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富水 開封第一黃河河務局靳建輝 大荔黃河河務局
為了強化河湖堤壩的防洪功能,提高堤防的防洪能力,確保河湖防汛安全,河湖管理部門在河湖堤防范圍內規劃種植各種樹木,包括行道林、防浪林、護堤林、適生林、經濟林等。過去植樹不注重成活率,形成年年栽,年年成活率低,年年重復干,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社會經濟防洪效益不能有效發揮。由于這些林木面積大、范圍廣、品種多,病蟲害有隨時發生和蔓延的危險,如果不加強預防和治理,會直接影響樹木的成長,危害河湖安全,后果比較嚴重。
首先要選擇適宜的樹種。在淤背區,主要根據所在地區氣候條件、林區土壤水肥等特性,并結合整體綠化規劃要求選擇抗病蟲害的樹種種植。
要逐步營造生物防治病蟲害機制。單靠藥物防止林木病蟲害,一是傷害人、畜、禽;二是污染環境;三是長期使用藥物會使樹木害蟲產生抗藥性,不能達到持久防治。我們要保護害蟲的天敵,營造生物防止病蟲害的鏈條,實現生物防治林木病蟲害的長效機制,保護林木的長治久安。
其次,要選擇適合地質氣候條件的樹種。明了所管理河湖是什么氣候區等情況。比如黃河下游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多風沙;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涼爽溫差大。光照充足,雨熱同期。我國南方氣溫比較高,天氣炎熱,雨季長,雨水多,氣溫潮濕,土地濕潤。北方冬季時長,下雪多,雪量大,冰雪覆蓋時間長,天氣寒冷,凍土層深。所以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河湖堤防要根據地質氣候條件,因地制宜的選擇樹種,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樹木成活率,也更加宜于樹木的成長。
再次,要選擇抗病蟲害的樹種;對易發生病蟲害品種的樹木采取穿插種植或重點藥物處理等措施控制病蟲害的擴散蔓延發生。
河湖堤防工程植樹木要在深入調查研究,進行全面普查,選好樹種的基礎上,對植樹的分類、植樹的規模、植樹量、樹距、行距,提出嚴格的要求。在植樹過程中,要制定嚴格的標準,對創坑、施肥、培土、澆水等制定嚴格的規程,要因地制宜,科學實施,不同地區、不同氣候、不同土地等制定不同的措施。實施過程中要嚴格監督檢查,對不按規定脫離標準的要責令其堅決整改,以確保樹木成活率的大大提高。
河湖工程樹木種植是長期任務的一部分。加強全面、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實行嚴格的河湖工程植樹、綠化管理責任制,是確保樹木成活率,提高經濟效益,加強河湖防洪的根本。
河湖工程植樹造林要制定嚴格的目標責任制,各級管理部門的領導,具體責任人要目標明確,責任清楚,職責到人。目標責任書要細化,可行性及操作性強,其目標做到經過努力才能達標。目標責任書一是存檔,二是定期考核,三是獎罰分明。堅決做到不植無主樹,不造無主林。植樹造林成活率,經濟效益,對工程防護效果和責任領導、責任人的升遷,經濟收入,政治榮譽等掛鉤。這樣才能調動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責任感。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河湖對綠水青山作貢獻,才能使河湖堤防更加牢固。
在不同時期、不同區域,針對不同品種樹木病蟲害發生情況,制定切實不同的治理策略,積極開展專業的集中防治技術措施。
堅持標本兼治和適地適樹的原則。制訂治理措施時,既要控制病蟲害,又要保護天敵;改造純林,營造混交林,防治隔離帶,因地制宜,適地適樹。
堅持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規劃設計既要考慮當地實際,充分發揮資金的效能。同時,通過治理,控制病蟲害,維護生態平衡,充分發揮生態效益。
監測措施。堤防管護人員在堤防工程的日常管理與維護中,定期監測病蟲害發生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檢疫措施。嚴格落實產地檢疫合格證制度,及時開展產地檢疫工作,對不同苗木品種病蟲害做到早發現、早治理。禁止未經檢疫苗木出圃。對新造林苗木要嚴格把關,禁止帶病苗木造林。
防治措施。一般分為葉部病害、枝干病害和根部病害三種。
葉部病害有葉銹病、黑斑病、灰斑病、炭疽病、葉枯病等,其發病時期為5-10月份。防治方法;噴25%粉銹寧粉劑1000倍、50%多菌靈400倍液等,在發病初期進行防治能夠起到良好效果。葉部害蟲有楊扇舟蛾、蘇刺蛾、黃褐王幕毛蟲等。一般4月下旬至10月份均為蟲害期。防治方法:噴灑80%敵敵畏乳劑1000倍、10%敵殺死乳劑2000倍、10%氯氰菊酯2000倍等。
枝干病害有爛皮病、潰瘍病、細菌潰瘍病等。發病盛期為4-6月份和9-10份。防治方法:對樹干較大的病斑要刮掉病皮,涂以2%康復劑1:3倍藥液、100%雙效靈10倍液等進行防治。枝干害蟲有白楊透翅蛾、桑天牛、楊圓蚧等害蟲。一般6月份中旬至7月中旬為成蟲盛期。防治方法:80%敵敵畏加柴油1:20倍或40%樂果乳劑100倍液注射蟲孔,磷化鋅毒簽插蟲孔,殺死幼蟲。同時,利用天牛成蟲飛翔能力不強的生物學特點,設置天牛大厭食樹種,如圖楝、臭椿等隔離帶,隔斷天牛的自然傳播。
根部病害有紫根病、根癌病。病菌主要以菌索和菌核在病根上和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4-5月份菌絲蔓延,侵入幼嫩的根皮組織。防治方法:可用50%多菌靈100倍灌根或20%石灰水消毒的方法在苗期防治。
實行嚴格的目標責任,強化管理,提高樹木成活率,搞好林木病蟲防治,改變了植樹造林成活率底,病蟲害嚴重的局面,也打破了造林林中樹種單一的狀況。由于樹木成活率大大提高,病蟲害防治好,樹木生長茂盛,成林迅速,節省了大量開支,促進了社會、經濟和林業可持續發展,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改善,提高人、畜、禽、植物對天敵的抵抗力,促進了青山綠水建設,為人民健康提供保證,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貢獻力量,增強了河湖防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