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陳璐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麗水供電公司
我國宏觀經濟增速下行的趨勢為企業的經營提出了更大挑戰,特別對于電力企業來說,高成本運營必然會帶來不良后果,因此電力市場化改革被提上日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目的是降低電力企業運營成本,讓企業輕裝上陣,促進電力行業良性競爭。在電力市場化改革中,審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2007年以前,電力企業的發展方式以“粗放”為主,這從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就可以體現出來,如電力企業管理不規范等。后來審計中,電力企業表露出來的問題集中于核心技術和產品等方面,說明企業發展方式向“集約”轉變。由此可見,審計不僅能夠體現電力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同時也可以幫助企業發現自身問題,從而尋找更加合適的發展模式。本文著重對電力企業審計問題進行分析,同時結合新時代需求提出了對應措施,對提升電力企業審計質量及自身發展影響深遠。
電力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具有廣泛應用,電力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極其重要。但是電力企業自身存在分支機構多、人員組織相對復雜等特點,這就會為企業運營帶來一定難題,同時也會引發相關風險。借助于審計工作的開展,電力企業能夠及時發現自身問題,更重要地是正視自身問題,以便探究解決之道。電力企業任何回避問題的行為都將暴露于審計結果之中。
無論是外部審計還是內部審計,對于電力企業的審計重點都與財務狀況密不可分,從企業費用到電網項目資金使用等都是審計工作的重點內容。這是因為電力企業項目一般涉及較大資金額度,資金風險的積聚將造成重大損失,也會對電力企業自身運營帶來難題。因此,通過審計幫助企業識別資金風險,并依據審計建議進行探索改正,將可以更好地管控企業資金風險。
審計結果是對審計全流程工作的總結,有審計工作本身的匯總,最主要的是對電力企業存在問題的匯總及建議,科學運用審計結果將助力企業管理效能提升。部分電力企業雖然對審計工作比較重視,但未能充分運用審計結果,造成頭重腳輕的后果。在電力企業管理中,審計結果可以成為管理成決策的建議,也可以為企業管理體系的完善做出新的貢獻。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審計管理信息化成為一種發展趨勢,電力企業作為重要的市場經濟主體,也十分注重信息化技術的引入和使用。但在此過程中,存在審計管理制度與技術更新錯位的現象,即審計管理制度更新存在一定滯后性[1]。此問題在審計實踐中容易造成一些人員突破制度底線、技術風險增加等后果,不利于電力企業審計工作的持續性。此外,電力企業審計管理制度不全面、不具體的問題。有些電力企業雖然重視審計實踐,卻忽視審計管理制度建設,審計管理制度細節不夠完善,形同虛設,根本無法對審計工作形成有效約束,造成制度資源浪費。
第一,審計工作質量中存在的問題。審計工作計劃不夠周密,導致審計調查不夠全面,相關審計證據獲取存在遺漏,所以最終影響電力企業審計質量提升。此外,有些電力企業的審計流程執行中不夠嚴格,導致企業風險未能及時識別,也會影響最終審計質量。第二,審計結果質量提升存難題。審計結果的質量直接影響審計工作的成敗,因此是電力企業應當予以重視的環節。但是,部分電力企業內部審計結果并未全面反映問題,避重就輕,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導致審計監督職能無法發揮。同時,還有些電力企業對審計結果的應用不到位,未能發揮審計結果對自身管理的參考作用。
新時代,數字化審計成為大勢所趨,融合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審計工作變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一方面,電力企業還存在數字化審計平臺建設質量不高的問題。主要表現有審計預警工具搭建不完善,或者在搭建過程中并未應用數字化技術,導致審計預警效能無法提升;還有數字化審計軟件應用不到位,在審計實踐中仍然有審計人員使用傳統審計方法,無法適應數字時代審計工作要求。另一方面,電力企業還存在大數據技術應用不到位的情況。數字化審計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必不可少,而一些電力企業的審計人員對大數據技術掌握不熟練,審計疑點被忽視,也會導致審計工作效率低下[2]。
第一,相關問題屢查屢犯,影響審計價值的傳遞。有些電力企業在運營中忽視細節,即使審計檢查出相關問題也并未從根源上糾正,導致審計工作失去意義,審計價值自然無法有效傳遞。第二,審計整改環節未形成審計價值的全面延伸。審計整改中,審計部門未將審計問題匯總歸類并分部門進行督導,只是總體上對審計整改比例進行查驗,因此未實現審計價值在電力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延伸。第三,后續審計長效機制并未建立。電力企業對后續審計本身重視不足,并未建立相應的規范和制度,因此相應的審計工作安排也未向后續整改傾斜,這樣上衣階段審計工作成果也會失去意義。
審計管理制度建設是約束審計主體行為的重要手段,也是審計工作開展的重要基礎。第一,電力企業審計管理制度應當與時俱進。隨著實際審計工作的需求,以及信息化管理、數字化技術等需求,審計管理制度也應及時更新,避免出現制度跟不上實際發展需求的情況。第二,電力企業審計管理制度應面面俱到。審計管理制度應當對審計工作的具體要求、實施流程等方面進行細致規定,不能過于籠統,也不能僅側重于某個方面,應當保證全面性。
電力企業審計質量提升應專注于兩方面,一是審計工作質量,二是審計結果質量。審計工作質量方面,電力企業應當從審計計劃、調查到審計實施等環節均應有效把控,避免因為某一工作環節疏漏而影響最終審計質量。審計結果質量方面,電力企業審計部門要出具權威的審計報告,企業自身要重視審計結果,特別是自身存在的不足,相關管理人員不得對審計結果進行過分干涉,避免影響審計結果的公正性。同時,電力企業應注重對審計結果的運用,特別是與自身管理相結合,讓二者形成有效補充。審計質量提升過程中,審計隊伍的因素不容忽視,審計隊伍結構等方面的優化也是提升審計質量的有效措施。
數字化審計減少了現場審計的占比,可以極大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同時有效提升審計工作效率。第一,數字化審計平臺的構建必不可少。審計平臺的搭建是數字化審計的載體,對于電力企業來說,數字化審計平臺不僅可以實現對風險的及時預警,而且可以提升審計效能。第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不可或缺。借助大數據技術優勢精準鎖定審計范圍,同時實現對相關數據的自動處理與分析,有利于“數字畫像”的實現。第三,探索科學的數字化審計模式勢在必行。電力企業數字化審計的應用,更加適合集中分析、分散核實的審計模式,通過統籌安排將數字化審計應用到位。
第一,審計價值傳遞需要得以關注。電力企業傳統審計中很少關注審計價值,也未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析。其實,審計價值的傳遞可以有效幫助電力企業定位相關風險,促進自身持續穩定運營。第二,審計價值應延伸到電力企業的各個部門。審計部門可以依據審計結果開展分部門監督,分部門分階段地督促相關問題的解決,讓審計價值在電力企業內部實現全面延伸。第三,應當建立后續審計長效機制[3]。后續審計長效機制也不是一成不變,應當根據審計工作變化進行及時調整,以保證審計工作有始有終。
電力企業審計問題既影響審計效果,也影響企業自身的穩定運營,因此對相關問題的分析十分必要。審計工作不僅可以讓企業自身正視相關問題,而且也可以保證企業資金安全,同時為電力企業管理決策等提供參考。本文從電力企業內部審計相關問題入手,進行細致剖析,認為今后應當采取的措施有加強審計管理制度建設、善抓落實提升審計質量、充分應用數字化審計和進一步做好審計價值傳遞與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