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孫鳳 李可藝 蔣芬 杜婉玉 楊惠芳
嘉興學院商學院
大學生因為年紀較為年輕,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又喜歡追逐時尚產品。但由于自身經濟來源只有父母所給予,無法滿足自身對商品的需求,而信貸產品正是看中這一點,趁機而入,讓他們體會到了“有錢可以花”的甜頭。隨著信貸消費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盛行,種種信貸消費的問題也是層見迭出。目前,我國大學生信貸消費現狀主要為以下方面。
據問卷調查顯示:嘉興學院有29.09%同學對信貸消費有初步的了解,信貸消費途徑眾多,多數學生通過媒體廣告,平臺推薦,校園宣傳了解信用貸款。而且所知道的絕大部分是螞蟻花唄、借唄和信用卡等我們所熟悉的網絡信貸產品。不僅如此,少數同學對其也處于有計劃的使用當中。而57%的學生并沒有使用過信用貸款,甚至有40%以上的學生對待信貸消費持反對態度。
但是另一方面,大學生在了解信貸消費會對自己產生一定的還款壓力、并且存在個人信息泄露的隱患等弊端之后,仍有接近一半的學生接觸甚至多次使用信貸。而且學生對于信貸的缺點了解也僅僅局限于個人信息的泄漏,并未完全認識到信貸消費的真正隱患。事實上,信貸產品通過形成還款壓力,進而使其一步一步支持信貸消費并逐步依賴信貸消費從而誘導大學生形成不健康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觀念。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逐漸由溫飽問題改變成了品質問題,由于環境的改變,很容易因為沒有形成正確的消費觀而出現一些“攀比”現象。而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信息傳播速度的不斷加快,網購平臺和電子支付手段的發展,大學生所面臨的誘惑也隨之增多,很多人都因為不能合理的規劃自己的生活費而出現“盲目消費”、“一到月底就出土”的問題。而這時出現的信貸產品恰好抓住時機為他們提供便利。而當他們在償還的時候,因為不能按時還款隨之產生的還款壓力與心理壓力也是無法避免的。不僅如此,還會產生一系列對信用消費不良的影響。這很明顯是違背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良好美德。
在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背景下,信貸產品的出現正迎合了大學生的喜歡,滿足大學生消費理念和消費需求。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很多安全隱患。大學生沒有足夠的社會履歷,無法對信貸平臺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在他們看來,方便快捷、額度高等多個優點極具誘惑力,而最為重要的平臺安全性卻是他們所最不在意的。而很多的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這一點,以門檻低等多個誘餌為“糖衣炮彈”對大學生進行詐騙。由此可見,大學生的安全意識不強,很容易導致自己財物的丟失。
大學生生是年輕的一代,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自我意識較為薄弱。互聯網金融浪潮和大學生消費模式轉變的背景下,信貸消費已然成為大學生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有的人在進行信貸消費的過程中認為出現的信貸產品都是較為安全的,因此沒有過多的在意所出現的身份泄露等危險。而另外很大一部分人卻是因為存在僥幸心理,認為使用信貸產品所帶來的危險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份上。甚至有的人在清楚一些違法的信貸行為卻仍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在危險發生之后也不會進行正確的維護自己的利益,可見,大學生的安全意識還是比較孱弱的。
越來越多不良的信貸產品隨之產生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所導致的。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的漏洞對學生進行哄騙、甚至是詐騙行為。讓他們簽約一系列的“漏洞條約”,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僅如此,隨著網絡環境問題不斷加劇,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信息泄露之后不斷地接到騷擾電話及騷擾信息,這對他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在貸款方式中,信貸辦理手續簡單,門檻低、在缺少可支配的生活費的情況下提前消費的好處得到大家肯定。78%的人對于信貸消費持以中肯理性的觀點。而僅僅只有12%的人持以反對的態度,在他們看來,信貸消費不僅會泄漏個人的隱私,還會帶來資金的安全隱患。到一定的還款時間還會引起一定的還款壓力,這很顯然是不好的。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同學們謹慎使用信貸產品并且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合理安排自己的資金使用問題,就不會出現“因為還不上貸款而造成極端事情發生。”等此類問題的發生。以上所講的大學生信貸消費中存在的幾個問題會嚴重的影響大學生的身體及心理健康,嚴重的可能還會導致很多不良后果,我們應當予以重視。
在網絡信貸環境中,政府、社會、學校、個人等都需要對網絡信貸平臺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反思,并且及時采取相應對應策略以減少網絡信貸的風險。就此本文提出以下如下幾個對應策略。
(一)作為大學生應當自覺控制惡性網絡購物的習慣,增強自身自制力,杜絕與同學之間盲目跟風攀比的現象,如有出現以上現象應當聯系班主任等對其立即給予批評。大學生也要做到提高自我的消費意識,做到合理規劃生活費。
(二)政府應該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設立專門的審批部門,形成完善的網絡信貸消費平臺監管體系,避免個人信息征信體系不完善的風險。
(三)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與消費觀;加強對信貸消費的宣傳與教育力度,引導學生全面認識網絡信貸的利與弊,了解信貸的風險,并設立專題的講座或以網課的形式教授學生規避風險和維護自身權益的方法,防止無計劃的盲目消費,從而引導學生不犯信用方面的問題。
(四)應向有關部門提出適當進行政策補助,同時應要求信貸公司具有最基本的運營條件及風險管理措施。并且向有關部門提議,對大學生發放信用卡或者其他信用產品時要科學審查,嚴禁因為利潤而盲目放貸。
因此,需要政府、企業、學校、家庭以及大學生自身共同努力,大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貸款費用,不會再因為還不上貸款而出現極端事件。國家有關部門從各個方面加強對信貸平臺的監管,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信貸消費環境。作為大學生也應該提高自身素質,增強理財及風險意識,防患于未然。
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客觀而全面的看待信貸,不能因為個人攀比原因而選擇信貸,對自己造成巨大的還款壓力,如果是因為創業等客觀原因,選擇信貸也一定要謹慎,非官網貸款不可取。一般大學生貸款一定要找有信譽有保障的靠譜的平臺來貸款,這樣才對自己的個人信息及人身安全有保障。
大學生在信貸中需要注意是,不要盲目進行攀比,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信貸,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來選擇分多少期還款,以免月供太高,影響還款進度,另外要注意在還款時不要出現逾期的現象,以免對自己的信用造成影響。再次提醒大學生在信貸過程中如發現并信貸過程中存在問題要及時收集證據及材料向上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