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輝 中共丹東市委黨校
遼寧是中國裝備制這業的生產基地,除了沈陽、大連以外,丹東是重要輕型裝備制造業的基地。經過多年發展,丹東裝備制造業積累了大量的先近機械加工裝備和機械加工方面的技木人才,為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的發展莫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丹東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雖然有許多優勢,但同時也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一是龍頭企業對行業的牽動作用不強。除了曙光、五一八外,沒有其他進入全國同行業靠前的企業。二是優勢產品不多,自主開發能力較差,產品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從丹東汽車零部件產業現狀分析,具有較強競爭力、有一定經濟規模、效益較好的優勢產品不多。絕大部分企業重生產、輕開發,缺少高端產品設計、開發人才,研發基礎薄,投入嚴重不足,大多數企業產品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基本處于產品仿制階段。三是產品相互關聯度低,不能形成整體。丹東規模以上零部件生產企業少數為丹東的汽車企業配套,其余企業相互之間基本上沒有關聯,丹東汽車零部件企業處于單打獨斗的局面,不能形成整體優勢。四是全國汽車工業競爭激烈,給丹東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整體發展帶來嚴峻挑戰。各省各市都在大干快上,紛紛制定節能高端汽車發展規劃,投入巨資進行建設,汽車產品竟爭異常激烈,丹東與其他汽車工業發達市相比明顯處于劣勢。
(一)做強品牌、做大產業,拉長產品產業鏈。丹東應以曙光集團為龍頭,依托汽車零部件產業優勢,曙光品牌、黃海品牌做強,將汽車產業鏈拉長做大,在做好整車的同時,帶動車橋、曲軸、増壓器、起動機等零部件發展。零部件的生產與發展應加強為本地汽車品牌配套,形成緊密的產業供應鏈條。
(二)加強研發和創新,培育更多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一是要以信息化為突破口,提高產品的研發能力,以產品設計、制造的智能化、成套化、數字化為目標,建立先進的制造系統和管理系統,實現管理的優化運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充分利用社會技術和人才資源,增強技術中心的技術實力。二是鼓勵支持和利用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有利條件,結合丹東汽車產業的基礎條件與技術水平共建開發機構,有重點地開展一些重大關鍵技術的研發。三是要不斷加大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在企業中廣泛開展技術創新活動。骨干龍頭企業要完善技術開發中心,建立高水平的技術開發隊伍和技術支撐體系,形成較強的技術開發能力,產生更多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四是要創造有利的技術創新環境。努力扶持一批專業技術服務機構,發展和完善技術市場,搞好技術培訓、技術交流、技術與管理咨詢等,通過各種手段為企業提供診斷、技術咨詢、企業策劃、質量認證等各類技術服務,并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網絡為企業提供各類技術信息。
(三)整合資源,規范管理,不斷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優化產業結構,整合資源實行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化刻不容緩。一是重點扶持產品技術領先、市場前景好、管理科學、效益優良、有發展后勁的零部件企業為骨干企業。以這些骨企業為核心和主體,以資本為紐帶,通過改組、兼并、參股、租賃等方式對上下游企業實現重組,組建真正意義上的大的零部件企業集團,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二是鼓勵企業間的有效協作。上下游企業不僅在產品上配套合作,而且應在資金、技術、人オ、市場、管理等方面全面合作,創造一個產業集群發展的良好氛圍。三是加強行業協會建設。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搭建各類資源共享平臺,實現業內資源共享。四是應充分發揮政府的調控職能,樹立全局觀念,制定相應的政策,引導企業走聯合發展之路。建立全監督、檢查機制,對違反行規的企業進行處罰,引入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用法律手段通過嚴格執法對汽車零部件市場進行規范、管理和約束,使汽車零部件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四)加大產業招商引資力度。要實現丹東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快速發展,在短時期內形成發展規模,單憑目前丹東現有企業自身的技木和力量還遠遠不夠。因此,實施產業招商,延伸產業鏈條,拓展產業規模,是丹東汽車零部件產業加速培育的捷徑。要加快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組織開展專題招商活動,以相對優勢企業、優勢項目與國內外大公司、大集團對接,并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資金、項目來丹投資。積極支持和鼓勵企業以優質資產吸引境內外企業參股、控股和收購,全方位嫁接改造。通過引進品牌、技術、管理、資金等,擴大與國內外汽車企業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加快與國際、國內汽車產業的融合與接軌。加快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政策的宣傳,構建良好的發展環境,積極吸引一批高技術合量企業落戶丹東。
(五)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形成加快推動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氛圍。一是要大力宣傳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及沿海經濟帶的特殊優惠政策,并用好用足這些政策。二是加大對汽車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宣傳和扶持,特別是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曙光SUV宣傳和培育。三是要研究制訂促進丹東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專項扶持政策,重點支持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的發展。四是要積極爭取國家及省各方面專項資金支持。要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國家、省的技術開發資金的支持,幫助企業爭取國家、省技術改造貼息資金的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