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曉蘅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自17年起,我國經濟就受到了世界發展的影響而產生了各種沖擊,這其中就包括了中美貿易摩擦問題,而且隨著該問題的到來,也使得我國股市下跌,且經濟增長逐漸呈緩慢趨勢,因此為了確保我國經濟的有效提升,在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的今天而言,則必須要實現突破貿易的壁壘,并真正實現打開我國的經濟市場,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可以真正針對影響自身發展的問題進行有效處理,以此才能確保企業的經濟提升可以實現促進國民經濟的有效增長。
(一)政治原因:首先,當前美國政府希望通過高壓政策來迫使中國像美國一樣開放資本市場,以此實現將中國貨幣金融市場控制在美元體系之下。而且,在貿易逆差中,美國自身的企業文化也導致美國產生了失業率高的問題,所以經過金融危機之后,加劇了美國金融化發展的步伐,這也導致美國政府希望通過貿易戰來實現資金回流的目的[1]。其次,美國希望通過貿易商品關稅的征收來實現打開我國的國內市場,但這反而導致了國內企業的進一步升級與優化,從而降低了美國對外輸出的數額,并且美國當前不愿意放棄以美元作為貨幣應用的功能與體系,這也導致美國在發展時,只能依靠貿易政策來實現打開中國市場。
(二)科技原因: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提升,實現了推動我國科技產業的有效發展,因此在近幾年中,我國已經全面實現了提高我國科技產業的實際生產水平,并確保通訊企業的發展能夠處于國際領先地位,這也使得美國政府在政策上就對我國的科技產業進行了打壓。同時,美國政府希望通過以此這種方式來保護住美國自身的地位,并實現阻礙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而且美國政府也希望利用貿易戰爭來轉移民族矛盾,畢竟美國政府雖然已經走出了經濟危機,但是經濟危機后的影響還是阻礙了美國的經濟發展,所以借由科技優勢來實現轉化內部矛盾,則能夠有效擺脫當前的困擾。
(三)經濟原因:隨著當前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系也由貿易逆差轉為了貿易順差。并且,在當前階段中,貿易順差額已經出現了逐漸加大的趨勢。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而言,我國的經濟發展一直遵循的是特色主義道路,而美國作為經濟主體,一直奉行著資本主義道路,這也使得在進行經濟發展時,由于兩國的經濟體系不同而導致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有所不同。隨著中國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大,也導致了貿易順差額的逐漸擴大,進而就會使二者在發展的過程中,無法確保美國的經濟主體地位。此外,由于經濟危機導致美國貧富差距加大,這也使得美國內部矛盾激化,從而就導致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通過增加關稅來實現提高自身的資金回流速度,這也導致了美國與中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出現了經濟問題。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經濟發展都處于全球產業鏈的最下端,而且我國是被全世界所熟知的廉價勞動力大國,這也使得我國在進行經營生產時,主要靠外資企業來實現解決國內就業問題。但是,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我國制造業的迅速崛起也實現了提高國民的經濟收益,并且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橫跨高端與低端的工業企業生產,這也使得我國當前百余種工業產品總量居于世界第一,并且我國的裝備制造業總產值已經占據了全球的1/3,更是多年連續世界首位[2]。在此情景下,美國為了打壓中國的發展,就緊急提升了關稅,這也使得中國企業一直面臨著出口難的問題,所以在這一場貿易戰當中,必然會導致中國企業經濟收入降低的現象發生。
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國在高鐵領域已經實現了在進行建設時,可以實現附帶路橋修筑和隧道與軌道的一體配套技術的有效應用,因此這能實現打開國際市場,并確保經濟的有效發展。在近幾年中,我國對美出口的軌道車輛以及其他信號設備總值占到全年各類出口總值的1/3以上,這也體現出我國在相關領域中的科技優勢。當前美國政府所加收的高額關稅,實現覆蓋了中國的產業優勢,并且當前美國限制中國企業在美開展并購活動,這也使得中國企業想要拓展美國業務的步伐無法得以前進。但是,相對于美國而言,我國在其他國家的出口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多,這也能在一定程度內彌補美國市場的不足。
由于美國政府在貿易戰中實現了對我國科技裝備、信息技術領域等內容的產物增加了關稅,這也導致我國在出口貿易時,無法實現經濟的有效提升。同時,美國政府在技術轉讓以及知識產權等方面對中國也設置了障礙,這也使得我國相關科技企業在研發過程中就提高了自身的研發難度。在長期發展中,我國核心技術的研發并沒有實現得到更多人士的重視,并且我國一直存在著知識產權意識不足的現象,這也使得很多行業的高精尖科技并不掌握在自身手中,而且中國企業在研發新技術時,還需花高價購買相關技術才能實現得以研究,因此在當前情況下,我國想要拓展芯片制造領域或者是其他高新科技領域,就面臨著技術上的不支持或者轉向其他國家進行購買,這種方式會導致加大研發成本,并延長研發周期,這十分不利于我國的全面發展。
相較于其他國家而言,我國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兼具著高、中、低端所有制造業的工業大國,因此我國相較于其他國家而言,更具傳統制造業發展的優勢。但是,在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我國傳統制造業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并且隨著美國政府關稅的不斷提高,這也使得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失去了價格優勢,從而就抑制了我國的競爭核心力量,這也導致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無法實現推進我國中小型企業的有效發展。
中美貿易戰勢必是一場長期戰爭,而且中美貿易戰自身又具有復雜性的特點,這也會導致我國很多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影響了自身發展的潛能和前景。并且,由于當前美國政府不斷施加商品外貿關稅,中小企業在貿易過程中普遍對價格缺乏話語權,這也導致在中美企業合作時會直接影響到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同時在美國政府的不斷干預下,很多美國跨國企業紛紛撤資中國市場,這也導致在一定程度內會使中國企業遭受資金鏈斷裂的危機。除此以外,由于當前外貿市場的不穩定,很多投資人都不愿意在中小型企業當中投入過多的資金,這也使得這類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就會由于資金短缺問題而無法實現有效經營,甚至會遭遇破產的危機。
在我國的眾多企業當中,有部分企業的主營業務就是對外貿易,因此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就會導致這類企業為了保證自身的長遠發展,就不得不降低自身的運營成本來實現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而這一現象就會直接導致企業必然面臨著大面積裁員的問題,這也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影響,并增加社會的就業壓力。同時,一旦企業訂單減少,必然也會影響到上下游商業的鏈條經營收益,所以在中美貿易戰當中,這種類型的企業勢必會面臨著經營困難的問題。此外,針對少數外向型的中小企業而言,由于自身在運營的過程中,本身就存在著資金短缺的現象,一旦出現對外貿易無法開展,必然就會面臨著減產和倒閉的風險。
在當前階段中,根據我國近幾年來外貿交易總收入量的數據分析來看,中美貿易戰開始的第一年中,征收政策的應用并未對我國的外貿出口交易產生過于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實際發展時,大家對中美貿易戰仍舊保持著一個樂觀的態度。但是,在后續發展中,我國貿易總額明顯出現了下降趨勢,而且此種趨勢是以愈演愈烈的方式進行,這也使得根據數據分析來看,我國大量中小型企業在對外貿易開展的過程中,由于經營無法實現滿足自身企業的需求,而使其自身受到了重創,進而就出現了中美貿易總額下降的問題。
經過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后,明顯就出現了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速度減慢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直接導致了發達國家的物價上漲,因此在原有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必然會出現消費者購買能力降低的問題,這也使得國際市場的總需求量也會出現下降的趨勢[3]。在當前階段中,世界各國已經進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也使得在發展的同時,為了實現拉動經濟的有效增長,美國政府就必須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確保鼓勵美國本土企業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將跨國企業從海外轉回國內,這樣就能彌補內部的不足和劣勢。同時,世界各國為了發展本國經濟,也逐漸建立起了相應的貿易壁壘,因此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粗放型商品不具備競爭力的問題,這也使得各國市場的需求總量也出現了降低的趨勢。
想要保證我國的全面發展,則必須要實現提高科技技術的核心競爭力。而且,在當前階段中,我國更需要發揮自力更生的精神和鍥而不舍的鉆研勁頭,這樣才能實現突破技術上的不足,并擺脫長期以來受美國經濟政策影響而導致的科技技術無法實現提升的問題。同時,根據我國生存的現狀來看,也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想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必然要先有自身的核心技術,這樣才能夠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實現自主開拓。
很多發達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經濟就開展了壁壘設置,這也使得國際市場需求量逐漸走低,所以面對世界各國的貿易壁壘,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實現根據世界生產力的缺失處進行彌補,這樣才能滿足自身的經濟發展。因此,在當前階段中,可以通過積極實現跨界合作來為企業的發展謀取更多的途徑,這樣就能保證在進行合作時,可以使其了解到貿易壁壘的相關內容,從而通過完善應用對策就能實現降低風險問題。此外,有效通過提升商品品質也能夠實現針對我國制造業設置的貿易壁壘進行規避。
一直以來我國以廉價勞動力為主的粗放型經濟產業實現了帶動我國經濟的有效發展,但是根據當前世界貿易總體的發展趨勢來看,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轉變,必須要實現對我國內部企業進行有效調整,這樣才能實現逐步由粗放型產業升級為創新或科技主導的產業結構,從而才能確保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積極轉型來提升我國的競爭優勢。
對中美貿易戰中的加征關稅而言,關鍵在于原產地的認定。而原產地的認定在全球都是有通用性規則的,美國也同樣。早在四十多年前,美國就已經有了通過 CBP(美國海關與邊防局 US Customs and Boarder Protection)認定原產地,從而確認在多國進行加工并進口美國的產品或者部分在國外進行加工、部分在美國進行加工的產品在包裝標識上使用哪個國家作為原產地的做法。利用這個規則,企業可以選擇適當的工序在中國進行生產,半成品出口到東南亞等勞動密集型國家進行后續加工成成品出口;或選擇部分高能耗、低技術的初級加工工序在東南亞國家進行加工生產,再回到中國進行后道精加工等技術型加工,從而保證國內的產能可以繼續使用并保證就業,并保持中國制造的競爭力。
總結:中美貿易戰對我國的企業發展而言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當前階段中,為了確保我國企業的競爭力能夠得以提升,則必須要針對當前實際情況來對產業結構和生產模式進行調整,以此才能確保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既能夠實現提高自身的生產總值,又能夠保證自身的發展可以實現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