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素花 沂水縣財政局
前言:現階段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各行各業都取得了迅猛發展,在此背景下世界資源、環境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脅,并有大量廢棄物、資源浪費現象存在于經濟發展中,導致環境問題日益嚴峻,這對于經濟可持續發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為了全面解決這個問題,循環經濟就此而生,迅速得到了各國的推廣,能夠實現對產品資源與清潔生產的循環利用。
現階段,循環經濟在當前各種經濟中屬于危害環境最小的一種經濟體系,這種經濟體系是基于現階段國情萌生出來的,構建循環經濟能夠對當前十分不樂觀的資源情況與環境問題予以全面改善。在國際上有一些組織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發現了經濟發展帶來的資源危害與環境問題,并進一步開展的相關研究和分析。相關專業人員結合研究結果,提出了循環經濟會計核算體系。日本與美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在國際上提出該經濟體系后,做出了相關反應,構建了屬于自己國情的循環經濟會計核算模式。這些理論自提出之日起便在這些國家實施了一段時間,取得的效果十分顯著。因此,在改革會計核算體系的過程中,我國可以對這些相關國家的理論進行借鑒和學習,進而為我國構建出更加完善、系統的循環經濟會計核算體系奠定基礎。
國家經濟大事與會計核算息息相關,在構建循環經濟會計過程中,應嚴格遵循相關規定、依照相關理論建立循環經濟會計。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受托責任”依據,其意旨循環經濟中的委托關系,在關系體系中,“受托責任”必需有委托人與受托人,受托人在建立循環經濟會計時,應本著對資源、環境危害最低原原則,嚴格遵循當事人意愿做好委托人所交代的任務。在循環經濟會計建立時,主要委托這個過程,至此委托人具有一定責任,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建立循環經濟過程中,因為現階段資源緊缺的情況,需要降低自然資源的利用,做到可以循環利用自然資源。第二,全面優化企業設備,實施對企業的一系列改革,這樣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就能夠使企業做到清潔生產,降低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同時,注意排放污染物要符合國家標準,不能肆意排放,要重視對環境的保護。第三,保證所有工作都能夠促進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該標準作為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從而實現循環經濟會計,為國家可持續戰略的實現做出應用的貢獻。
現階段,世界各國專家在會計核算體系中更愿意納入循環經濟,基于會計核算體系,能夠實現對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并且世界各國與我國一直在努力構建一套循環經濟體系,只有將經濟建立為循環模式,才能最大程度緩解自然資源,降低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實現對自然資源開發及利用的減少。所以,在企業的會計體系中納入循環經濟,是一個明智手段,能夠實現對當下經濟中的環境問題予以顯著改善,并且取得的效果事半功倍。
在建立循環經濟的過程中,自然環境保護被人們強調以及提到的次數最多。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環境問題愈加嚴峻,自然環境已成為我國發展的重要瓶頸與阻礙。所以,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應重點考慮經營發展對環境帶來的危害。但當前對于環境問題所持的觀點,世界各國都不一樣,這種差異不但包括企業中開展環保工作時所投入的資金和相應努力,還包括環境資源內容方面。所以,在對循環資源予以會計確認時,必須對現代企業與環境會計要素間的聯系予以全面考慮,這樣才能運用相關計算獲取企業中的成本,并實施計量時,在企業維護成本中納入一些特殊狀態的自然資源,在規定期限內實現具體化,進而將其歸入到企業資本中。
循環經濟會計信息的泄漏問題是循環經濟會計建立時必須考慮的。眾所周知,會計信息核算的基礎就是會計信息,要想提升利用循環經濟中會計信息的水平,就要防止會計信息泄漏現象的發生,強化對信息的管理力度。同時,在實際披露時,要選擇合理的方式進行信息披露,最大程度防止披露信息不準確情況的發生,做到可以結合各種不同環境選擇相應的方式進行披露,這樣才能將會計信息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出來,并嚴格按照相應規則開展工作。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時代的快速革新下,我國經濟水平提升了顯著提升,環境問題也愈加嚴峻。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活場所,大自然具有的資源終究有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重視對自然資源及環境的保護,不能一味的索取,不然大自然在時間的推移下,資源必然枯竭,環境也愈加惡劣,最終直到人類滅亡。為了最大程度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就必須構建符合我國發展趨勢的循環經濟會計核算體系,做到經濟與環境兼得,從而為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