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饒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山東 東營 257300
包豪斯時期的“藝術+設計”新思維打破了藝術與工藝的壁壘,為現代設計教育開辟了新視野。經歷多次重大變革,工藝美術如現今已經成為了一門內容龐雜、形式豐富的藝術設計學科。現代教育對工藝美術的關注點已經從“工藝技能”的培養逐漸轉化為“設計思維”的質量。本文圍繞中職工藝美術素描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展開討論,期待為類似的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工藝美術素描教育中常常將素描教學與繪畫的素描教學混為一談。教師常常會困擾“造型能力”、“創造力”的培養孰輕孰重;教學基礎內容究竟應該采取何種素描觀念。諸多學者也就素描話題爭論不休,有學者認為素描是啟發創造力的窗戶;有學者認為素描是一門藝術,應該弘揚個性,而不是重復藝術。筆者認為為了適應現代社會對創新型、綜合型人才的需求。現代素描教學的任務應當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但當前中職學校的工藝美術素描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1],如拷貝、照抄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喪失了畫面的主管控制力。這種被動式訓練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再如中職學生普遍缺乏美術基礎,而沿用普通高中的課程安排也缺乏科學性。
1.“傳統”與“創新”并重。素描是一種表達視覺的手段之一[2]。傳統藝術設計師著手創造時習慣于先用素描勾畫創作意圖后制作作品,有人基于此提出“素描思考”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中職工藝美術素描時學生基礎訓練的科目之一,在如今的藝術理解中已經逐漸脫離了“繪畫構思”、“樣式造型”,而是趨向本原,更具有獨立性。因此,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素描技能,熟練材料、工具、技法,還要讓學生感悟素描的真正意義,即與外界相互溝通的方式,從而構架處自己的藝術思維方式。
以《青花瓷》為例,臨摹描畫紋樣中的回紋、卷紋、龍紋、云紋等復雜紋樣形式,學習青花瓷顏色的含義與由來、欣賞器型作為基礎。在此基礎上可以布置課后設計作業“青花瓷器的紋樣、色彩在首飾中的運用”,要求學生課后設計一款獨居風格的首飾,將青花瓷的色彩、紋樣元素運用在其中,以素描草圖的形式呈現。
凡是藝術學科都應有基礎支撐才能打到好的效果[3]。雖然如今各種電腦軟件為圖形設計提供了便利,但素描練習仍不可忽視。傳承傳統才能在后續的學習中看到自己的進步。有了基礎知識方可為創新提供支撐。拋棄傳統的創新不但是沒有靈魂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沒有基礎學習,學生不了解相關知識,自然無法將知識進行延續與創新。
2.“共性”與“個性”共存。工藝美術集技術與設計于一體。工藝美術素描本身就是一門“共性”與“個性”共存的課程[4]。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都應該有法度,這是共性,所以教師應當遵循教學規律,要以目標和目的出發正確引導。工藝美術素描重在為社會培養創新型、技術型的專業人才,教師應從專業性、適用性、創造性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明確為什么學習素描,學習素描的方法,從而保證正確的素描教學方向。個性則是體現在每個個體的審美與表現方面。弘揚個性是現代藝術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應當啟發學生各種主題的創造性思維訓練,有意識的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想象、情感、聯想的思維表現訓練。
例如在課堂上可以進行快畫練筆,可以先記錄思維和想象的過程,再靈活的使用炭精條、鉛筆、毛筆等媒料和工具進行素描表現。練筆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的活躍思維、強烈的主管控制力,積極打破以往素描語言的局限性,最終實現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標。
3.以激發學習興趣為先導。創造性思維是藝術的靈魂,也是中職工藝美術專業教師教學中的重要任務。目前工藝美術鼓勵創新和突破自我,積極的采用新的工藝、新的材料是學習者和設計者的創作源泉[5]。嘗試材料的創新應用才能創作出更多具有劃時代意義和精神意義的工藝品,從而實現工藝美術美觀性和功能新給的統一。基于此教學時應該在學生掌握了扎實繪畫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將嘗試不同材料進行素描作為進階。從平面的素描繪畫設計到不同質感的材料或不同材料繪畫設計讓學生順利過渡。
以社火臉譜為例,社火臉譜是傳統的民族圖文化。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社火的歷史演變、種類、臉譜的譜式,讓學生掌握社會臉譜人物角色性格的基本語言和色彩,而創造也可以不局限在紙張上。如此一來激發了學生的創作興趣,學生仿佛自己扮演了一次民間藝人的角色,在歷史的舞臺上肆意創作,給課堂帶來了活力,也給學生的素描學習注入了新的靈感。
4.以循序漸進為原則。首先教師應培養創新意識,教與學是一種互動的關系,存在決定意識而意識作用于萬千。中職工藝美術素描教學應通過一定等途徑讓學生學會觀察、理解、思維方式。其次應培養審美能力,培養審美能力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通過素描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情趣,從而提升學生對存在事物的美的認知與判斷。最后培養想象和創造性思維。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潛質,如何激發學生的潛質取決于教學方法。教師應當對素描基礎教學環節進行探索性、實驗性的改變。
例如教師可以嘗試改變傳統的先畫大體輪廓、畫局部細節、再擴展至整體的素描方法。可以讓學生從感興趣的地方畫起,即局部完成法。許多大師的素描作品都是從局部畫起,我們可以感受到作品中個性創造性思維的力量。這種畫法的優勢為具有極強的靈活性、隨機應變性,對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無疑具有啟發和引導的作用。
5.以多元化、系統化為方向。為了適應社會對創新型、綜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工藝美術素描教學應圍繞教學核心目標不斷擴展基礎范圍,進行多元化、系統化的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6]。
以平常的課堂為例,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思維與構圖訓練,強調對線面、明暗、結構等多元表現技法的練習,從而獲得一專多能的綜合素質。如結構素描訓練中要求學生秉承藝術和科學、感性與理性統一的原則,通過觀察、理解形成嚴謹的繪畫風格;線描練習時要求學生練習快速記錄、創意展示的能力;再如鼓勵學生向優秀的傳統藝術、民間藝術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課內、課外的臨摹和寫生,循環“臨摹-寫生-臨摹”的方式獲得審美意識和視覺表現。
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其魅力隨著歷史的進展愈發炙烈。我們教職人員肩負著傳承經典文化的責任,同時也應用我們的智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用創新的視野讓古老的藝術煥發青春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