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凡,劉 偉,李 強,王建勛,張四新
(1.河北省唐山市協和醫院普外科,河北 唐山 0630002.河北省安國市醫院普外科,河北 安國 0712003.解放軍陸軍第82集團軍醫院普外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直腸癌是指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至齒狀線之間、原發于直腸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近年來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其發病有年輕化趨勢。2018年全球范圍內診斷為結直腸癌的患者超過180萬,占所有癌種的10.2%,死亡病例超過86萬,成為全球發病率第三、死亡率第二的惡性腫瘤[1]。近年來直腸癌的早期診斷方法有了提高和進步,但直腸癌早期臨床癥狀如排便習慣、大便性狀的改變相對比較隱匿,容易被患者忽視[2],因此提高早期檢測甄別技術、確定明確標志物迫在眉睫。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抑制因子3(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3,CDKN3)為雙重特異性蛋白磷酸酶家族成員,可使CDK1/2去磷酸化并失活[3],其表達異常與多種惡性腫瘤密切相關[4],但在直腸癌中如何表達鮮有描述。叉頭框蛋白A1(fork head box protein A1,FOXA1)基因位于人染色體14q21.1站點,參與代謝過程、信號調節、細胞周期相關基因的啟動,與多種腫瘤發病機制相關[5],但FOXA1在直腸癌發病中的作用尚不明確。因此研究針對CDKN3與FOXA1 mRNA在直腸癌中表達如何這一問題探究其臨床意義,以期兩者可以作為直腸癌檢查的輔助檢查基因。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3月在唐山市協和醫院和解放軍陸軍第82集團軍醫院就診的94例直腸癌患者作為觀察組,男55例,女39例,年齡32~71歲,平均年齡(59.46±6.09)歲。另選取同時期在醫院進行常規體檢的健康人群95例作為對照組,男54例,女41例,年齡38~73歲,平均年齡(60.32±7.81)歲。兩組性別、年齡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分別經唐山市協和醫院、解放軍陸軍第82集團軍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范(2017年版)》結直腸癌組織學分級標準[6],高級別直腸癌:0~49%腺管形成;低級別直腸癌:>95%腺管形成、50~95%腺管形成。其中低級別直腸癌患者36例,高級別直腸癌患者58例。按照美國癌癥聯合委員會(AJCC)/國際抗癌聯盟(UICC)結直腸癌TNM分期系統(第七版)[7],其中Ⅰ~Ⅱ期45例,Ⅲ~Ⅳ期49例。分化程度:中高分化51例,低分化43例。有淋巴結轉移38例,無淋巴結轉移56例。納入標準:①經MRI常規檢查、病理切片確診為直腸癌患者;②在進行研究前1個月內未服用任何影響消化排泄藥物;③既往無其他惡性腫瘤病史;④臨床資料完整,且取得患者家屬同意和配合,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潰瘍性結腸炎、結直腸息肉、直腸腺瘤;②克羅恩病、血吸蟲?。虎酆喜⑸铎o脈血栓、凝血障礙性疾病;④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⑤合并患有心臟、肝、腎等疾病者;⑥自身免疫疾病患者。
1.2主要試劑與儀器:Trizol試劑盒、逆轉錄試劑盒(北京天漠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批號TR205-50、TK223-07);實時熒光定量PCR試劑盒(杭州主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RT0418-09);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儀(美國ABI公司,型號7900)。
1.3研究方法
1.3.1樣品采集:所有受試人員空腹>8h,均于清晨采集靜脈血3mL置于促凝試管中,4000r/min離心10min,吸取血清標本置于Eppendrof管中,于-20℃保存。
1.3.2qRT-PCR測定CDKN3與FOXA1 mRNA表達量:從-20℃取出血清樣本,用Trizol試劑提取血清總RNA,異丙醇沉淀濃縮后,用75%酒精洗滌,干燥后加入100μLDEPC水,檢測所得RNA純度及完整度;按照逆轉錄試劑盒說明書將RNA逆轉錄為cDNA,產物置于-20℃保存。qRT-PCR反應(反應體系20μL):cDNA模板2 μL,10 μL2×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上下游引物各1 μL,DEPC水6 μL,每個樣本設置3個平行。根據目的基因設計相應的上下游引物,以GAPDH為內參,引物由寶日醫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合成,序列見表1,反應條件:95℃ 30 s;95℃ 10 s、60℃ 90 s,45個循環。使用ΔΔCt法對結果進行相對定量分析,根據各樣本平均Ct值,采用2-ΔΔCt法計算CDKN3與FOXA1 mRNA的相對表達量。見表1。

表1 CDKN3和FOXA1基因RT-PCR引物序列

表2 兩組CDKN3 FOXA1 mRNA水平比較

2.1兩組血清中CDKN3與FOXA1 mRNA表達比較:觀察組血清中CDKN3、FOXA1 mRNA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高、低級別直腸癌患者血清中CDKN3、FOXA1 mRNA的表達水平比較:高級別直腸癌患者血清中CDKN3、FOXA1 mRNA的表達量明顯高于低級別直腸癌患者(P<0.05)。見表3。
2.3CDKN3、FOXA1 mRNA與直腸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將觀察組血清CDKN3、FOXA1 mRNA的表達以其中位值分為兩組,高于中位值者為高表達組,低于中位值者為低表達組。直腸癌患者血清中CDKN3、FOXA1 mRNA的表達水平與性別、年齡均無明顯關系(P>0.05),與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結是否轉移有關(P<0.05)。見表4。

表3 高低級別直腸癌患者血清中CDKN3與FOXA1mRNA的表達

表4 直腸癌患者血清中CDKN3 FOXA1 mRNA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n(%)
2.4血清中CDKN3、FOXA1 mRNA對高、低級別直腸癌患者的診斷價值:以血清中CDKN3、FOXA1 mRNA水平為檢測變量繪制ROC曲線,CDKN3 mRNA診斷高、低級別直腸癌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839(95%CI:0.759~0.919),截斷值為5.317,靈敏度為63.8%,特異性為94.4%;FOXA1 mRNA診斷高、低級別直腸癌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853(95%CI:0.777~0.929),截斷值為0.740,靈敏度為70.7%,特異性為97.2%。詳見圖1。

圖1 血清中CDKN3、FOXA1 mRNA對高、低級別直腸癌患者的診斷價值
近年來,我國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趨勢,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地區較農村地區高發,又多因部位隱秘,患者常忽視其危險性,發現時已屬于中晚期。早期直腸癌可無明顯癥狀,但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現糞便性狀及排便習慣改變、腹痛或腹部不適、腹部腫塊、腸梗阻、貧血及全身出現消瘦、乏力、低熱等癥狀[8]。盡管最近在治療直腸癌的新型腫瘤藥物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有學者認為如果直腸癌患者不進行外科手術切除,幾乎不能實現治愈[9]。因此能夠及早檢測出直腸癌危險標志物,對于直腸癌診治具有重要意義。
CDKN3是一種雙重特異性蛋白磷酸酶,可使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去磷酸化,因此作為一種細胞周期進程的關鍵負調控因子,其失調或突變與多種癌癥有關[10,11]。如CDKN3呈高表達用于診斷宮頸癌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可分別達到93%、96%,對癌前診斷具有重要價值[12]。Chang等[13]通過研究發現,CDKN3高表達與鼻咽癌病情進展有關,可用于評估危險分層的輔助手段,也可能成為潛在治療靶點。FOXA1是FOX家族中的一員,FoxA家族與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關系是近來研究的熱點,作為轉錄因子與惡性腫瘤的發生、增殖、浸潤及轉移密切相關,在早期器官形成、機體代謝及穩態維持中具有重要作用[14]。有學者[15]經研究表明FOXA1表達可以被看成為一種腫瘤低侵襲的特征,說明FOXA1有可能成為預后的良好標志物。本研究結果顯示直腸癌患者血清中CDKN3、FOXA1 mRNA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推測CDKN3、FOXA1可能參與直腸癌發生、發展的過程。高級別直腸癌患者血清中CDKN3、FOXA1 mRNA的表達量明顯高于低級別直腸癌患者,表明CDKN3、FOXA1可能促進癌細胞分化與增殖,可能用于預測直腸癌病情進展。
本研究另行二者與臨床病理特征的對比,發現直腸癌患者血清中CDKN3、FOXA1 mRNA表達水平與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結是否轉移有關,驗證了二者參與直腸癌病情的發展。以血清中CDKN3、FOXA1 mRNA水平為檢測變量繪制ROC曲線診斷高、低級別直腸癌的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39、0.853,截斷值分別為5.317、0.740,靈敏度及特異性均較高,因此本研究認為CDKN3、FOXA1 mRNA對高、低級別直腸癌診斷具有一定價值,而且為進一步提高對患者的診斷準確度,臨床可考慮將兩者聯合分析以提高效能。
綜上所述,直腸癌患者血清中CDKN3、FOXA1 mRNA表達量上升,且高級別直腸癌患者二者表達量顯著高于低級別直腸癌患者,CDKN3、FOXA1 mRNA參與直腸癌病情發展,對高、低級別直腸癌診斷具有一定價值。但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缺陷性,如樣本數過少,后期應過大樣本量或擴大地域進行分析,深入探究兩者在直腸癌中的作用機制,以求得到更準確的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