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晶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綜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重視,恰巧體育是一項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運動。合理有效的開展體育運動有助于健全學生的心智,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輕松愉悅的環境能釋放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體現出體育的真正意義。本文主要闡述的是現代體育課以理論教學、體能教學為一體的方法來代替傳統的單一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技工院校;體育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索
“一體化教學”模式更加注重的是老師“教”和學生“學”的互動性,強化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應用,為創新體育教學開辟了新思路。最先提出教育一體化的是我國知名的教育專家——陶行知,他的這個理念正好與現在的體育一體化教學模式相吻合,同時還積極響應了政府教育部門的號召[1]。技工院校開展體育一體化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學生用正確的鍛煉方法來提高自身的身體素養,積極參與并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是當前一體化教學的核心。
一、教育一體化的意義
首先教育一體化是體育創新的延伸。傳統的一堂技工院校體育課不能讓學生的身體和體育素養得到深入發展,要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更多的體育鍛煉機會,提供更多的實踐和發展空間。其次體育一體化教學模式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將體育課程中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收益。最后技工院校的體育教學應該要適應現代化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堅持貫徹以就業為導向,服務為宗旨的全面素質教育。
二、教育一體化的存在的問題
從學校的角度出發,技工院校的重點教育是在文化課和實訓課,對體育教學的重視遠遠不夠,再加上技工院校的器材配備以及運動場地都有限,極大程度的影響了體育活動課的開展。技工院校對體育課程考核也比較草率,體能測試比較隨意,正是因為這樣,學生也抓住老師的這個心理,平時不注重鍛煉,體育課敷衍了事,導致了平日里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他們認識不到體育課的重要性,只覺得是休息時間,可以把時間浪費在電子產品的游戲上。
三、教育一體化的探索
1.創新改革教學內容
傳統的體育教學主要關注點是在體能和技能方面的提升,“重物輕人”的思想日益嚴重。很多老師會把體育當成單純的體力運動,沒有深刻的認識到體育在發展的過程中會涉及腦力訓練。據相關數據顯示,經常體育鍛煉的學生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都比較強,注意力也比較集中[2]。但是由于學生上體育課,更多的關注點是在課外,性格比較活潑好動,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生就比較薄弱,他們會覺得書本的內容對于實際體育運動幫助不大,因此上理論課就經常是睡覺或者看小說。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動力缺失,學習方法單一是目前體育理論課存在的真實狀況。
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是因為老師在選取體育理論課程的時候,以教學大綱為主,“中規中矩”的單調教學模式不適合學生的運動特點。要在契合教學大綱的前提下“從簡求實、深入淺出”的增加學校與社會的健身、運動保健相關課程,讓學生體會體育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統一協調體育教學和專業特點
技工院校的體育老師在確保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的同時,還必須要考慮針對學生所學的專業特點和今后就業崗位的特點,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讓學生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提高所學專業必須具備的身體素質。在教學的過程中,體育老師應該嘗試從學生的專業特點出發,編排合理有效的體育課程,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基礎,不同的專業采用不同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提前具備適應相應工作崗位的良好素質。例如市場營銷專業,老師在安排他們的體育課時,可以適當的安排一些活動力度小,交流溝通和展現自我的小游戲,同時在游戲中加強練習身姿挺拔,全面提高自身修養。統一協調學生的專業特點,是真正提高學生將來在職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力,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做準備。
3.融合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教學
大家都知道,技工院校的學生大部分學習成績差,沒有考取高中或大學,常常被人們貼上“失敗者”的標簽,受到社會、家庭、學校的重重打擊,造成部分學生嚴重的自卑。恰巧體育運動是治療心理疾病很好的方法,它可以轉移學生不高興的情緒,使得學生擺脫煩惱和痛苦,也是當前治療抑郁等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當學生的情緒特別低落時,可以通過體育鍛煉的形式,參加活動,慢慢走出困境。其次參加體育活動也是一種很好的緩解學習壓力和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老師在活動中多鼓勵和肯定學生,給予學生信心,強化自我意識,才能逐步建立自信心。
結束語
一體化教學即是老師在傳授技能時學生先做、老師指導、學生再做、師生討論總結的環節進行教學任務的開展。融合理論教學和體能教學,改變傳統的單一型教學方式是為社會需要型人才做準備。
參考文獻
[1]何友平.技工院校體育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職業,2013,33:109.
[2]劉慧.初探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實施一體化教學[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01:96-97.
(南京技師學院?2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