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琪 成都體育學院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希望,增強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加強中小學階段學生的體質健康干預,是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需要。近年來,教育部高度重視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工作,通過多種途徑,制定相關政策,強調體育在增強學生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方面的重要意義。在中國,體育鍛煉越來越被重視,素質教育會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向,學生只有擁有完善的綜合素質,才能為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
為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機制,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身體鍛煉,國家印發《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其中將各個體質測試項目分為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三個大方向,初中生的體質測試標準項目有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以及肺活量和BMI。
涼山州布拖縣交際河中學學生的體育鍛煉受到學校場地、活動設施和學生家庭等條件的多重影響。交際河中學一周有兩節固定的體育課,因為場地限制,有大課間時間,但是并未統一安排內容。在體育課時間段,初一學生以學習廣播體操為主,每個班級并未安排其他強制性的體育活動,在體育課后半部分,大部分的教師安排內容為自由活動。對初中生階段的學生來講,缺乏系統有效鍛煉,未能培養其鍛煉習慣和提高體質水平,對體質健康水平是有一定負面影響的。
根據閱讀相關文獻,運動干預可以定義為:通過被干預者主動參與或者被動參與的形式,科學制定運動干預方案,采取適合單一或者群體的運動負荷以及合理運動強度與頻率,有計劃的對被干預者進行一段時間連續的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使受試者的身體素質和機體的運動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和改善,進而改善因缺乏鍛煉而引起的體質健康不良表現。運動干預主要包括運動干預頻率、運動干預強度、每次運動持續時間、運動干預形式4個因素。因此本文根據交際河中學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干預訓練,觀察研究對象干預前后的體質測試成績變化,進行對比分析。
本文以涼山州布拖縣交際河中學初一5班34名男生為實驗對象,通過8周運動干預,比對體質健康測試成績變化,研究運動干預對體質健康測試的影響。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館、互聯網、電子資源等途徑查閱相關文獻并閱讀,理清發展現狀和成果,找尋體質健康測試有關內容的理論支撐,確保所需內容的真實性,為闡述內容奠定一定理論基礎。
2.實驗法
(1)測試項目
初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單項指標及分值,如表1所示。本文選取了34名男生作為實驗對象,由于受當地中學場地條件限制,50米和800米跑在實際測試中并不能實現,所以研究分析中不包含這兩項內容。
(2)干預次數

表1 初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單項指標及分值
每周參加體育鍛煉三至四次是最適宜運動頻率,考慮運動效果的積蓄作用,運動干預的時間間隔不宜超過三天。基于科學研究和實際情況,本實驗安排一周3次的運動干預(2次體育課和1次大課間活動時間),進行8周,共計16節體育課,8次大課間。
(3)干預內容
干預內容如表2所示。體育課依據學校的教學計劃正常進行初一廣播體操的學習,在課的后半部分加入體育干預措施,一次15分鐘,大課間活動課單獨開展25分鐘,包括準備活動部分10分鐘。

表2 初一5班34名男生體測項目干預內容
(4)實驗步驟
在開始干預之前一周的時間選取實驗班級,確定實驗對象,提前告知學生情況并動員學生認真參與實驗,并對干預前體質健康項目進行測試,獲得原始數據,根據學生情況制定干預方案。
3.數理統計法
根據研究內容的需要,將相關數據運用spss 18.0進行計算錄入,對調查結果進行數據統計與處理獲得所需要的相關數據。通過對體質健康測試項目干預前后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判定有無差異性,進行對數據的分析總結。
BMI是反映學生身體形態的重要指標,與體重和身高密切相關,因此測量學生干預前與干預后BMI數據并進行T檢驗,做對比分析,研究運動干預是否對其身體形態有影響。
干預試驗前后涼山州初中生BMI指數變化(見表3):

表3 干預前后初一學生BMI測試結果分析
通過表3數據看出,通過8周運動干預,干預前為BMI指數18.652±2.263,干預后17.517±2.239,經獨立樣本T檢驗有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看出8周運動干預對初一34名男生BMI指數有一定影響。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育階段,身高和體重在一定時間內容易發生變化,如果缺乏體育鍛煉,BMI指數很容易指向肥胖或偏瘦。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運動干預,初一學生的BMI指數降低,說明體重呈現下降趨勢,運動干預對學生的BMI指數有顯著效果。
肺活量是代表著肺一次的最大的機能活動量,反映人的心肺功能水平,因此測量學生干預前與干預后肺活量數據并進行T檢驗,做對比分析,研究運動干預是否對其身體機能有幫助。
干預試驗前后對涼山州初中生肺活量的對比分析(見表4):

表4 干預前后初一學生肺活量測試結果分析
通過表4數據看出,通過8周運動干預,干預前肺活量成績為2399.588±412.499,干預后肺活量2925.500±481.100,經獨立樣本T檢驗有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看出8周運動干預對初一5班34名男生肺活量成績的提高產生一定效果。
肺活量能夠反映人的心肺功能水平和有氧能力。通過運動干預手段,對初一5班男生肺活量的提升有了明顯改善,提高了心肺功能和有氧能力,對長跑項目也有一定的幫助。
涉及計算統計量為:
初中男生體質健康測試中的身體素質包括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50米跑和1000米跑,因場地限制,跑的項目沒辦法科學測量。因此,測量學生干預前與干預后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數據并進行T檢驗,做對比分析,研究干預是否對其身體素質有幫助。
1.干預試驗前后對涼山州初中生坐位體前屈成績對比分析
通過表5數據看出,通過8周運動干預,干預前坐位體前屈成績為11.735±5.857,干預后肺活量14.882± 5.734,經獨立樣本T檢驗有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看出8周運動干預對初一34名男生坐位體前屈成績的提高具有一定意義。

表5 干預前后初一學生坐位體前屈測試結果分析
坐位體前屈成績體現著學生的腿部柔韌性,尤其對男生而言,柔韌性是體育鍛煉過程中容易忽視的地方,數據顯示運動干預手段對坐位體前屈成績有著明顯的改善,可能與準備部分和放松部分的拉伸環節有關。
2.干預試驗前后對涼山州初中生立定跳遠成績對比分析
通過表6數據看出,通過8周運動干預,干預前立定跳遠成績從162.880±20.914,干預后提升到174.470± 21.549,經獨立樣本T檢驗有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看出8周運動干預對初一34名男生立定跳遠成績的提高具有一定意義。

表6 干預前后初一學生立定跳遠測試結果分析
立定跳遠項目需要腿部爆發力的支撐,這點在運動干預過程中有所體現。數據顯示,運動干預手段對立定跳遠成績有有效的提升,證明學生在掌握一定運動技巧與力量練習之后,對立定跳遠的成績有幫助。
3.干預試驗前后對涼山州初中生引體向上成績對比分析
通過表7數據看出,通過8周運動干預,干預前引體向上成績從5.235±3.635,干預后提升到7.677± 4.630,經獨立樣本T檢驗有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看出8周運動干預對初一34名男生引體向上成績的提高具有一定意義。

表7 干預前后初一學生引體向上測試結果分析
引體向上主要是練上肢肌肉力量的發展水平,以及臂力和腰腹力量,這在運動干預過程中也有所體現。數據顯示,通過運動干預,初一男生引體向上顯著性提升,說明通過體育鍛煉后,對該項目的成績有所改善。
1.運動干預對交際河中學初中生的身體形態有影響:34名初中生BMI指數有顯著性差異(P<0.05),運動干預對初中生身體形態有促進作用。
2.運動干預對交際河中學初中生的身體機能有影響:34名初中生肺活量出現顯著性差異(P<0.05),運動干預對初中生身體機能有明顯促進作用。
3.運動干預對交際河中學初中生的身體素質有影響:34名初中生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和引體向上均出現顯著性差異(P<0.05),運動干預對初中生身體素質有明顯促進作用。
1.體育教師應當在了解初中生身體發育規律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運動干預。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身體形態、身 體機能以及身體素質,針對薄弱環節進行科學有效的運動干預,以促進身心健康以及提高初中生體質健康水平。
2.運動干預手段方法多樣,組織形式和鍛煉內容、方式也非常豐富。教師在干預過程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各種形式的運動干預方案,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積極性。把握好初中生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特點,進行科學引導,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3.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運動干預方案。各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和教學任務都有所不同,體育教師應在有限的條件下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發展選擇最優條件的幫助。
因數據的不足,本文未設置對照組,與實驗組進行對比,未能從更科學的角度進行分析。運動干預的時間也較短,僅用了8周時間,可能會影響到研究效果與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