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家
尊敬的榮老先生,各位同仁,朋友們:上午好!
窗外初冬寒乍起,廳中高朋談笑生。今天,我們齊聚一堂,共慶榮老90 華誕,共品榮老學術人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號角,在這即將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之際,我們在此召開榮開明老先生學術人生座談會。此刻,我們更仰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真知灼見的思想家,更敬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作出貢獻的理論家。榮老畢生倘徉在哲學社會科學的大海里,他以90 歲高齡仍然在高度關注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各種新變化以及國內外學術界的新動態,潛心探索一些重大理論問題,筆耕不輟。如,2018年榮老在《光明日報》發表的大作《“文化自信”的獨特作用和重大意義》在學術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界引起巨大反響。2020年,我有幸與榮老師共同主編出版了《中國文化自信論》 一書,攜手并肩為推進新時代堅定“四個自信”的理論研究,深化和拓展文化自信的認知和行動探索前行。榮老理論功底深厚、博學多識,站在學術前沿,有社會科學學界的大師風范。他在學術研究中,以實踐、改革、思維為研究對象,建立多層次、多學科的結構體系的改革思路,為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改革提出了許多創新性的見解。在思維方式的變革問題上,榮老早在20 世紀80年代就提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的觀點,這與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的“以人民為中心”的新發展理念高度吻合。從80年代開始,榮老師就將研究的重點轉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較早地提出了鄧小平理論的新概念,對這一新概念的科學涵義、形成發展、體系結構、重大創新、突出特色等作了系統深入的探討。老先生組織出版的《鄧小平理論研究叢書》是北京“1992—1997年輝煌的五年成就展”中放在中心廳參展的唯一一套鄧小平理論研究叢書。榮老師對期刊編輯學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對期刊編輯規律有其獨到見解,還親手創建了湖北社會科學期刊研究會,為推動我省期刊編輯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榮老不畏艱難加強學科建設,培養了一批出色的學術和編輯人才,為社科院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榮老政治立場堅定,一心跟黨走,擁有銳意創新的學術勇氣和求實深邃的嚴謹學風,為全院、乃至全省社科工作者樹立了好榜樣。今天,我們舉辦專題學術座談會,以此表達對榮老在學術思想領域作出重要貢獻的敬佩之心,以及為社科院的發展皓首窮經的感激之情。借用老先生“文化自信”的標題“自信”兩字,“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衷心祝愿榮開明先生健康快樂、福壽綿長,在人生長河里繼續為我們帶來思想的力量、文化的自信和改革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