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鄧小平“不爭論”思想的生成邏輯

2021-01-28 23:12:59
社會科學動態 2021年12期
關鍵詞:建設發展

羅 晶

從某一思想或理論的形成到確立的客觀過程來說,其必然“脫胎”于歷史的“母體”之中。前人的經典理論為其提供理論依據,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環境為其提供“孕育”“發展”的條件和動力。與此同時,“人”這一主體因素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視,“人”的人生經歷、教育程度、價值觀念等主觀因素都會直接影響這一思想或理論的發展狀態和發展高度。鄧小平“不爭論”思想“脫胎”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發展階段,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對其形成條件的探討,必然要回歸到基本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的分析,同時也要把目光聚焦到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的個人貢獻上來,即要從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以及個人因素對“不爭論”思想的形成進行主客觀條件分析。

一、理論邏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要求不搞無謂爭論

理論邏輯不僅著眼于描述和解釋發展的內在規律,而且注重總結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正向推動作用。鄧小平“不爭論”思想的研究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理論邏輯的回歸。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重要任務,而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要求不搞無謂爭論,否則就會使馬克思主義陷入教條主義泥潭,失去生機和活力。正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要求廓清“左”的、右的干擾改革的錯誤思想的爭論,在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推進過程中,遵循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運動規律和堅持唯物史觀的要求,不搞無謂爭論。

(一)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運動規律要求不搞無謂爭論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反作用于實踐。一個正確的認識,必然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進的曲折反復過程才能得出。因此,在實施和推進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鄧小平倡導遵循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運動規律,逐漸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在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怎樣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這兩個問題,不搞無謂爭論。

第一,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黨和國家工作大政方針的制定要從中國國情出發。“過去搞民主革命,要適合中國情況……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①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文革”以來的歷史之后,鄧小平憑著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對世情、國情、黨情變化的深刻把握,指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才是社會主義的出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宏偉藍圖不是“一天”就能“繪”出來的,尤其是在和美、日等國的現代化水平對比后,中國在短時間內難以達到西方現代化國家的發展水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就是建立在對中國國情的正確認識和深刻把握基礎上的。對此,鄧小平提出“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②,要一以貫之毫不動搖。

第二,反對抽象的概念之爭,大力發展生產力和實現共同富裕是對社會主義本質最簡明的闡釋,也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具體體現。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③因而大力發展生產力其實就是把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實踐方式具體化為生產實踐。生產實踐不僅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除貧窮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還是證明社會主義優于資本主義的直接體現。歷史表明,固守馬克思主義的教條,關于社會主義的抽象概念之爭,不僅不能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反而會使人民群眾感到困惑,造成思想上、認識上的混亂局面;而且還會躊躇不前、貽誤發展時機。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一認識規律的指導下,“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④。因此,鄧小平倡導對改革開放時期的新政策、新舉措不進行姓“資”姓“社”的抽象爭論;對人民群眾自發進行的探索新實踐不著急定調和反對,要在改革實踐中深化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認識。

第三,堅持把實踐作為評判改革開放政策好壞的標準。經過改革初期的實踐探索與實踐檢驗,黨的十四大報告總結指出,“走自己的路,不把書本當教條,不照搬外國模式,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⑤。實踐評判標準的內涵也經歷了不斷認識和發展的階段,從毛澤東的“生產實踐成效”標準發展為鄧小平的“三個有利于”標準,不僅包含了生產力標準,還增加了“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實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內容,涉及國家和人民兩個主體,體現了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自此,“三個有利于”標準成為判斷改革開放具體舉措正確與否的衡量標準。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實踐表明,脫離中國的實際和國情,就會遭遇挫折和失敗;立足于中國的實際和國情,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才能取得成績。由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有的同志不了解改革和試點的實際情況,憑借教條和經驗對改革產生了分歧質疑,引起了不必要的爭論,妨礙了改革開放的推進。基于此,在實踐與認識辯證運動規律的指導下,鄧小平指出,“過去我們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勝利,是靠實事求是;現在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靠實事求是”⑥,不靠無謂爭論。

(二)堅持唯物史觀要求不搞無謂爭論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的探索,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奮斗取得的成果。在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建設中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后,針對實施和推進改革的具體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爭議,鄧小平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提出人民主體論。人民主體論回答了“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三個問題,為判斷是否爭論提供了新的時代要求和重要價值標準。

“為了誰”?從馬克思、恩格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到列寧“為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服務”到毛澤東“為人民服務”再到鄧小平“為了人民”來看,人民主體價值論貫穿始終。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的綱領和政策,正是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科學表現。”⑦歸結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一切為了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實踐中,改革開放著眼于切實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把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改善和提高作為衡量改革舉措和成敗的一條重要標準。鄧小平指出,“這是壓倒一切的標準。空講社會主義不行,人民不相信”⑧。

“依靠誰”?從唯物史觀來說,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的決定性力量。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表明,“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⑨。“凡是符合最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廣大人民擁護的事情,不論前進的道路上還有多少困難,一定會取得成功。”⑩改革開放是從未有過的創舉和實踐,要允許人民群眾做實驗、搞試點,不能把有利于改革的具體措施和新辦法上升到社會主義性質和意識形態的高度來爭論。鄧小平提出,要充分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推動改革開放形成“以點連線”“以點帶面”的新格局,反對“紙上空談”和爭論。

“我是誰”?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該有“人民公仆”的覺悟。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要求繼續踐行和貫徹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改革開放好不好?社會主義是不是優于資本主義?中國共產黨不能自夸,要人民說了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放心不放心”“人民答應不答應”始終是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

綜上,唯物史觀要求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群眾當作最高的價值主體和評價主體。牢固樹立和踐行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讓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的中國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才是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才是共產黨人的價值取向和工作導向。

二、歷史邏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反兩面經驗教訓的科學總結

歷史的邏輯總是以時間軸為線索,對各個歷史階段進行歸納總結,為當下的發展提供鏡鑒。鄧小平“不爭論”思想雖是改革開放時期的特殊理論產物,但其“脫胎”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發展階段。因此,鄧小平“不爭論”思想的形成離不開對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與教訓的總結。

(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經歷了由良好開端到曲折艱難發展的轉變。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其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正確總結,為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開拓和發展樹立了思想共識。

以《論十大關系》和黨的八大為標志,社會主義探索開啟了良好的開端。“十大關系”前五條討論經濟發展問題,后五條講政治關系側重從各方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黨的八大對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社會主要矛盾做了正確判斷,提出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黨的工作重心要適時地轉移到發展生產力上來。因此,黨的八大前后,黨中央圍繞經濟建設制定和執行了一系列正確的方針政策,為社會主義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其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治路線,對于社會主義的發展有重要意義。遺憾的是,黨的八大制定的正確路線逐漸偏離了正確軌道。一方面,以蘇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為鏡鑒,中國共產黨開啟全黨整風運動。“政治掛帥”逐漸占領“上風”,從經濟糾“左”到反右派斗爭擴大化,黨中央在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問題上犯了“左”的錯誤,輕易否定了黨的八大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正確判斷。另一方面,日益嚴重的階級斗爭不僅使黨內關系日趨緊張化,而且導致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停滯甚至倒退,致使中國社會主義主義建設遭受嚴重曲折。

從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開創的歷史背景來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道路探索正反兩個方面的教訓與經驗有:一要警惕階級斗爭,創造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安定團結的局面,不能把非意識形態問題上升為意識形態問題,大搞政治批判運動和群眾運動。人民內部矛盾本身就不屬于對抗性質的敵我矛盾,階級斗爭的方式已不再適用于新的歷史時期,要把黨的團結當作黨的生命。“有利于團結的話就說,不利于團結的話就不說;有利于團結的事就做,不利于團結的事就不做。”如果實行所謂的“大民主”,經常性地搞群眾性、政治運動式的爭論,“實際上就安不下心來搞建設。”?二要明確社會主要矛盾,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當作中心任務來抓。社會主義優越性最根本的還是體現在社會主義社會要創造出遠高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因此,在對黨的八大關于社會主要矛盾正確判斷的肯定和繼承的基礎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社會主義基本路線。

(二)東歐和蘇聯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經驗教訓

馬克思、恩格斯沒有明確回答落后國家在革命勝利后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而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改革和發展為中國社會主義探索和建設提供了有益啟示。同時,在中國和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試圖打破蘇聯模式對傳統社會主義體制進行過程中,不因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發展模式大搞國際論戰,為改革開放提供了經驗教訓。

蘇聯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探索和建設開始的時間最早,積累的經驗也最多。蘇聯模式是基于資本主義國家包圍和存在戰爭威脅的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特定選擇,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工業化的道路,第一次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因此,蘇聯模式率先成為東歐、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學習、模仿的對象。以中國為例,在過渡時期,蘇聯模式給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的中國探索和建設社會主義提供了具體參照。例如,蘇聯模式對生產資料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優先發展重工業順利開展第一個五年計劃,黨的八大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正確判定,抓經濟建設為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準備條件等都有積極意義。

“‘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在社會主義陣營建立后,蘇聯共產黨一直以馬克思主義“正統”和“權威”自居。然而,各個社會主義國家在具體的發展實踐中,蘇聯模式弊端逐漸顯露。各國開始對蘇聯模式進行改革。從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來看,都具有走不同于蘇聯模式道路的改革意識。率先改革的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等國堅持獨立自主,反對以任何形式干涉主權和內政的霸道行徑;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改革傳統的指令性計劃經濟體制,重視市場和商品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中國的改革開放提供了有益啟示。但東歐國家在改革的過程中沒有處理好“左”、右的分歧和爭論,新舊體制對立的矛盾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有的激進派甚至主張實行私有化,新舊體制換檔造成的“制度真空”,導致了改革失控和危機。這為改革開放時期中國正確認識市場經濟的作用,處理姓“資”姓“社”爭論提供了借鑒。

社會主義的發展要從國情出發,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蘇聯模式。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亦要進行探索和實驗,因為蘇聯經驗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就蘇聯自身而言,從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執政的40年里,蘇聯也進行了改革。遺憾的是,40年的改革從本質上來說都并未從根本上掙脫蘇聯模式的體制束縛。毛澤東等共產黨人雖然提出了吸取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弊端所帶來的教訓,但是由于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認識和實踐經驗,導致社會主義的理論認識滯后于實踐。因此,在尚未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以及在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問題的情況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社會主義探索并沒有突破蘇聯模式的局限,使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遭受了曲折。

鄧小平在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教訓時指出,即使蘇聯有63年的社會主義建設歷史,“但是怎么搞社會主義,它也吹不起牛皮”?。“布拉格之春”的夭折,南斯拉夫等東歐國家改革的失敗,社會主義陣營的破裂表明,每個國家和民族發展所面臨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是不同的,蘇聯模式是特定時代的產物,不僅自身存在弊端而且不能解決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遇到的問題,因此要反對社會主義國家“一種模式”“一個中心”的論調。

與此同時,各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各執一詞、固守教條主義,爭論社會主義發展具體模式是非對錯的“空話”也是不可取的。20世紀50、60年代發生的關于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國際論戰,社會主義各國執政黨對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和什么是社會主義這一問題都沒有完全搞清楚。在爭論的過程中,蘇聯以大黨自居,強制推行蘇聯模式,給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扣上“修正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等帽子,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造成嚴重危害。關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國際大論戰,中國也參與到其中。一方面,中國與蘇聯從盟友走向對抗,甚至與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一度中斷了關系,在一段歷史時期里處于孤立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論戰影響了黨中央對于社會主要矛盾和時局的判斷,使社會主義探索的良好開端發生了偏離,忽略了發展生產力的重要任務,轉向階級斗爭“反修防修”,導致了反右斗爭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發生,致使中國的經濟建設遭到了干擾和破壞。

三、現實邏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要求

現實邏輯往往是發展的基點,是規律運用和發生作用的一種客觀環境和要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基于抓住時機滿足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要求,鄧小平一方面強調改革實干,另一方面強調借鑒資本主義國家的文明成果來發展社會主義。

(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迫切性

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在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提出要抓住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發展機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這就要求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步伐,不要陷入非社會主義本質、原則和根本制度等問題的無謂爭論之中,鼓勵在實踐中探索和解決“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時代之問。

在較長一段歷史時期里,中國內憂外患,根本不具備有利于經濟發展的良好的國內、國際環境。隨著全國范圍內各領域“撥亂反正”工作的開展,中國在政治、經濟和外交領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進入20世紀80年代奠定了基礎。但是,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任務是艱巨的:國內大搞政治運動和政治批判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的影響是負向的,其恢復和發展需要較長的建設時間;在科技革命浪潮中,中國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退”一“進”,差距逐漸拉大,縮小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并在科技革命中搶占高地的任務十分艱巨;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威脅仍然存在,抵御帝國主義威脅、沖破帝國主義阻力、防止帝國主義和平演變要求加快經濟建設強基固本以增強抵御風險和挑戰的能力。

與此同時,鄧小平看到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契機,但是改革開放的實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不是從口頭上“說出來”就能取得成功的,而是依靠實踐來推動的。基于此,鄧小平對世界發展形勢做了正確的預判,認為和平與發展才是時代的主題,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過去耽誤的時間太久了,不搞快點不行”?,“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要抓住機會,現在就是好機會。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不抓呀,看到的就會就丟掉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不爭論”要求只爭發展朝夕,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凝聚改革共識,充分抓住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機遇。

(二)借鑒資本主義文明成果發展社會主義的必要性

1978年10月到1979年2月,鄧小平先后訪問了日本、新加坡、美國等8個國家,完成了對中國現代化建設外部環境的準確定位,加深了對世界經濟發展格局的認識,提出了借鑒資本主義文明成果發展社會主義的必要性。

鄧小平認為,世界上包括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內創造出的一切文明成果,并不具有社會主義性質,但都可以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實現四個現代化服務。1978年一年當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共派出各種代表團529個,人數達3200多人。其中,谷牧率領的中國政府首個經濟考察團,對法國、德國、丹麥、瑞士、比利時5個國家的15個城市進行了考察。歸國后,谷牧等便提出要大規模引進技術設備,開展以科技為主導的技術革命,在發展對外經濟關系中學習國際通行做法等措施。1978年11月,鄧小平出訪新加坡,看到了新加坡引進外資的成功經驗,回國后就把引進外資作為一項重大的政策。

從理論上來說,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結底體現在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總體發展水平要優于資本主義。但從考察和訪問的實際來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科技革命的助力下早已實現了工業化和信息化。與美國、日本等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第一步是擺脫貧窮。關于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俄國經驗指出“根據書本爭論社會主義綱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何利用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服務是經濟文化落后國家建設社會主義需要解決的重大時代課題。

改革開放也是為了向國外學習。“我們要向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經營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對我們有益的知識和文化,閉關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因此,借鑒世界上創造出的一切文明成果為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服務,不能把對外開放,經濟、技術的交流對話與相互合作打上意識形態“烙印”進行爭論。

四、個人因素:鄧小平獨特的政治思維

“不爭論”是鄧小平在改革開放特定時代背景下所形成的獨特的政治思維,但其產生和運用,是主觀、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對鄧小平“不爭論”思想的研究,既要重視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的合力作用,同時又不能忽視鄧小平個人的因素。鄧小平一生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復出,經歷了多個崗位鍛煉,經歷了從地方到中央、從軍事到經濟、從政府到黨務等、從個別領域到統攬全局等轉變歷程。從鄧小平曲折而又豐富的人生經歷來看,無論是身處逆境還是順境,其樂觀和豁達的人生態度、獨特的思維方式、對辯證法的精深運用,使其在面對強大的改革阻力和紛擾的爭論時,能夠做到“實事求是不爭論、一心一意搞建設”。

(一)排除法的獨特思維

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這個問題,鄧小平坦言一開始也沒搞清楚這個問題。他是在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的基礎上,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識。在社會主義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鄧小平運用了“什么不是社會主義”的方法。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社會主義要優于資本主義,它的生產發展速度應該高于資本主義”?,鄧小平對這一點深信不疑。但在落后的中國,中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短期內不可能超過發達國家。鄧小平批判了“四人幫”所謂的“普遍貧窮的社會主義”的極“左”主張,提出“社會主義的特點不是窮,而是富,但這種富是人民共同富裕”?。著眼于中國實際,鄧小平認為不可能迅速徹底消除貧困,對生產力發展提出了分階段的要求和實現步驟,即“三步走”戰略。

從政治發展的角度來講,“搞霸權主義”“沒有民主”也不是社會主義。鄧小平肯定地指出,如果中國“稱王稱霸”了,那么中國就是改變了社會主義性質。中國屬于第三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維護和平的堅定力量。鄧小平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穩定的國際環境,中國要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從國內來看,鄧小平認為,共產黨人在政治思想和政治原則上不能背離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和政治立場,這就要求堅持馬列主義的基本原則,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黨的領導。首先,過去林彪、“四人幫”踢開黨委“鬧”革命,倡導的“窮過渡”“窮社會主義”都不是社會主義,因為林彪、“四人幫”完全背離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根本原則,使“經濟受到了嚴重破壞”。其次,歷史證明,削弱和取消黨的領導“只能導致無政府主義,導致社會主義事業的瓦解和覆滅”?。歷史是最客觀的見證者,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就沒有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就沒有后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創和推進。

因此,憑借排除法和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的總結,鄧小平始終堅持經濟基礎和政治底線兩個根本價值向度。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探索的實踐中,鄧小平始終重視經濟基礎和四項基本原則這一政治底線,逐漸弄清楚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二)對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的準確判斷

鄧小平敏銳的時代感悟力和認知力是其做出改革開放決策的依據。“不爭論”思想的初衷是為了抓住改革和發展的機遇。“未來暫時不會有大規模的世界戰爭發生,中國要從備戰思維和狀態中走出來”這一認識,緣于鄧小平對20世紀末國際形勢的準確把握,即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

第一,美蘇兩家打不起來,就沒有世界大戰。蘇聯解體之前,世界格局呈兩級對峙狀態,美蘇雙方中的任何一方都不會輕易挑起戰爭。蘇東劇變后,兩極對峙格局隨之消解,美國對世界霸權的爭奪成為威脅和平的因素。“反霸權主義斗爭搞得好,可以延緩戰爭的爆發,爭取更長一點時間的和平。”?鄧小平從中國的發展戰略出發,認為改革開放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提出20世紀80年代的首要國際任務就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第二,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力量在不斷增長,第三世界是重要力量。20世紀80年代初,對于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來說,更迫切的問題是解決發展問題。此外,鄧小平還分析了包括美蘇以外的發達國家,認為由于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經濟、科技等在國際綜合國力較量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戰爭對于國家發展沒有任何好處。“在較長時間內不發生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是有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西方發達國家很好地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機遇,較早開啟了現代化建設,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三世界國家沒有把握住科技革命的機遇,被資本主義國家遠遠甩在身后。鄧小平意識到發展先進技術、創新經營管理方式等對于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在世界和平力量不斷增長之際,他提出始終做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為中國的改革開放謀求和平穩定的國際局勢。

(三)“變”與“不變”哲學的精深運用

在實施和推進改革開放過程中,由于有的人不能及時更新觀念,思想落后于實踐,“新”“舊”思想之間的分歧和“爭論”無法避免。對此,鄧小平提倡不搞無益爭論。這就要求處理好改革開放中的新觀念、新做法與社會主義根本制度、根本原則之間的關系。其實質就是對“變”與“不變”哲學的精深運用。

“不變”不是僵化,而是強調發展中事關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指導思想、政治原則、基本制度、發展道路和方向要堅持“不變”。第一,從政治原則來說,鄧小平始終強調“四個堅持”的重要政治地位和政治意義不能變,要同反對和批判否定社會主義道路、否定無產階級專政、否定黨的領導、否定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各種錯誤觀點和錯誤思潮進行堅決斗爭。同時,在實施和推進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社會主義的兩大原則不能變。第二,從思想路線來說,鄧小平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認識路線,提出社會主義的建設一定要遵循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第三,從制度和政策來看,制度問題是關乎全局的根本性和長期性問題,社會主義的根本制度不能變。政治制度方面,關于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等根本性制度不能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實踐已經逐步證明這些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經濟制度方面,關系社會主義性質的制度不能改變,尤其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不能動搖。

“變”不是“變質”,而是在堅持原則性、根本性等問題“不變”的基礎上謀求更快發展。“粉碎‘四人幫’后,中國國內的各種事情都在變。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到以四化建設為中心,從停滯封閉轉到改革開放,還有當前所進行的各種改革工作,都是在變。”?“家庭聯產承包”試點到推廣、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的出現和發展,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等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發展,都是在堅持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制度的前提下產生、并允許得到發展的新事物,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而不是為了剝削”?。從解決祖國統一問題來看,“一國兩制”就是“變化”,當然這是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在社會主義的主體大陸仍然保持社會主義性質不變的前提下,從維護港、澳、臺地區穩定與發展不變的考量下,允許其保持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從學習資本主義的文明成果來看,引進先進的技術、學習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企改革等,都是為了發展更好一點、更多一點、更快一點,并不違背社會主義制度。

“變”與“不變”并行不悖,統一于社會主義的發展目標和原則之中:在過去傳統的模式和思維中尋找可“變”的好的發展突破口,同時在新的改革開放實踐中堅持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原則和方向的“不變”。在服務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鄧小平堅持“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倡導減少無益和無謂的爭論。

總而言之,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反兩面經驗教訓、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要求的基礎上,鄧小平堅持排除法的獨特思維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他還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進行了準確研判,在靈活運用“變”與“不變”的哲學的基礎上,“不爭論”思想得以形成和發展。對于鄧小平“不爭論”思想形成邏輯的研究闡釋,有利于研究者更好地認識其形成的理論意義、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注釋:

①⑥⑧??????《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143、314、349、250、156、312、171、167頁。

②⑨⑩?????《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3、109、375、44、116、265、283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5頁。

④⑤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07、10頁。

⑦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7頁。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43頁。

?《列寧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6頁。

??《鄧小平軍事文集》第3卷,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273頁。

猜你喜歡
建設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人大建設(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汽車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努力建設統一戰線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噜噜噜综合亚洲|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日本国产精品| 婷婷六月综合|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精品国产女同疯狂摩擦2| 日韩av手机在线|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波多野结衣二区|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99在线视频免费|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91久久性奴调教国产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9|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91精品|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屏| 2020极品精品国产 |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天堂成人在线|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日韩午夜片|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国产96在线 |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日本91视频| 欧美日在线观看| 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九色91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日韩av手机在线| 亚洲综合18p|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免| 午夜国产理论|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欧美v在线| 国产精品粉嫩|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欧美亚洲欧美区|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网|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九九久久99精品|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日韩欧美中文|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伊人中文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