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均,陳學昊,謝相益
(四川工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 611745)
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科技的裂變發展,數字經濟正在全球迅速崛起,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發展方向。隨著數字建筑、數字城市、數字中國等理念的提出,建筑市場與招投標行業也已進入了新常態。具體表現為三方面:一是新技術方面,以互聯網+、大數據、BIM 等技術科技為支撐,工程建設領域快速發展與變革;二是國家政策,全國招投標交易場所按國務院要求正在進行全面組合,向電子化、信息化交易服務平臺轉變;三是工作模式,新冠疫情使電子在線交易、遠程開評標模式越來越被交易市場各方所接受,電子招投標已勢不可擋。在建筑市場與招投標行業新常態背景下,對行業新技術的應用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是應用型本科工程造價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是針對建筑群崗位應具備的招投標能力、施工合同管理能力的任職要求開設的課程。在學院以往的教學中,其大多作為純理論課,分章節知識模塊講解,學生學習效果不好,實踐應用能力較差,在畢業設計答辯時有些同學連投標報價和招標控制價都分不清。為適應建筑市場與招投標行業新常態,讓學生具備利用行業新技術進行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的能力,本文提出了幾點教學改革的思考。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是工程造價專業第5學期開設的專業必修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課程內容涉及全過程項目管理中的招投標與施工階段,旨在培養學生具備招投標及施工合同管理的核心能力。在開課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土木工程制圖與識圖、計算機制圖CAD、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等專業課程,具備制圖與識圖能力、施工組織設計能力、施工管理能力、工程計量與計價能力。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內容按項目建設先后順序分為招標管理、投標管理、合同的訂立及管理三大模塊。各模塊流程、文件編制、相關法律法規規范等理論知識較多,在以往主要以理論知識+各模塊案例分析的模式教學,未重點講解電子招投標且無BIM招投標教學內容。通過試卷結果分析,發現學生理論部分掌握一般、文件編制能力參差不齊、分析解決工程實際招投標及合同管理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通過學生訪問得知,學生普遍認為該課程理論知識過多且用處不大,文字太多且案例繁雜失真,故對該課程不太重視,整體學習積極性不高。如果還是繼續此種上課模式,不僅達不到讓學生具備招投標及施工合同管理的核心能力的教學目標,學生也感覺這個專業課學了沒什么用,但實際上,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能力在全過程項目管理中是屬于核心能力范疇。為了讓學生具備招投標行業新常態下的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能力,勢必要對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做出改革。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的前續課程如工程制圖識圖、施工技術與施工組織、建筑工程計量計價等課程都是建立在工程項目圖紙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使同學們具備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各專業能力,可在學院層面組織建立三套經典工程項目圖紙庫,作為本專業各相關專業課程教學通用,即各課程以此三個經典工程項目展開制圖識圖能力、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設計能力、計量計價能力、招標投標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等課程相關能力的培養。通過對熟悉的項目開展不同的專業能力培養可加強學生全過程項目管理意識,且有利于各專業能力的遷移。結合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內容,選取其中一個典型的工程項目,根據工程項目實施全過程,按照實際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工作全過程所需要的最新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項目式案例教學設計,將重要理論知識于案例教學實施中提煉、總結、強調;將另外兩個經典工程項目進行項目式實踐教學設計,通過任務驅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具備相應的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能力。
BIM 招投標是以BIM 模型為基礎,集成進度信息、商務報價等信息,動態可視化呈現評標專家關注的評審點,提升標書評審質量和評審效率,幫助招標人選擇最優中標人的招投標方法。在建筑市場與招投標行業新常態下,伴隨新冠疫情的長期防控,電子招投標已全面鋪開,在招標信息服務的各大網站隨意搜索,都能看到一些項目在評標規則中有要求BIM 的相關內容,BIM 招投標逐漸成為主流。
同學們在學習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之前,已完成相關計量計價課程的學習,已具備BIM 計量、計價等軟件應用能力,故可在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中開展BIM 招投標相關實踐內容,以項目評標中對BIM 的具體要求為依據設計實踐任務,通過實踐,實現BIM 投標技術能力的遷移。在建筑市場模塊應增加電子招投標項目交易平臺的教學與操作實踐,讓同學們掌握電子招投標的常規程序及操作,具備電子招投標的能力;在招投標模塊應增加BIM 招投標軟件的應用實踐,讓同學們熟練掌握BIM 招標軟件及投標軟件的操作,具備BIM 招投標的能力。通過BIM 招投標項目式實踐,讓學生形成項目式全局思維,讓學生們認識到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能力在全過程項目管理中的實際意義與重要性,并學會使用招投標及合同管理相關崗位所必須的軟件及平臺。
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課程,工程招標模塊需要出具專業性極強的工程量清單,投標模塊需要編制專業性極強的投標報價及施工組織設計文件,如果任何一份文件的編制都是從零開始,那對于學生來說難度是非常大的,且不說相關專業課程是否學的扎實,光從課程時間上來看教學任務也是不大可能完成的,因此利用已有專業文件及資料,整合資源化零為整非常有必要性。現有的課程項目文件及資料質量與完整性參差不齊,為此,可以在學院層次建立以三個經典項目圖紙為主的計量、計價、施工組織設計、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等重要核心課程的電子資源,包括圖紙、上課內容、實踐任務要求、工程量清單等,供學生查閱、學習、鞏固、復習,查漏補缺,利于快速整合現有資源實現招投標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還應做好各核心課程國內相關學習資源的鏈接。
全國BIM 畢業設計大賽中D 模塊為BIM 招投標應用,大賽要求學生具備的能力實為行業對人才的能力要求。從公布的評分標準可以看出,其考評包括基于BIM 的招標文件編制、基于BIM 的投標文件編制、整個項目的編制過程展示三個模塊,其考查的能力除了招標策劃、算量文件、計價文件、招標文件編制、技術標、商務標、投標文件編制等傳統能力外,還有電子投標文件編制、BIM 可視化投標文件編制等新技術應用能力。
通過舉行BIM 招投標應用比賽,可提升學生對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的重視程度,提高學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與目的性,有效鍛煉學生工程項目招投標新技術應用能力,同時督促教學改革。因此可在學院層次設置BIM 招投標應用大賽預賽,并配套做好宣傳,可將比賽目的、比賽要求、比賽相關配套學習資料、比賽意義等以講座形式普及。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讓學生直觀的學以致用、以實用倒逼教學改革,如此便可將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真正落到實處,大力提升學生的招投標新技術應用能力與項目全過程全局思維,全面促進教師專業教學水平與時俱進。
時代進步,科技發展,行業模式變更,職業能力變化,培養目標須與時俱進,課程教學理應變革。作為應用型本科學校的專業教師,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學有所成、學以致用是我們的本職;對于新技術、新要求,作為老師首先應學習到位,具備相應的理論與技術水平;對于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這種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若單純從課程自身去改革很容易讓知識與能力碎片化,導致學懂不一定會用。專業課程間緊密相連,利用信息化技術打造相同經典項目的配套課程學習資源,培養項目全過程全局思維,對學生的知識遷移和能力遷移都是大有益處的。對本文提出的部分思路需要從專業人才培養的角度去布局,如何最大化的做好不同專業課程知識能力的有效前后遷移,這個課題還需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