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葉 紫英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江思雨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程度越來越高,我國在以企業為主導的商業化運營模式探索中,實施了與時俱進的企業治理或企業改革,旨在由傳統經營模式轉向現代化的商業化運營模式。經過多年實踐,當前我國企業基本上實現了向現代運營方案與現代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學界一般認為造成這種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來自市場機制的建設與完善,尤其是“十九大”之后,這種認識越來越清晰,也獲得了全面肯定。下面以此為出發點對信息化環境下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主題展開具體分析。
“十九大”提出了總體經濟體系建設框架,這種大建構與大戰略形式的頂層設計,旨在實現系統性改革,一方面,可以憑借總體經濟體系建設完成實現與國際市場機制的全面接軌;另一方面,借助總體經濟體系建設能夠進一步促使我國全面進入到市場化階段,激活我國巨大市場的潛在活力。與總體經濟體系建設相關的主要實踐路徑包括了以市場為主導的資源優化配置、企業的全面治理即企業的市場化、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等。以企業全面治理或企業的市場化為例,經過上一輪“經理人制度改革”與“互聯網+改革”,我國基本上實現了企業的全面市場化;但是,從法治建設層面分析,在《公司法》與《合同法》的基本規范條例清晰、明確界定企業與市場化行為之間的關系方面,企業在內部的信息化公開程度與社會化的信息化公開程度相對較低,這也是我國企業案例研究方面數據化程度低、研究成效不顯著的原因所在。因為在這種信息透明度相對較低的情況下,無形中增加了市場交易成本,使企業內部無法節省資源進一步向財務管理方案研發挺進,也在外部造成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這種信息透明度低的狀態下,易產生腐敗現象,滋生一系列不利于企業與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因此,在2016年開始實行的“預算制”中,就采用了“清單列舉”思維,將所有科層管理的預算方案預設到了最后一項生產要素之中。從現階段的企業財務共享理念及其實踐經驗分析,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的實質影響與價值集中體現在降低市場機制條件下的信息交易成本;就企業自身而言,則可以透過這種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提升自身內部信息交流頻率,擴大社會化的信息透明度,進而使自身在節約成本以獲得快速發展的同時,使其受到社會監督與法律保護。所以,從整體上看,總體經濟體系框架下的企業財務共享之價值,就在于推進企業市場化水平,使我國企業在本土的改革與國際市場環境相適應,并在未來的發展中逐漸提升競爭力。
首先,在新結構經濟學理論中,對古典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概念進行了深化處理,目前,這種比較優勢主要指的是與其生產相匹配的優勢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及對它們的管理等。簡單講,在現代企業生產中,科學技術與管理技術并行已經成為基本常識。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企業的發展受惠于市場化改革,而這種改革的實質旨在降低市場機制或市場環境下的社會化交易成本,也就是通過市場調配資源機制,使企業在市場化行為中,運用“看不見的手”使自身的交易能夠更省力、更省錢,并快速實現合法交易,交易方各受其惠。隨著這種經驗的逐漸推廣,企業管理者也認識到了“信息共享”的重要價值。其次,自1992年我國推行市場機制以來,與之配套的市場法治環境建設也獲得了快速發展,尤其是在與企業相關的《勞動法》、《公司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的逐步完善,使我國企業實現了法律保障條件下的市場化改革,從目前成效分析,成績斐然。但是,企業在這種法治環境與市場機制下,并未真正全面的按照相應的法律程序與規范條例,將自身的經營狀況以及相關數據向社會紕漏,或很少紕漏,或紕漏不完全(指在法律規范條例界限之內的信息紕漏),這種狀況造成的直接結果有兩個,一是企業在市場化行為中未遵守法律法規,二是企業在實際的企業財務共享中缺少有效解決方案或應對方案。需要注意的是,企業財務管理并不是簡單的對于資金的管理,它牽涉到企業的項目運營、生產管理多個方面,用現階段的工業生產制造產業鏈模型分析,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牽涉到“產品研發設計、材料運輸、生產加工、市場營銷、訂單處理、售后服務”等多個生產制造環節,也就是說,它已經突破了傳統時期將企業財務管理理解為主要以資金管理為主的思維,并且,將企業生產制造中的資本要素、生產制造、管理行為等進行了資源融合與系統控制。所以,企業財務管理需要通過“共享管理”加以實踐,這也是導致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產生的實質原因,也是造成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效用逐漸遞增的根本動力所在。所以,從比較優勢的角度講,信息化環境在實際上構筑了兩層比較優勢:一方面,通過信息化環境的建設與信息化改革,我國企業在市場機制改革的基礎經驗上深化了對信息交易成本的理解;另一方面,對這種信息交易成本的實質在于企業財務共享管理的模式內涵有了全面解讀。因此,在雙重理解與深度解讀的條件下,也逐漸開始在受法治環境制約的全球市場經濟體系中,開始走向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的改革。總之,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在現代生產制造產業鏈模型應用中,已經成為企業獲取成功路徑中“公開的秘密”。
在信息化環境對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發展及應用的影響相對直接,簡單講,就是直接促進了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的快速實踐。具體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信息化是現代全球化的技術基礎,而在這種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市場經濟體系中,從1993年開始企業就逐漸推行企業財務共享管理制度,不僅提升了企業管理效率,也在實質上推進了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目前而言,企業財務共享管理理念,已經成為國際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基本共識,所以,在我國建設總體經濟體系的新發展階段,必然要求在其影響之下,持續性的推進企業財務共享管理制度的全面實踐;與此同時,我國的市場化深化改革也在繼續,系統性改革的核心也在于通過市場降低全社會的交易成本,因此,在這種國際環境與國內發展背景共同作用下,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的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必然會獲得快速推進與發展。一方面,企業可以在其“互聯網+”改革的基礎上,運用信息化改革產生的比較優勢,快速完成企業內部的財務共享管理模式建設;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運用自身的企業網站公開法律限定范圍內的財務信息,這樣,在我國市場機制全面深化改革中,企業自身可以降低內部交易成本,并向社會公開其自身的經營狀況,進一步講,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的應用可以使企業真正做到市場化,并在市場化條件下,通過自身的財務共享或財務公開向市場反映自身的經營狀況;也就是說,這種社會化的財務公開,使企業立足于市場之中,并借助市場評估使自身在系統性的金融體系中獲得真實意義上的經營狀況反映,從而將社會民眾與企業關聯到金融市場之中,最終實現總體經濟體系建設框架之下的“藏富于民”目標。
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中,積累了諸多路徑經驗,這些路徑經驗通常以國外企業財務管理路徑為主。從目前路徑經驗的學習與發展應用成果看,系統管理方案已經成為安全性高、管理效用較大的基本性方案。因此,從管理思維或管理方案設計規劃及選擇方面,建議選擇系統管理方案,這樣可以通中心管理與平級管理及分層管理,快速搭建起企業內部與市場外部的財務共享管理平臺。比如,企業在實際的財務共享管理方案實踐,就可以先建立一個財務共享中心或管理總部;這樣就能夠根據信息化改革后建立的企業數據庫,對企業的財務共享現狀與共享程度進行區分式分析;然后,利用分析結果參考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典型框架,設計與其自身企業相符合的管理方案。一般經驗表明,在企業內部搭建財務共享平臺,為了安全起見,需要建設一個內部局域網絡平臺,或者直接采用內部財務公開的傳統手法,使企業內部實現財務全面共享,這樣,所有工作人員也可以根據公開的財務信息為企業提供發展建議或提出相關改善意見。但是,在市場化的外部財務共享平臺,企業需要借助社會化的公開平臺,通常可以將其發布到任意公開平臺之上,但要求與《公司法》及我國相關政策相一致,公布到政府規定的公開平臺之中。另一方面,企業本身要對研究機構與社會紕漏自身的財務信息,方便其自身向社會融資及將自身生產制造所獲得利益與社會共享等。因此,建議企業在法治化的市場環境,積極履行自身的財務公開義務,并努力建設與全球化市場環境競爭機制相統一的游戲規則。
現代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制造業,而制造業的良好發展,除了商業化運營之外,最重要的管理集中于生產制造產業鏈的管理方面,從現代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中,產業思維與財務共享管理屬于一體兩面的關系,二者缺一不可;這也是導致我國企業在初期引入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時,不易成功的原因所在。根據現階段我國企業在產業鏈建設與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的改革現狀分析,積極運用產業思維的時機已經成熟,而財務共享管理與生產制造產業鏈之間的資源對應融合也成為勢不可擋的發展方向。所以,在當前信息化改革已經充分完成,信息化環境已經全面構建的基礎條件下,我國企業向財務共享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由小范圍向大范圍擴展也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發展的基本趨勢。以此判斷為基礎,企業可以嘗試先對自身所屬于行業進行明確界定,然后,從上、中、下游的產業供應關系鏈中分析自身所處于地位;再進一步,解析自身生產制造的產業優勢具備完整生產制造產業鏈的哪個環節,按照缺遺補漏的方法,建設自身發展中的生產制造產業鏈條。其次,完成產業鏈建設后可以將財務共享管理應用到每個生產制造環節之中,進而使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財務共享管理落到生產制造產業鏈條的各環節。另外,建議在完成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建設后,利用節省出來的財務管理人力資源,將其轉向企業財務管理類型的研究,進面是為后續的自身企業財務共享管理積累可持續發展資源。
結束語:總之,信息化在實質上屬于信息交易問題,而這種信息交易成本的高低,決定了經濟市場化程度的優劣。經過總體經濟體系建設框架的頂層設計,我國在新時期已經進入到了與國際市場接軌,全面推進本土市場化的新階段。面對這種全面向現代化轉型的大戰略與大構建,既需要作為社會再生產主力的企業努力運用信息化環境,提升自身市場化水平,也需要通過實際對企業財務共享管理模式的引入與應用,更好的體現這種市場化水平的比較優勢。尤其是我國大多企業在物質生產效率方面雖然積累了諸多經驗,但一直以來受到效用生產效率發展速度慢的阻礙因素影響,市場上的消費主體在經濟活力方面的表現差強人意。因此,建議在新時期企業加快財務共享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創新應用,為其自身發展營建國際市場環境下的比較優勢,爭取通過逐步改革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為后續的“行業定價權”奠定技術基礎與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