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河南省安陽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 安陽455000)
胃癌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癌癥之一,其發病過程漫長,早期時可通過手術切除法予以治療;一旦發展成為晚期,則只能采取保守的全身綜合治療,如化療、靶向治療等。其中,FOLFOX 化療方案是晚期胃癌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案,但其長期應用效果不佳,毒副作用較大,因此需聯合其他藥物強化療效[1]。有研究顯示,沙利度胺不但具有較好的抗腫瘤作用,且對毒副反應亦有較好的抑制效果[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沙利度胺聯合 5- 氟尿嘧啶 + 亞葉酸鈣 + 奧沙利鉑(FOLFOX 化療)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于我院治療的100 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隨機雙盲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 例。對照組男29 例,女21 例;年齡31~74 歲,平均(52.62±4.17)歲;初診 38 例,復診12 例。觀察組男 28 例,女 22 例;年齡 32~76 歲,平均(52.80±4.18)歲;初診 40 例,復診 10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通過腹部 B 超、X 線鋇餐檢查、纖維胃鏡病程檢查等確診;生存期預計在3 個月及以上;患者與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凝血功能無異常。(2)排除標準:近1 個月內接受其他抗癌治療者;對本研究抗癌藥物禁忌證者;合并其他的惡性腫瘤者;精神嚴重異常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FOLFOX 化療方案進行治療。化療第1 天將注射用奧沙利鉑(國藥準字H20000686)溶于250 ml 的5%葡萄糖溶液中,每次給藥比例135 mg/m2,持續靜脈滴注2 h;化療第1~3天靜脈滴注注射用亞葉酸鈣(國藥準字H20045817),每次給藥比例200 mg/m2,持續靜脈滴注2 h;之后靜脈持續泵注5-氟尿嘧啶注射液(國藥準字H31020593),每次給藥比例10~20 mg(/kg·d),連用5~10 d,每次泵注時間為48 h。化療方案每2周實施1 次,共循環實施12 次,累計6 個月化療時間,且患者每2 周需復查1 次胸腹部CT。
1.3.2 觀察組 采用沙利度胺聯合FOLFOX 治療。FOLFOX 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在此基礎上服用沙利度胺片(國藥準字 H32026130),50 mg/次,3 次 /d,治療6 個月。
1.4 評價指標 (1)治療6 個月后,比較兩組緩解率。療效判定標準參照《胃癌診療規范(2018 年版)》[3],腫瘤完全消失,維持4 周以上,即完全緩解;腫瘤范圍縮小50%以上,維持4 周以上,且無新病灶產生,即部分緩解;所有可見腫瘤范圍縮小低于25%,或增大范圍低于25%,且無新病灶產生,即病情穩定;腫瘤增大,且增大范圍已達25%以上,出現新病灶,即疾病進展。緩解率=(完全緩解例數+部分緩解例數)/總例數×100%。(2)記錄兩組治療過程中毒副反應發生率,包括胃腸道反應、血液反應、神經系統反應、皮膚反應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緩解情況對比 治療6 個月后,觀察組緩解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緩解情況對比[例(%)]
2.2 兩組毒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治療期間,觀察組毒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毒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例(%)]
目前,胃癌的發病機制暫未完全明確,可能是諸多因素在漫長過程中共同作用所致,如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癌前病變等。因胃癌晚期患者癌細胞多已蔓延至其他器官或組織,因此臨床時以藥物化療為主,尤其是鉑類藥物與氟尿嘧啶的組合化療更是已成為被廣大胃癌患者所接受的方案之一。但因患者消化功能受腫瘤影響已趨于殆盡,使得消化道的耐受力不高,進而易對化療藥物會產生較強的不良反應,嚴重影響化療效果,因此,探尋既高效又低毒副反應的治療方案顯得尤為關鍵。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6 個月后,觀察組緩解率高于對照組,毒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沙利度胺聯合FOLFOX 療法治療晚期胃癌,能有效提升療效,緩解毒副反應。分析其原因在于,FOLFOX 方案中的5-氟尿嘧啶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抗腫瘤注射劑,對消化道惡性腫瘤及其他實體瘤有良好療效,在腫瘤內科治療中亦占有重要地位。該藥物可以通過干擾DNA 及RNA 合成來抑制癌細胞復制,且其代謝物亦能以偽代謝物形式摻入到RNA 和DNA 中,影響細胞功能,產生細胞毒性,進而實現抗腫瘤作用[4~5]。奧沙利鉑作為一種新型的鉑類抗癌藥物,可以產生烷化結合物,對DNA 起作用,形成鏈內和鏈間交聯,遏制DNA 復制及合成,達到抗腫瘤作用[6]。當奧沙利鉑與氟尿嘧啶聯合使用時,可以實現協同作用,晚期胃癌患者給藥15 min 左右,奧沙利鉑即可實現與DNA 的結合,遏制后續的DNA 分離、RNA 及細胞蛋白質合成等過程。亞葉酸鈣既能作為抗貧血藥,也可作為防癌抗癌的輔助用藥,實現對腫瘤擴散和再生的遏制。同時,該藥還可以提升機體免疫功能,改善內分泌,強化機體的抗病毒能力。但FOLFOX 化療藥物亦有較多副作用,如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有時還會引起血小板減少等事件的發生。
沙利度胺有抗炎、鎮靜、免疫調節、抗血管新生、抗腫瘤等功效,具有吸收快、毒性低、應用范圍廣的特點[7]。沙利度胺能夠穿過血腦屏障,嵌入腫瘤細胞,通過控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轉錄的上游啟動子來遏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RNA 的轉錄,最終降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活性;該藥物亦能調節細胞間黏附因子活性,實現抗炎以及間接拮抗血管的新生。同時,沙利度胺還可以通過環氧化物酶2 途徑,來降低瘤內微血管密度,從而阻抗腫瘤增生,以及通過遏制腫瘤的生長及惡化,進一步促使癌細胞凋亡;還可以通過促進細胞毒性T 細胞大量增殖,使得淋巴細胞含量得到增長,其擴張能力及消滅癌細胞能力亦同步得到增強,最終使得患者自身免疫力得到提升;并且,沙利度胺還能夠通過穩定溶酶體膜,遏制中性粒細胞趨化性,以進一步提升抗炎及免疫調節作用;又因沙利度胺本屬非甾體抗炎藥,具有鎮痛功效,同時對放療所致的嘔吐、下瀉亦有較好阻止作用,所以該藥物對癌痛患者非常有幫助[8]。故而,將該藥與5-氟尿嘧啶、亞葉酸鈣、奧沙利鉑聯用,可規避毒副反應,提升療效,減輕患者負擔。
綜上所述,沙利度胺聯合FOLFOX 療法治療晚期胃癌,能有效提升療效,緩解毒副反應,值得推廣。