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恩
俄羅斯文論,作為世界文苑中的一顆明珠,深受中國現代作家的推崇,對整個中國現代文學,尤其是對中國左翼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這是因為俄羅斯文學是美的,甚或堪稱美之極致。擁有普希金、萊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訶夫、托爾斯泰等世界聞名的文學巨匠的俄羅斯文學,具備深厚的人道主義思想底蘊。在這樣的文學沃土中發展起來的俄國文論,以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為代表,發展了富有生氣和批判精神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這切合發軔時期中國現代文學的需要——當時中國經歷了辛亥革命后的一些重大挫折,進步的知識分子在追問:“中國向何處去?”關注底層,宣揚人道,批判現實,俄羅斯文學的這種優秀品質和俄羅斯文論直面人生的精神,對于正在尋找出路的中國知識分子無疑是一個強大的精神鼓舞。
俄羅斯文學和文論對中國現代作家產生重大影響,十月革命無庸諱言是其中一個重大的因素。中俄兩國歷史背景相似,雖然中國從近代以來深受沙俄帝國的侵害,但兩國都經歷了長期的農業經濟社會,生產力落后,底層民眾深受地主或農奴主的壓迫,因此當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俄羅斯人民推翻專制統治,宣告人民當家作主,這讓有些迷茫的中國人民,包括知識分子,看到了一抹解放的曙光。走俄國的道路,成了許多中國知識分子的共識。今天,十月革命的成果在它的發源地被否定了,這里的教訓要由歷史學家來總結,而作為一個具有世界性影響的重大歷史事件,它所推動的俄羅斯文論和蘇聯文論對中國現代文學,尤其是左翼文學的影響,則是一個事實。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特別是左翼文學的成長,離不開俄羅斯文學和隨后的蘇聯文學的營養。而俄羅斯文論和蘇聯時代的文藝觀念、文學思潮直接給了中國現代文學,特別是左翼文學以豐富的思想資源和堅韌的精神氣質,規范了它的發展方向和行進道路。就這種影響的深刻性和廣泛性而言,沒有一個其他國家的文學可以與之相比。
厘清俄蘇文論對中國現代文學,特別是左翼文學的影響,是整個俄蘇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影響關系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對于理解中國現代文學,特別是左翼文學的發生、發展的過程,理解它們的精神品質和藝術追求,是至關重要的。莊桂成教授的專著《中國接受俄國文論研究》,致力于研究中國接受俄國文論的現象,是這一領域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嶄新成果。
《中國接受俄國文論研究》的新,新在立足于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和發展,來梳理中國接受俄蘇文論的影響,而沒有停留在比較兩者異同、尋找中國現代文藝觀念的外來淵源的水平上。我理解,這是把中俄文學關系的影響研究在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有力地推進了一步,前進到了重點審視外來傳統在本土的創造性轉化的階段。作者從中國接受俄國文論的復雜內容中提煉出了“移植”現象、“誤讀”現象、“糾偏”現象、“闡發”現象,進行專題性研究,重點考察俄國文論(包括蘇聯文論) 被中國現代文學吸收和轉化的過程和機制,探尋其中的思想碰撞、交匯的理路。移植、誤讀、糾偏等學術概念,人們并不陌生,當把它們集中起來用于闡釋中國現代文學對俄蘇文藝思想的接受,則好像是把一些散放的工具恰到好處地輪番用于一個重要的工程,相當有力地揭示了俄蘇文論對中國現代文學影響的復雜情形,說明中國現代文學對俄蘇文論的接受是基于中國現代文學發生和發展的需要所做的一項創造性轉化的工作。難能可貴的還在于,這項研究的不少部分都落實到了一些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文藝理論家身上,比如周揚、胡風、錢谷融等,通過這些文藝理論家個人的理論探索,把整個俄蘇文論與中國現代文學觀念形成、發展的關系激活,向讀者呈現了一幅生動的思想交流和觀念形成的圖畫,而同時又為我們深入理解這些文藝家個人的理論探索及思想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