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 平輿縣中醫院
從某種程度上看,會計信息化,主要是讓會計人員將會計理論和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結合,能夠靈活地有用計算機技術的優勢。例如,自動計算數據功能、自動匯總數據功能以及自動存儲數據等方面的功能。同時,會計的信息化,能夠有效地運用最前端的網絡技術來對醫療機構各方面的數據進行處理,這樣就使得會計信息化能夠進一步拓展其作用。由于網絡技術的及時性和多元性以及動態性,可以將醫療機構中各個部門之間的財務信息有效地帶動起來,這樣就能夠使得醫療機構經營中的各個環節的信息融為一體,逐步減少醫療機構會計人員的失誤。
當前許多醫療機構管理者還沒有意識內部控制風險問題。對風險評估的了解且存在誤區,工作中容易忽視對事前對風險的評估,或者對風險評估工作不到位。由于在治理結構上的先天不足以及組織結構不合理或者會計人員業務能力水平有限等方面的原因,醫療機構無法建立針對性的內部控制制度,致使我國醫療機構相對于其他大醫療機構來說,內控普遍較為薄弱。
醫療機構的會計信息化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內部控制方式,它主要根據計算機及網絡數據處理系統組織起來的,記賬、算賬與報賬全部由電子計算機自動完成。但是會計信息化軟件仍然存在風險,系統內部銜接性仍然有待完善,數據的兼容以及安全保密性需要提高,而醫療機構對信息化系統本身缺乏開發和技術維護的能力,一旦數據的安全性出現差錯,對于醫療機構內來說是場技術性災難,造成其中的損失可能不可估計。
許多醫療機構和部門在采用會計信息化系統后并沒有重新進行崗位職能設置,在一定程度上違反崗位不相容原則,無視內部控制制度,導致醫療機構內部時常出現了一人擔任多個職務的現象,造成組織機構、崗位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控制機制失效,內控制度形同虛設,加大了信息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的難度,使一些財務舞弊行為更容易出現。內部審計是醫療機構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很多醫療機構對于內部審計制度還不健全,管理層也認識不足,沒有給予內部審計機構充分的重視和支持,從而導致內部監督機制缺乏活力和生機。
隨著醫療機構應有效實施內部控制制度,注重管理實效,對醫療機構進行現代化管理。在信息化的環境下,政府在加強和改善醫療機構經營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強醫療機構內部控制,確保醫療機構的內部控制能夠滿足于自身的發展需求,結合宏觀法律法規環境,塑造政府宏觀環境,加快推進行業監督體制建設,形成一個互相監督的行業管理制度,進而促使醫療機構內部控制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實現醫療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要想更好地開發出屬于醫療機構的會計信息系統,必須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在設計相應的軟件系統之前,必須要對醫療機構某個時間段之內財務信息的發生數量和頻率以及處理流程等方面進行了解。同時,根據醫療機構組織機構的特點和管理幅度,在這一過程中,醫療機構內部可以選派會計人員,或者是內部審計人員為對系統的設計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同時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健全應用控制體系,全面加快ERP業務流程標準化發展進程,進一步開放內部控制的測試功能和預警系統,全面構建科學高效的風險評估體制,建設醫療機構的科學高效的內部控制信息管理平臺,及時加強動態測評業務活動和開展各項重大決策,才能更好地準確分析風險收益和成本,不斷建立科學高效的風險應對策略。
加強醫療機構內部審計,可以提高內部控制的質量,也可促使內控制度持續有效。為保障醫療機構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應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醫療機構的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審計,重視審計工作,定期對審計工作者進行職業培訓和考核,通過綜合管理手段實質性的提高審計在醫療機構中的作用。制定審計目標,明確檢查范圍。除對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安全性定期進行審計外,還需審查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檢查和評價組織及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有沒出現新的情況,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等。創新審計手段,適應環境變化。
結論: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加強醫療機構內部控制,應必須從根本上認識到健全完善自身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醫療機構在發展過程中也需要逐漸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在會計信息化的環境下,如何加強內部控制成為醫療機構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不斷探索會計信息化環境下醫療機構如何加強內部控制,只有這樣,才能保障醫療機構經營管理,促進醫療機構更科學完善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