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潔 內蒙古工業大學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第三方物流服務商服務能力和范圍的不斷擴大和提高,公司的物流管理策略越來越受到業務經理的關注,物流外包業務逐漸被更多公司所認識和理解。物流外包作為企業合作的一種新形式,引起了眾多學者的關注。胡從旭[1]提出所有企業都應該順應中國企業現狀的趨勢,用資源整合的思路重新審視企業資源,分析資源的優劣勢。周麗華[2]認為企業應該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發展核心競爭力上,外包把不是企業核心業務使他們實現專業服務,提高整體運營效率。Andrew Chi-lok Yuen和Anming Zhang[3]等用DEA數據包絡方法分析中國和亞洲鄰國的集裝箱碼頭效率。物流外包績效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劉洋,殷寶慶[4]采用擴展的引力模型對2013年100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物流績效的貿易效應進行分析。本文構建DEA模型,搜集模型分析時所需要的數據。數據搜集完成后用DEAP軟件運行數據,對得到的結果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總結以及展望。
本文考察了以往DEA模型違規績效評估的實例,并結合企業物流外包的特點,從企業的角度來考慮到影響企業物流外包的各種突出因素。最終選取的模型輸入指標有營業總成本、人工成本和固定資本,輸出指標有凈利潤和營業收入。
本章采用DEA—CCR模型,將20家上市物流公司近六年的財務數據利用DEAP2.1軟件進行處理,得出20家上市物流公司的效率值及松弛變量值,其結果表明,在20家上市物流公司中,其中有6家公司的經營效率為1,并且這六家公司投入產出松弛變量均等于0,因此是DEA有效的,這意味著這些公司實現了技術有效,分別是廣匯物流、長久物流、廣深鐵路、深赤灣A、宋都股份、天津港、中集集團。
其余14家上市物流公司,經營效率均在0到1之間,并且每個輸入和輸出都有一個松弛的值,也就是說,在現有輸入下輸出是不夠的,或者輸入在現有輸出下是冗余的,這對于DEA是無效的,因此可以看出,所選取的20家上市物流公司的整體經營效率不容樂觀。其中,上港集團、華貿物流、寧波海運、北部灣港、外運發展這五家物流上市公司經營狀況較佳,效率均在0.800以上,反觀恒基達鑫、飛馬國際、澳洋順昌、江西長運、鐵龍物流、皖江物流這五家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則較差,其效率均低于0.300,投入冗余與產出不足值較大,其余9家公司的經營效率大多集中在0.4到0.5這個區間內。
在投入冗余方面,有大量公司投入太多的固定資產,其次是營業總成本與人工成本,因此可以初步得出,大部分公司為實現DEA有效需做出固定資產投入調整,從產出不足來看,20家上市公司均不存在營業收入不足的情況,但除了實現DEA有效的6家公司以外,其他14家公司均存在凈利潤不足的現象,因此,為實現DEA有效,各公司需調整投入以提升凈利潤值。
因此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物流上市公司物流外包服務的總體經營效率不高,平均值僅為0.514,意味著所有的生產要素的投入只有一半左右得到了真正的利用,并且各個企業在效率上存在顯著差異,這和公司創立的時間、公司的經營戰略都有關系,因此對于物流上市公司而言,應該逐步整合企業避免惡性競爭,同時在物流外包時精確確定做到有效外包,提高物流社會化程度,以充分發揮物流業的規模效益。
首先,中小企業要正確認識物流外包,物流外包對企業集中資源發展核心競爭力有著很大的作用;其次,企業應該對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我們可以先將物流薄弱環節交給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將有能力實施的環節留在企業內部,然后再慢慢的發展到業務全部外包。
首先,中小企業需要積極培養物流方面的專業人員,能夠對物流外包業務進行項目設計和系統評估;其次,企業應該對自身的情況作深入的了解,明確自己的服務需求和戰略愿景;最后,應該尋找優質的外包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