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 胡玲玲 王午
陜西中天火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資源的重要性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漸被企事業單位所重視,各省市政府逐漸出臺各項人才落戶政策,目的就是為了促進當地企業發展,推動經濟發展,作為企業應該在積極引進新型人才的同時,做好現有的員工的激勵工作,減少企業人才流失,減少因人才流失造成的各項成本。
在企業管理工程中應該做好基層員工的激勵工作,制定員工激勵計劃和懲罰性措施,確保員工能夠得到物質和精神的雙獲利,重視企業的文化建設,讓員工能夠認同企業文化建設,調動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發揮員工的能動作用,提高企業的社會經濟效益。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時間的經營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具有企業特色的一種文化,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在于能夠激發員工內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減少企業流失,比如說一下阿里巴巴、萬達等一些大型公司,其內部的企業文化就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員工并不是工具,而是活的資源,是能夠真正推動企業成長的重要因素,員工工作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獲取利益,也有自我價值的實現和自我能力的增長。良好的溝通機制、以人為本、尊重員工,確保員工的認同感,充分的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自主意識。尊重員工不僅僅意味著彼此之間的平等,也意味著管理者和員工不再是命令發號者和具體實施者,而是工作上的伙伴,只是兩者之間職責不同。這樣,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得到提升,會對企業產生認同,減少員工外流問題。
企業內部形成開放式決策方式,重視每一位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在企業內部形成平等輕松和諧的人際關系,在工作的過程中時刻保持身心愉悅。企業希望員工能夠忠誠,但這種忠誠應該是相互的,企業的員工不論是什么職位,都為企業的發展在默默努力,是企業中最為寶貴的財產資源,為員工全面周全的考慮,實施切實有效的舉措,才能夠實現利益最大化,對企業無比忠誠。
企業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員工的努力工作,同時,一個員工的成長和發展,也離不開合適的企業。企業和員工是相互依存的,兩者之間相互促進。企業應該將員工作為重點之一,將員工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了解員工的發展需求,并針對員工的需求,制定有效措施,給予員工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和舞臺,使其能夠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減少員工流失。
員工的成長與企業的成長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員工的培養,但是在實際中,企業在員工培養這一方面重視程度不夠,應該通過多種形式來引導和支持員工按照企業發展的要求來提升自身能力。比如說考下相應職位的證書,薪資增長多少等。在員工的發展過程中其希望能夠有足夠的發展空間,這也是大多數員工重點關注的問題。員工希望能夠發揮自己所能,為社會做出貢獻,使自己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個臺階。因此企業應該對每個崗位的具體晉升路徑進行規劃,對自身發展也有長遠的規劃,讓員工參與其中,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
企業首先應該制定具有全局性、長遠性、競爭性和綱領性的企業發展戰略,明確市場地位,利于企業明確長期目標和方向,當員工了解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發展目標,才會在具體行為上朝著企業的期望所努力。
企業管理制度要進行完善,并且本著以人為本的觀念,為員工營造出公平競爭的氛圍,完善企業的績效評價體系。建立起科學公平的績效評價體系,一方面要注意薪酬和貢獻成正比,另一方面是薪酬和同行業其他企業相當,保證公平公正,確保員工工作的正常順利進行,在公平的基礎上適當的提高薪酬水平,對外形成競爭壓力,對內員工產生優越感,員工工作積極性得以提升,建立薪酬和績效考核相配套的薪酬制度,建立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將績效與薪酬相掛鉤,績效的高低直接影響員工的工資。
除了物質獎勵之外還可以從精神獎勵方面出發,將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員工的各個方面都能夠得以滿足。物質激勵是基礎,當滿足了員工的物質基礎時,在工作中就會時刻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效率,精神激勵是主導,當員工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時,員工就會更多的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和自我目標的制定,因此企業應該將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物質結合在短期內效果可能比較好,精神激勵則在較高層次上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維持的時間也比較長,將二者結合起來,更好的激勵員工。
進行高速發展的時代,知識和技能對于企業發展的作用來說不言而喻,知識和技能的唯一載體就是員工。制定完善員工激勵制度,加強對 員工的激勵力度,建立起優良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員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提高工作的質量、效率和積極性,減少企業人才流失,推進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和推進為企業打造一支穩定、高質量的員工隊伍,為現代企業的不斷發展提供無窮的動力,從而實現企業的百年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