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娜 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南屯電力分公司
企業文化對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著積極的作用,還可以激發企業員工的創新精神和在企業中建立功業的決心,同時也可以通過企業文化的內在精神對員工進行約束,提升員工的職業素質和綜合素養。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主要路線,是推動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精神力量,同時也是企業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相輔相成的,在新的時代背景和新的市場發展趨勢影響下,企業如果能對二者進行有效的融合,就可以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整體實力,進而更有效的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新時期的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本質上都是圍繞企業員工而展開的企業工作,所以要保證二者能進行有效的融合,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作為融合的前提,如此才能保障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工作在有依據的情況下真正落實到企業中,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的內部和諧是企業前進發展的基礎,因而企業在管理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有效的促進企業員工內部的和諧發展。企業要給管理人員和企業員工提供一些可以進行溝通交流的平臺或者渠道,這樣讓企業上下可以順暢的進行溝通,從而幫助企業的管理人員能夠及時的發現員工的思想問題,并有效的展開思想政治工作,強化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知。如此不僅可以讓每一個員工都能感受到企業的關心和重視,還可以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進而提升員工的“主人翁”意識,促進員工更加積極主動的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更多的創新和努力,提升企業的凝聚力,從而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1]。
經濟效益的驅動是企業在各個時代發展變化中進行改革的本質和目標。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與政治思想工作的融合工作,需要企業經濟效益的支持,這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久發展不被淘汰出局的關鍵所在,也是企業激發員工工作熱情的主要途徑,所以以經濟發展為核心的理念要貫穿在企業融合工作的整個過程中。跟緊國家發展的步伐,對自身的發展方向做出及時的調整,以順應市場的發展和變化,為企業自身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也就要求企業結合思想政治工作政策上的變化,根據政策導向的革新,完成企業對于先進科學的引導文化的滲透工作,并讓企業管理人員和企業員工在特定的渠道和平臺上進行定期的學習,一步步加深員工對企業文化的感悟和理解。另外,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工作要結合企業經濟的實際發展狀況和經濟決策來實施,這樣才能實現企業整體的協調,但是基于這兩個部門的職責差異和性質區別,在融合的過程中,要將經濟的發展作為融合的核心目標來整合不同的制度,讓其達到精練、簡單、有效的狀態,體現出融合的方向性和規范性,讓所整合的制度順應時代的發展,有效的幫助企業各部門之間順利的進行協調工作,進而推動企業的長久發展[2]。
企業的軟實力是企業對企業設施、資本、人員等硬實力進行整合和使用的能力,其支撐著企業的發展,進而實現企業運營效能的最大化,所以企業的軟實力是企業長久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在企業的軟實力中,企業文化建設在增強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員工對企業的認可程度,而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強化企業的軟實力所發揮的作用和企業文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以企業要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平臺,將時代特色嵌入思想政治工作中,讓其工作內涵得到延伸,進而提升企業員工對企業的信賴感和忠誠度。企業要提高對總體和個體之間相互作用的重視,在保證員工個人價值實現的基礎上,進行員工整體價值理念的指導,進而拓展企業的思想價值維度。
中國擁有傳承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對人民大眾的思想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可以加深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親切感和認同感,增強員工對工作的信心和榮譽感,進而保障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開展。同理,將傳統文化融入到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提升員工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責任感,深化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知。傳統文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將傳統文化融入企業,可有效提升企業的整體凝聚力和企業軟實力,提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3]。
結語: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企業緊跟時代的腳步,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科學的對自身的發展方向、企業文化、管理機制做出改革和創新。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已經成為企業在新時期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所以企業要對自身的內部和諧,外部發展,以及軟實力的提升作出精準的判斷,然后進行有效的融合,確保企業在競爭市場中的地位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