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社會需要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中職學校承擔著培養“德技兼優”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教育教學中,中職學生的道德素質不容樂觀,必須充分認識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對中職學生加強德育工作很有必要,德育工作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教育的重要位置,采取有效策略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中職學校;開展;德育
德育工作是中職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進一步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職學校要不斷完善、創新德育管理方式,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德育工作體系。據調查,中職學生普遍存在著心里健康和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如何管好學生,使他們勤學、好學,培養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落實精神,夯實基礎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指出:“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中職學校抓好德育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德育文件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三全”育人的理念,加強德育隊伍建設,重視校園德育文化建設,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勞動、學會創造。組織各種德育講座,邀請優秀教育專家對學生開展勵志、感恩、法制、專業引領、職業生涯規劃等中職專門教育,為走好中職生活扣好第一粒扣子。學校制定《國旗下講話實施辦法》和《日常集會管理辦法》等,利用升旗儀式、早操、中操、重大節日等日常集會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為規范管理,每班輪流安排學生主持參與各種集會活動,學生的家國情懷將進一步增強。
二、制度先行,落實責任
作為一名教師,當班主任難,當中職班主任更難,當中職優秀班主任更是難上加難。中職學校在選聘班主任時,由政務、教務等處室牽頭,會同其他處室共同商討班主任人選,根據《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和個人德、能、勤、廉等方面綜合考慮,以培養學生和注重學生安全為基本點,把適合當班主任的教師發揮其作用,為人師表、關愛學生。學校制定《學校班主任管理制度》和《學校班級目標管理考核制度》等,嚴格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和班級周量化評比管理,不定期對班主任進行考核、約談,嚴格按照制度落實德育工作政策,確保學校德育工作順利開展。不定期走出去,和其他優秀中職學校學習、交流,結合自身情況,完善班主任管理制度,定期開展班主任基本功評比等交流會,對班主任工作進行優勢互補,最大效益發揮班主任的作用,提高德育教育的主動性。
三、家校結合,因材施教
家校合作,是現代學校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校里每個學生的平安、健康成長,更是學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學校細化德育的教育過程,有的放矢開展好德育教育工作,通過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學生家長會議、學生代表會等會議研究討論,結合學校自身的特色情況,制定《學校班主任工作手冊》,一班一期一手冊,在手冊中詳細記錄每位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紀律等情況的成長經歷,因材施教,通過手冊體現出學校對每一位學生的關心,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在對待問題學生方面,學校通過不定期的家訪,把問題反映給家長,及時與家長制定相應的解決辦法,結合學生個人的自身特點,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體系,轉化學生思想,提高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增強專業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個人優良品德,發現其亮點、改正其缺點、糾正其疑點。真正做到立德樹人,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技能人才,提高德育教育的針對性。
四、活動引領,提升自我
學校利用每年時間節點的特點有計劃的開展各種活動。開展學雷鋒活動,讓學生深入街道、社區、鄉村開展志愿服務等活動,把雷鋒精神的學習化作學生的實際行動;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讓學生感受大自然,感受青山綠水,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清明時期黨帶團到烈士公園等開展祭奠英烈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在緬懷先烈的同時更加懂得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不忘初心牢記光榮使命;利用重陽節等節假日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生,幫助有需要的家庭奉獻自己的綿薄力量;借中職學校“文明風采”活動的東風開展各種比賽,如技能比拼、合唱比賽、演講比賽、舞蹈比賽、器樂聲樂比賽、美術作品比賽等,讓學生在活動中陶冶情操、升華靈魂、提高素質,真正落實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等“五育”育人目標。中職學校認真落實教育基金會“愛心助學”舉措,舉辦資助金發放大會,讓學子們深深感受到社會的無私關愛,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努力學習,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回報學校。
五、自主管理,積極作為
一是學校學生會強化自主管理,在教師指導下召開學代會,公平公開選舉學生會干部,實行主席負責制,下設機構,全方位由學生自主管理,每天檢查各班級的教室、寢室和公共區衛生、學生儀容儀表、上課紀律等情況,有問題先由學生自主處理,無法處理的交由班主任或政務處處理,構建了老師督促、學生主持參與的管理模式,強化學生在校期間的主人翁精神,提高自主管理能力。二是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學校倡導學生為主體的班級管理,充分發揮教育民主機制,在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引導下參與學校管理,把好的建議向學校反映,注重師生雙向交流,組織開展好每周班級主題班會,定期出好班級宣傳欄,優化育人環境、發揮育人功能。
六、心理疏導,健康成長
當前的中職學生大部分來自單親家庭、貧困家庭、留守家庭、殘疾家庭等,心理長期受到嚴重的打擊。在現代多元化世界里,受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致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適應性差,具有自卑心理,厭學、焦慮,缺乏奮斗動力,迷戀情感、網絡游戲等。因此,必須加強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關愛心靈講座、關愛女生講座等,一對一的關心特殊學生及問題學生,及時疏通其心理中的不滿、煩悶、逆反、嫉妒、自卑、焦慮、急躁等不良情緒,加強與學生的心理溝通,拉近師生的距離,多關心他們的生活,讓其感受到老師的愛護和學校的溫暖,培養其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七、學以致用,服務社會
為豐富學生的業余興趣愛好,根據中職生專業的特點組建對應社團組織,每個社團聘請專業指導老師,按社團課程設計正常有序開展社團教學工作。各社團定期對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服務的同時可以有效的提高專業知識能力。如電子專業社團到農村等地開展公益家電維修活動;旅游專業社團到紅色景點開展公益宣講活動;計算機專業社團開展公益電腦維修、重裝系統活動;藝術社團參與各種公益演出活動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學生在為老百姓服務的同時,自身的學習實踐意識不斷強化,志愿服務精神進一步提振。
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目的是立德樹人,學校要利用多樣化的德育教育方法,將德育工作貫穿于學生的全方位學習過程中。總而言之,開展中職學生的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細致的育人工作,有效的途徑也不是單一的,是多項途徑統籌結合一起的。需要每一位老師,尤其班主任與時俱進、精心付出,努力把中職生的德育工作做好,從而為社會和家庭培養更多的優秀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靜力.淺談新形勢下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學周刊,2015.
[2]況海.淺談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2015.
[3]馬洪濤.淺談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現代企業教育,2014.
[4]李學亮.淺談高職學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考試周刊.
作者簡介:范林暉(1985年5月)男,漢,湖南汝城人,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機械、電工、學生管理
(汝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湖南?汝城?4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