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博飛 吉林油田新聞中心
傳統媒體是相對于最近幾年流行的網絡媒體來說的,傳統的傳播方式主要包括報紙、廣播以及電視等。傳統媒體容易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所以傳統媒體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的生活要求,而新媒體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通過對傳統媒體企業的審計發現,目前傳統媒體企業的經營和發展都比較困難,甚至會出現虧損的現象,所以傳統媒體企業急需進行改革。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報紙和廣播電視的需求量越來越少,并且傳統媒體的缺陷也逐漸的顯示出來(如圖1所示)。以廣播電視企業為例,目前觀看電視的群眾明顯的在減少,首先是因為電視節目質量越來越差,其次是播放的內容是觀眾不喜歡的,與此同時由于播出時間等原因的限制,觀眾無法通過電視節目來獲得滿足感,例如電視劇的播放,當觀眾想觀看一部電視劇時,在電視上每天只能觀看兩集到三集,耗費時間太長,而新媒體就可以一次性的滿足觀眾的觀看需求,因此電視節目的收視率逐漸的下滑[1]。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在2017年,人們每天觀看電視的時長為144分鐘,但是到了2018年,觀看時長就變成了132分鐘,一下子就減少了12分鐘,這也是近幾年來降幅最大的。

圖1 傳統媒體的缺陷
以廣播電視媒體行業來說,目前全國的廣播電視臺有一千三百多家,電視的頻道數更是達到了兩千多個,所以,重復覆蓋以及重復制作的現象比較嚴重。在電視臺競爭過程中,實力強的電視臺會越來越強,而實力弱的電視臺則會越來越弱,甚至會直接退出廣播電視的市場。
隨著廣告收益逐漸下滑,部分傳統的媒體企業為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開始了多元化經營,一般會涉及到影視劇投資、產業園以及旅游等,但是大部分的企業都處在小、散的狀態,從而導致一些企業的經營狀況出現問題,進一步的加劇了傳統媒體企業的虧損。
傳統媒體企業中的宣傳部門通常會選擇使用經營廣告的費用來彌補宣傳的成本,但是由于宣傳成本的大幅上漲,導致無法使用廣告的費用來彌補宣傳成本,所以導致虧損越來越多。此外,傳統媒體企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設備,因此由于經濟的虧損,導致設備無法進行更新和維護。
由于傳統媒體企業的發展受到了阻礙,導致員工的收入無法進行增長,甚至會出現裁員和延期發放工資等情況,所以傳統媒體行業的人才流失比較嚴重。此外,當傳統媒體企業想要轉型發展新媒體時,企業內部會缺少專業的新媒體人才,并且現有的工資福利很難招募到人才[2]。另外,大部分的國有傳統媒體企業都是從事業單位轉變過來的,所以在企業內部沒有完善的管理體制,因此無法建設人才隊伍。
傳統媒體企業陷入困境的原因只要有兩種,一種是外部原因,這種原因包括新媒體的影響、監管政策的影響以及資金的影響等。另一種就是內部原因,這種原因主要包括媒體轉型、人才隊伍等。
首先,由于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信息的傳播環境發生了改變。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信號覆蓋范圍廣等優勢(如圖2所示),并且新媒體能夠將信息的使用者轉化成信息的接受者和發布者。與此同時,新媒體的制作成本較低,可承載的信息量大,同時還能夠為用戶進行個性化定制,并帶去良好的閱讀體驗,所以很受用戶喜歡,從而影響傳統媒體的發展。其次,由于監管政策變得更加嚴厲,所以傳統媒體的廣告客戶流失嚴重,導致傳統媒體的廣告收入急劇下降。近幾年,國家對于醫療保健、家居裝修等廣告進行了嚴厲的管控,所以傳統媒體無法通過這類的廣告來增加收益。對于某市的傳統媒體企業進行審計之后了解到,在近四年的時間內,電視上發布的醫療保健類廣告收入下降了1500多萬元。最后,由于傳統媒體行業大多為事業單位改編,所以在企業中除了辦公設備和辦公場所,沒有其他的文化資產。因此,當廣告收益降低之后,傳統媒體企業無法通過其他途徑來獲取收益,所以發展困難。

圖2 新媒體的優勢
第一,傳統媒體企業為了能夠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開始了轉型工作,在發展過程中開始重視融媒體的發展。但根據目前傳統媒體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融媒體的發展還是淺層次的,現在傳統媒體企業只重視微信公眾號的創建以及初步嘗試“互聯網+”,更多的是在進行表面融合,而不是深度融合。并且傳統媒體企業對于新技術的應用也比較滯后,同時,在將電視臺和互聯網進行聯動時,也會存在壁壘,而且傳統的廣播電視評價體系也比較落后。第二,國企的傳統媒體行業大部分都是事業單位的電臺、報社等改制過來的,所以在企業管理中還會保留著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受到這種管理模式的影響,傳統機制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這些弊端會阻礙傳統媒體企業進行發展。與此同時,事業單位管理模式的管理效率通常都比較低,節目的創新也會受到限制,所以傳統媒體企業想要進行轉型,就要改變這種管理模式。另外,傳統媒體企業缺少獎勵制度,并且對于企業內員工的考核制度也不夠完善,同時還缺少約束制度,所以在企業內部會出現工作散漫等現象。第三,傳統媒體企業中的人才隊伍思想比較傳統,無法適應新媒體的發展。新媒體一般都依靠互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等科學技術,傳統媒體企業中的人才一般都不具備這種技術,所以無法創新出符合新媒體潮流的節目。
近幾年,隨著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的不斷進步,國有的傳統媒體企業要充分的發揮出“政府喉舌”的作用,從外部方面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提供支持。與此同時,傳統媒體企業要不斷的進行發展,用最快的速度擺脫困境。
對于傳統媒體企業來說,有關的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宣傳力度、資金投入力度和保障力度。首先,政府部門要在社會上多宣傳傳統媒體的優勢,使人民群眾能夠重新的關注到傳統媒體。其次,面對目前傳統媒體廣告收入下滑的情況,政府部門應該加大資金的投入,以此來保障傳統媒體企業能夠繼續的發展下去。
想要恢復傳統媒體企業的元氣,可以為傳統媒體企業配置可經營的公共文化資源。與此同時,政府的有關部門可以利用節日慶典的宣傳活動以及流行的影視作品等可經營文化資源來支持傳統媒體企業的發展。以電視為例,可以改變傳統的電視播放方式,在電視中融入網絡技術,實現電視可以搜索節目的功能,這樣觀眾就能夠在電視上查詢到想要觀看的節目內容。
傳統媒體企業要根據內外部的環境來對企業轉型發展的方向進行分析和梳理,同時還要明確企業的發展重點和發展策略[3]。將媒體進行融合發展是黨中央的戰略部署,也是傳統媒體企業轉型發展的要求。傳統媒體行業要積極的進行轉型,及時的改變轉型思路(如圖3所示),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將虧損變為盈利,同時也能夠讓傳統媒體重新回到大眾視野當中。

圖3 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的思路
傳統媒體企業要在企業中建立人才獎勵制度,對于在企業發展中有突出貢獻的,企業要給予相應的獎勵,以此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還要在企業內完善管理制度,要求員工遵守企業的相關規定,違規者要進行相應的處罰。與此同時,企業內部要加強人才的招募,積極的引進新媒體人才,并且要對公司員工進行培訓,從而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人才管理團隊。此外,還應該打造宣傳團隊和經營團隊,以此來提高電視節目的質量和對電視節目進行創新。對于企業化運作的單位,要進行人事制度改革,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減少關聯體系,從而提高傳統媒體行業的運行效率。
結束語:總而言之,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傳統媒體企業要充分的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時的作出改變,同時還要意識到新媒體會對傳統媒體造成哪些影響,以及新媒體未來的發展趨勢,然后對傳統媒體進行改革,從而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此外,傳統媒體企業要提高節目質量,這樣才能夠吸引到更多的廣告商,提高廣告收益;并且還要對節目進行更新,以此來滿足觀眾的需求。傳統媒體還可以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從而實現傳統媒體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