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靈
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國畫是我國的傳統繪畫形式,其中表現的內容比較多樣化,有水墨、工筆、寫意等多種不同的分支,而且還可以按照繪畫的題材來進行分類,中國畫的藝術價值在世界美術史上都是意義重大的,沒有任何一種美術形式在氣韻和語境的表達上,能如國畫一般飄逸脫俗,在現實和藝術之間反復切換。在國畫中常要用空白來表現畫面中的水、云、霧等景象,這種技法比直接用顏色來渲染更顯含蓄、內斂,后來這種技法漸漸被用到了其他繪畫中。我們所說的留白在國畫的創作技巧中,是一種所有國畫家都推崇備至的技法,留白本身不需要任何的繪畫,只要在既定的位置留下空白即可,空白要渾然天成,雖然沒有畫面內容,但還是和畫面融于一體,或表現一些景物,或為畫面貫通氣韻。可見,留白在國畫的創作中有著很大的用處。所以,現代畫家認為,國畫的發展過程中,留白是國畫最具有藝術性的表現方法之一,對留白的研究不應該停滯不前,要根據時代的特色,不斷地研究留白的運用手法,從而更好地表現國畫的內容,真正地以留白技法實現國畫中的氣韻、墨法、虛實、意境之道融于一體,創作出更加具有當代藝術特色的國畫作品。
國畫創作中,留白是高等級的藝術表現形式,首先就是可以貫通氣韻。所謂氣韻,就是在國畫作品中應展現出大自然的內在氣勢,繪畫者通過山水、花鳥等事物的描繪,體現出生命的韻律感。也是所謂的畫面要活,有生氣的表現,任何優秀的作品都會體現出這一點,尤其是在細微的刻畫上,一定有真實的神韻藏在其中,從而讓整張作品都活現起來。要做到這一點,繪畫者一定要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優化自身的內在修為,利用留白表現出作品的氣韻,并發揮出養氣與聚氣的良好作用。國畫創作中留白是最符合自然氣韻的創作手段,留白的內容所展現出來的,更多的是自然的空間空白,在生活中,任何的畫面都不是圓滿的,總會有空白出現的時候,所以,為了貫通氣韻,空白的內容所展現出來的就是真實的物質氣息之所在,而細節的勾勒,恰恰好與空白有所關聯,形成完整的畫面。國畫對于留白的位置非常講究,要求其一定要展示出畫作的靈性,而且要通過畫面和筆墨色彩的對比烘托,讓觀看者感受到生命的氣息。所以,留白的內容中,更多的是展現出畫面的靈動性,給人無限的遐想,并且,用空白來襯托景物主體,使主體更加的鮮明,帶有明顯的藝術特色效果蘊含其中。
在國畫的創作中,墨法講究的是陰陽之道,所謂陰陽即黑白,如“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留白”藝術在傳統哲學觀念的影響下生成,注重局部與整體的平衡,強調精神氣質與內涵,在美學上呈現出均衡、節奏、空靈之美的特征。因此,在國畫的創作過程中不能全部只使用單體墨色,應黑中帶白,白中含黑。黑無白不顯,白無黑不彰,國畫創作能以黑白駕馭全局,以少勝多、出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藝術表現手法,即景物之外,還要有非景物的“空”,留白就是“空”的塑造辦法。在畫面中,一切不需要勾勒的內容,都是留白的地方,黑與白作為國畫色彩強烈對比的兩極,賦予了國畫創作豐富的內含和獨特的審美價值。空白與墨色的恰當處理,虛實反差對比的強烈,能讓畫面直觀主體更加集中,形象更引人注目。空白的地方是作者有意隱去不畫但并非是不重要的部分。因此畫者要明白的是,什么是陽,要如何留出陰,才符合國畫創作中留白的理念。
在國畫的創作中,筆墨未落處可稱之為虛,它的妙處就在于實處不板、虛處不空,虛實相生相成。黑者留墨跡為實處;白者,紙上留空白處為虛。留白使得筆墨所表現出的有形實象與留白所顯的無形虛象相傍相生,產生畫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虛實是景物本身,實景是畫面的內容,而虛景是想象的內容。實景可以通過技法進行刻畫,內容具體而生動。虛景則通過留白來塑造,夾雜在實景之中,以實景證明虛景的存在,也就達到了虛實結合的境界,真切地表現出了物外之意。
留白技法的運用中,首要強調的內容是意境,意境已經是國畫中的最高表現形式,能讓人在畫面中,看到不屬于畫面的情景,有著物外之意的效果。意境講究的是情景交融,需要在有限的畫紙上展示出豐富的無限的境象,意境與留白、形與神一樣都是孿生兄弟,創作中的留白在刻畫物象之中隨畫中環境而產生幻化的語境。呂鳳子在《構圖》:形在神在,形神是不可分的。形的構成就是神的表現,這也是意境與留白的關系。留白中的空白,就是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其本身沒有內容,但卻因為觀賞者的想法,而有著無盡的想象內容。創作者經過想象,全面展示物象的美感,可以突出畫面空靈、虛無的特點。而虛無所代表的又是完全,人們想要的一切美好,都可以在虛無中展現出來,留白能夠烘托畫面的意境,帶給觀者多姿多彩的遐想。
綜上所述,在國畫的創作中,留白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其本身不見墨法的內容,但是卻也是墨法的一部分,其本身沒有氣韻的勾勒,但卻能貫通氣韻。同時,留白又將畫面的虛實進行分割,創造了一份屬于虛空的意境,但又連通了實際畫面的意境,讓意境更加協調。所以,在國畫中,留白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藝術手段,用得好,可以讓畫面的層次更加豐富。對留白的研究,不應該僅僅局限于留白技法本身,要注重留白的藝術性,強調留白中的四大元素,真正將其融于一體并不簡單,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并且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才能完成對留白的合理運用。可見,在國畫的發展中,無論什么時代,留白都是其中最頂尖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