較大;繼續提高釬焊溫度,接頭抗剪強度呈較穩定狀態。
在900℃釬焊時,熔態釬料流動性較差,釬縫和母材未能很好融合,存在較多的穿透性缺陷,造成接頭抗剪強度較低;隨釬焊溫度逐漸提高,熔態釬料的流動性增強,釬縫和母材能較好地融合在一起,接頭抗剪強度顯著提高;由于釬焊溫度均在1000℃以下,基體晶粒無明顯粗化現象、接頭中無明顯的細小魏氏組織,接頭抗剪強度能夠維持在一個較穩定的狀態。
4.試驗結果
在定時試驗中,確定960℃為最佳釬焊溫度。在960℃釬焊溫度下的試樣:釬料完全融化,熔化態釬料流動性良好,母材被完全潤濕;焊縫無貫穿性缺陷出現;釬縫和基體基本融合在一起,基體晶粒無明顯粗化現象,接頭中無明顯的細小魏氏組織出現;接頭抗剪強度為384.42MPa,維持在較好的力學性能水平。
定溫試驗:根據定時試驗,固定TC4鈦合金960℃的真空釬焊溫度,變化保溫時間。將試樣依次編號1b~3b,其相應的釬焊工藝參數見表5:
表5 TC4鈦合金真空釬焊工藝參數表
1.焊縫質量
圖6 1b~3b(從左至右)號焊后試樣超聲波C掃描圖
圖6是1b~3b號焊后試樣的超聲波C掃描圖。由圖6看出,試樣在960℃釬焊溫度進行釬焊時,相較于其它試樣,1b號試樣穿透性缺陷面積較大,這與保溫時間過短有關,熔態釬料無法在較短時間內將空隙填滿便進入到降溫階段,其它試樣均表現出較好的焊接質量。
2.組織結構
圖7為1b-3b號試樣在300倍金相顯微鏡下的釬焊接頭典型組織形貌。由圖7可以看出,當保溫時間為5min時,基體保留原有細小組織,釬縫接頭與母材界限明顯,接頭處開始有細小針狀結構組織出現,但數量很少;當保溫時間為10min時,基體中出現初生α相,釬縫與基體界面開始模糊,出現融合跡象,針狀結構組織數量增多、體積增大,并向焊縫內生長;當保溫時間為30min時,基體中初生α相繼續增多,針狀結構組織數量和體積繼續增長,幾乎布滿整個焊縫。
圖7 1b~3b(從左至右)號焊后試樣組織形貌
3.力學性能分析
對1b~3b號焊后試樣進行拉剪試驗,其拉剪力學平均值列于表6:
表6 1b~3b號焊后試樣拉剪力學平均值
圖8為在960℃的釬焊溫度,不同保溫時間條件下,接頭室溫抗剪強度變化圖。
圖8 焊后試樣接頭室溫抗剪強度變化圖
由表6和圖8可以看出,在相同釬焊溫度條件下,隨保溫時間的提高,釬焊接頭抗剪強度會呈現先升高再降低的變化規律。且在保溫時間為10min時,接頭抗剪強度達到最大值。
在過短的保溫時間內,熔態釬料不能很好的潤濕母材,無法充分與母材發生融合,之后便很快進入到降溫階段;而在過長時間的保溫時間內,母材和焊縫內組織容易產生粗大相,導致母材和接頭變脆;10min的保溫時間,即能使釬料與母材發生很好的融合,又不至于使母材和接頭過度粗化。
3.試驗結果
在定溫試驗中,確定10min為最佳保溫時間。在10min保溫時間釬焊的試樣:釬料完全融化、流動性良好;焊縫無貫穿性缺陷;釬縫和基體融合;接頭抗剪強度為399.6MPa,達到最大值。
通過定時和定溫試驗,確定在真空釬焊TC4鈦合金時,釬焊溫度960℃和保溫時間10min是其最佳配合工藝參數。執行此工藝參數,TC4鈦合金真空釬焊焊接質量良好、母材和焊縫組織融合、抗剪強度最大。
(1) 在適當的工藝條件下,采用Ti-13Zr-21Cu-9Ni釬料可實現TC4鈦合金的連接。 (2) 復合釬焊工藝參數影響接頭的力學性能,當釬焊溫度為960℃、保溫時間為10min時,接頭室溫抗剪強度最高為399.6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