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一師第三中學
剛步入初中的學生,課程增多使他們每天在校學習的時間被安排的非常緊湊,生物學科又是他們接觸的一門新學科,學生對一些抽象知識不易理解,單憑老師們在課堂所教是不夠的。那么通過作業就可以讓學生們對當天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消化。但是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學生的課后學習又完全遵循老師,特別是各項作業。對于要做哪些、怎樣做,學生幾乎沒有發言權,只能執行。一談到作業,學生便頭疼:每次不是抄寫概念,就是選擇、填空等習題,既乏味又無語。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知識效仿,哪有什么學習興趣課談?何來創新的熱情呢?
學生的發展是課程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在作業改革上,也應立足于這個出發點,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在這幾年的教學中,在作業的布置上我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以積極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能力的發展。
作為一名生物老師,作業的布置如果能巧妙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會使作業更有意義,有價值,而且學生還會由于完成作業的時產生的趣味性而更加喜歡生物學。比如在學了《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可一改往日的填寫實驗報告而是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談談這節實驗課的體會,學生既不覺得枯燥無味、負擔反而認為很新鮮、輕松。比如學習植物的呼吸作用后,給出這樣的題目:小明媽媽在家中陽臺上養了許多花,冬天來了,因擔心花被凍死,于是小明媽媽把花搬進臥室培養。從這以后,夜里媽媽常覺得胸悶、氣短,呼吸難受。請你們根據所學的知識試著解釋一下,并幫助小明媽媽解決問題。這些作業的內容均來源于學生熟悉的生活和身邊的實物,完全從學生的喜好出發,充分給學生提供靈活的空間和充足的時間,這樣學生就算在作業中花費再多心血,他們都會認為是甜蜜的負擔。這類作業,完全迎合了創新而又多元的教育觀念和理論。讓學生用腦來想,用眼來看,用手來畫,這本身便是創造的一種表現!這種創造還會極大的提升學生作業質量,進而幫助教師更高效地完成作業批閱,使教師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循環性地為學生布置更有意義有價值的作業。
生本教育提倡“先做后學,先學后教,教少學多,以學定教”與新課標提倡的學生自主學習是不謀而合的。只有學生的先學,才能做到生本的后教,而先學的關鍵就是作業的設計與前置。因此作業設計要圍繞著讓學生好學而設計,學好而設計,所以要盡可能做到精煉、簡單、開放、實用,要能帶出本節課的核心內容。讓課堂所學內容能夠在作業中有所體現,讓課后作業能夠真正鞏固課堂所學。如:學完《生態系統》后,要求學生根據所學內容,繪制一幅自己喜愛的生態系統圖,突出本節的重點并寫出個人心理話,學生依據所見所聞所思積極完成布置的作業,最后各位同學上交的作業形式多樣,而且質量非常高。最終我們發現,此次作業的內容和形式,作業的數量和完成的方法都是由學生自己制定,自己完成,這樣各位學生就可以做出獨一無二、異彩紛呈的作業。這樣學生真正走出了重復練習作業的固定模式,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發現作業的趣味性。最終當他們發現自己設計的題目作為典范,出現在老師的教學大屏幕上時,會是多么的興奮與自豪!
進入初中階段后,許多學生必然要經歷青春期,此時的他們總是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反對父母的關心和照顧。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就越是想要更多的關注孩子,此時不少學生就會認為家長啰嗦多事,長時間下去就導致父母和孩子的關系越緊張。要轉變學生和家長這樣的關系,學校的每個老師都應起到協調的作用。作為老師可通過布置一些實踐性的家庭作業,讓家長參與到我們的實踐作業中,增強家長與孩子的溝通。
在學習合理營養的知識后,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份作業:讓學生利用周末為家長做一頓飯,要求獨立親自完成,最后讓家長幫助教師來給學生進行評價。在家長的積極指導和協助下許多同學都完成地相當出色。很多學生在完成這份作業后紛紛表示,每天吃父母做好的飯菜沒有任何感覺,還常常挑剔飯菜不可口。可是當自己親身嘗試后發現,買菜、做飯這些事情要花費父母很多心思和精力,一頓看似簡單的飯菜凝聚了父母對自己濃濃的愛意。在一番親身勞動后,大家體會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更加理解了父母的愛。許多父母也在評價意見中寫道:老師布置的作業,讓我們一家人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好久都沒和孩子在一起愉快地交流了,希望老師以后多布置類似的作業。這樣的作業讓家庭變成了學習的課堂,讓餐桌成為學生和家長的生物角,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還讓學生和家長在活動中加強了溝通、增進了感情。
只要教師結合往期教學經驗,針對不同階段的教學知識和學生興趣,通過自身前期在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對與錯,并通過多次嘗試與實驗,得出結果加以總結,以此給同學們巧妙布置各種與生活相貼近的作業與練習,這樣就能拉近自己與學生的距離,拉近生課學與學生的距離,最終拉近生活與學生的距離。總結起來,安排相對生活化的作業,能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并且在生活中加以總結延伸,服務于生活,這樣我們真正就做到了布置的作業有設計,使學生完成作業的任務有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