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 天津海運職業學院
前言:高職院校要提高學生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專業能力,就必須創新和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改善傳統的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在具體的改革創新中,高職院校應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適應社會能力。
高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應具備的職業能力為基礎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合理設計、開發和創新教學模式。任務驅動-項目實訓-過程考核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它以任務為重要動力,以項目為基本載體,鼓勵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構建相應的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實際教學中,高校財經教師要選擇典型的問題作為重要項目,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布置的項目任務[1]。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生需要自主學習,積極探究知識,制定相應的計劃,提升自身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滯后性,將理論與實踐同步應用,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是重要主導者。
在實施項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時,首要步驟是選擇相應的教學項目。應該注意的是,有必要確保教學項目的選擇與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專業水平的掌握相一致。在正常情況下,金融和經濟學的基礎課程是向剛入學的學生講授的。他們沒有金融和經濟學基礎。因此,高校財經教師應設計一些簡單的項目,以確保該項目的內容接近學生的生活,并且保持項目中的知識要點適度,可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隨著學生基礎能力的提高和學習經驗的豐富,在教學的后期,高職財經類教師應設計綜合項目,有效解決以前從未遇到過的財務問題。讓學生在新項目任務的完成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綜合能力得到明顯提升[2]。項目設計是項目任務驅動教學實施的關鍵環節。在項目設計中,要重點設計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內容,充分體現出實訓項目和理論知識的關聯性,保證項目的可操作性與可靠性。在設計教學方法時要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在財經專業基礎課程項目設計中要以學生個人發展、職業發展、課程教學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的通用能力,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為最終目標。學生在完成項目中要做好社會調研和資料收集工作,制定完善的實訓報告,積極執行小組匯報項目環節。高職財經教師要鼓勵學生自覺的走入到現實社會中,全面了解身邊發生的經濟事件,積極探究財經問題,在解決財經問題中獲取財經知識,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等。同時,高校財經教師在基礎課程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而任務驅動-項目實訓-過程考核教學法是加強學生能力訓練,增強學生能力和素質的重要手段。
在項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組織實施中,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實訓項目。同時高職財經教師要合理使用現場教學、討論式教學、參與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自主計劃、組織和安排學習內容與學習流程。要求學生進行積極社會實踐,使學生在自主探究活動中獲取專業知識和相應的學習技能[3]。學生需要獨自處理項目實訓中遇到的問題。而財經教師則從原有的主導者角色轉變為引導者,為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指導學生更好學習財經知識。同時為學生創設科學的教學情境,適當允許學生在完成任務中犯錯,利用失敗來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在評價過程中,財經教師要以過程考核評價為中心,通過合理的過程考核實現學生個體發展。在考核中,教師不僅要考核學生對任務的完成質量、學習態度,而且要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結語:高職院校財經教師要想在基礎課程教學中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必須積極構建教學內容,有效應用任務驅動-項目實訓-過程考核課程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改善學生的心智,提升學生分析問題的水平和解決問題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