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周曉歡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引言:互聯網+時代教學理念下,高校的思政教育也有了全新變革,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課堂當中對大學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高校教師在教學中,要借助信息技術,展開優秀文化的滲透,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高度,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根據互聯網+時代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徑展開探析,希望可以給廣大學者些許建議。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不利于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因此教師必須要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高校教師要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計劃,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展開實踐的教學,這樣就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思政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創設一個豐富有趣的學習環境。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到互聯網在思政教學中的重要意義,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學生就能夠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其次,高校教師要將優秀文化與教材進行結合,為學生構建清晰的思政知識體系,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思政課堂是學生學習思政教育的基本途徑,因此,高校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學習和教育的影響。教師要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通過互聯網為學生創設積極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將優秀文化得到廣泛的宣傳。其次,教師還要將互聯網的優勢進行發揮,通過各種網絡平臺對文化內容進行挖掘,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再次,教師還可以通過當前熱播的文化節目對學生進行文化的滲透。例如,老師可以通過朗讀者這個節目讓學生去感受優秀文化的魅力,讓學生的思想境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高校在思政教育的開展過程中要重視思政教學者的培養,不僅要對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還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掌握更多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還要具備專業的信息技術,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樣學生才能對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有更多的興趣。首先,高校要對思政教師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讓教師能夠充分掌握優秀文化的精髓和特點,這樣才能對思政學科進行更好的教學。其次,高校要為教師提供更多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機會,讓教學者積極參與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培訓過程中,不斷提高專業知識,同時還能夠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這樣利于教學者及時了解當前的文化背景,還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這樣更利于思想文化的滲透。再次,高校還可以聘請文化教育者對教師進行培訓和交流,這樣教師可以通過培訓提升思政教育水平。最后,教師要根據當前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目的性的教學方法,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對當前的教學現狀進行創新和改革。這樣的教學方式更能夠滿足當前的學生發展需求,還能夠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這樣才能成長為更加完整的人。當前還有部分高校已經開始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進行思政教育的滲透,這樣的教學手段將傳統的教學模式徹底摒棄,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從中獲取更多的文化。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理應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這樣才利于文化的傳承。我國高校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政教學中,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心。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是我國中華文明的體現,利用優秀文化的學習,讓學生進行深入的理解,這樣才能讓學生樹立民族自信,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有積極作用。教師要通過網絡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素材,這更能體現兩者的融合,為高校教學帶來了全新的變革。在當前的思政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教師要在互聯網的教學背景下積極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思想教育,還能夠對學生的人生具有積極的幫助。總之,高校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意義非常重大,教師必須加以重視,為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去接受文化的熏陶,不僅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還要積極學習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這樣可以為學生開闊眼界,讓學生感受到知識與文化的源遠流長,從而在學習過程中樹立學習意識,對學生的思政教育有積極的幫助。教師也要積極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只有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才能更好的將思政教學與傳統文化更好的融合,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付出自己的耐心,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
總而言之,高校要重視教師能力的提升,只有教學能力和文化素養得到提升才能更好的進行教學。高校教師要承擔教育重任,在思政教育的展開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政水平,還能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發揚,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