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基惠,羅 敬,陳思夢,袁 秋,李 玥
(1.瀘州市瀘縣潮河鎮王莊村,四川 瀘州 646143;2.四川工商學院會計學院,四川 眉山 620000;3.四川工商學院教育學院,四川 眉山 620000;4.四川工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四川 眉山 620000;5.四川工商學院校團委,四川 眉山 620000)
2010年0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準對“瀘州桂圓”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瀘州市委,市政府很重視瀘州桂圓的發展狀況,不僅將桂圓樹規定為瀘州市市樹,還發布相關政策為桂圓發展建設提供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國上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本文所研究的王莊村的經濟發展也是當今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
(1)調研對象
瀘州市潮河鎮王莊村。
(2)調研時間
2021年8月7日至2021年8月13日。
(3)調研地點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潮河鎮王莊村。
(4)調研團隊
四川工商學院“螢火蟲”志愿服務隊。
通過“百度學術”“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數據庫中與本文關于瀘州桂圓、發展狀況、政策支持的相關資料進行檢索,為本次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一定的輔助作用。
通過對王莊村相關干部和村民進行采訪,了解王莊村當前的發展狀況,訪問人們對當前王莊村發展的現狀看法,探討不足和解決辦法,為本次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通過實地觀察王莊村的房屋、基礎設施、道路交通收集第一手相關資料讓本次的調研更有說服力和真實性
(1)產業發展方面
王莊村主導產業還是桂圓,面臨銷路少;由于歷史原因影響栽培品種,桂圓的質量參差不齊;散戶種植無龍頭企業牽頭,合作社少且未形成系統的管理體系,建設資金短缺、無企業合作的桂圓項目;桂圓產量受自然災害影響大、無自主權,桂圓保鮮時間短時效短且當地無深工企業等問題。
(2)公共服務方面
王莊村青少年較多,但至今沒有學校;公路老化,無法承受大型車輛的碾壓且車流量較多時道路擁擠;沒有大型醫院,公共設施極度缺乏,無法保障基本生命安全;住房大部分老齡化,對極端天氣抵抗能力比較弱;部分土地處于荒置狀態,無人打理,且村民防火意識缺乏,容易造成森林火災,導致經濟損失。
(3)文物開發保護方面
王莊村的龍鳳橋,建于清代,是有歷史積淀、有文化內涵、有鮮明特色的古文物。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由于年久太久以及缺乏資金,開發保護工作滯后,雖已列入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之列,在雨季毀損程度還是較為嚴重。
(1)盤活閑置資產
王莊村集體資源匱乏,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基礎,通過政府引導、農民自愿、社會參與的方式,積極盤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農民閑置用房、農村閑置集體資產,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培育發展特色產業 壯大王莊村村集體經濟
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根據王莊村本地氣候特點,調整桂圓的種類,統一種植瀘州市園藝科學研究所選育“蜀冠”“瀘豐1 號” 和“瀘早1 號”等品種來改變王莊村桂圓種類繁多、調整品質參差不齊的現象,增加優質桂圓的產量和輸出,吸引商家采買。
延長產業鏈發展桂圓深加工。王莊村農業競爭的主要途徑是增強農產品的能力,提高桂圓的附加值,王莊村可以引進加工企業同加工企業合作,加工桂圓干、桂圓酒等多種桂圓加工產品提高桂圓的保質期增長時效性,增加桂圓的經濟收益。
爭取政府的支持。建設專門的技術團隊,對王莊村桂圓種植戶進行專門的技術培訓,完善果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扶持力度。
提高組織化程度和營銷能力。王莊村需推進適度規模經營進程,將王莊村桂圓散戶生產集中管理,統一防害蟲,提升桂圓種植的管理水平,增強桂圓抵御風險的能力,保護桂圓樹的產量。合理的利用桂圓合作社,為種植桂圓的種植戶提高保障,鼓勵種植戶投入種植。統一桂圓質量標準,借助互聯網+、電視、報紙等各種平臺發布銷售信息,統一進行高質量桂圓的銷售,提高市場競爭力。
交通和預防自然災害。完善桂圓果園的交通,方便桂圓的采摘運輸和管理。借鑒得勝鎮仁和九社范明樹,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多端,自然災害頻發的現狀,要求種植者需要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早做打算,預防霜凍。霜前對桂圓樹進行薄膜覆蓋,防止霜凍,減少凍害對桂圓的損失。
政府的支持。建設專門的技術團隊,對王莊村桂圓種植戶進行專門的技術培訓,完善果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扶持力度。
(3)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堅持服務為主。從群眾的需求出發,大力發展以桂圓、水稻、高粱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繼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完善公路的安全設施建設,提高安全系數。狠抓農村五保、低保、殘疾人、孤兒等特困人口動態管理,全面落實優撫保障政策。
推進農村改廁、改廚、切實改善農民群眾的生活和居住環境。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種舉措,穩步有序推進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堅推廣適用不同地區的農村污水治理模式,加強技術支撐和指導,有序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和新能源利用。
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高度重視發展農村義務教育,推動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全面改善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培養新型農民。不斷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加強農民的技能培訓,促進多渠道轉移就業,提高就業質量,加強農村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文化建設。
(4)合理利用王莊村村內的資源。
用國家重點保護文物“龍鳳橋”與瀘州桂圓結合發展旅游業,合理規劃,利用本村優勢,打造特色景點,完善交通運輸,“多點開花”挖掘本村其他農業特色,和本村適合發展的產業,帶動本村產業的發展壯大。
結合桂圓這一特色,建立大型農莊,邀請各行各業人員進行體驗,自行采摘的樂趣,增加對于桂員的販賣,增加農民的收入。同時,建立基礎服務設施與其他民宿或者是酒店進行聯系合作,是來進行體驗的人員,有衣食住行的地方。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打響桂圓的名氣。
瀘州的桂圓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王莊村的經濟的發展,夯實了王莊村桂圓特色產業根基。利用經濟發展帶動王莊村人員回流、增加了勞動力,實現自然資源保護、服務改善,有利于王莊村可持續發展。推動王莊村產業集群集聚、有利于王莊村產業提檔升級,吸引更多人才和其他要素流向王莊村,同時也可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和農業全產業鏈發展,以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不斷地增強王莊村的活力。
雖然王莊村還存在一系列問題,但是王莊村桂圓經濟的發展也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政協指導,瀘州市市委也結合本市的經濟發展情況,針對性的給出了一系列改善人民生活的辦法。特別是針對于傳統的農業種植的不足,采取了改善經濟作物的辦法,推動桂圓的種植十本次經濟有了蓬勃的發展,成為了西南地區的一大特色,更快的加速了瀘州融入成渝經濟圈的速度。黨的正確指導和人民的蓬勃發展,使得本地人民的經濟水平呈直線上升,人民幸福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在保障人民生活狀態的情況下,極力為人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